走遍资中资中这座小镇发生巨变未来不

在资中、仁寿、威远三县交界处,山峦环抱间,深丘岭底中,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千年古镇——罗泉。这座小镇东与铁佛接壤,南与连界毗邻,西与识经临界,北与龙结相接,自古便是商贾聚集贸易兴盛之地——

罗泉古镇

珠溪绕古镇

山涧卧游龙

“在龙镇古街任意兜转,随时随地感受从前的慢生活。”

十月的罗泉古镇可谓是风韵卓然,小长假期间据说吸引了数万名游客到古镇实地打卡。本期走遍资中,我们避开节假日和周末,一起悠悠信步逛古镇、探古韵、品豆腐……感受古今并存的风土人情、魅力罗泉——

古道长街诉今昔

经铁佛到达罗泉,一路上云蒸雾集,沿途的风光时隐时现,小镇在缭绕山雾中显得有些神秘莫测。好在去之前已经确认过是晴天,避免了因天气耽误行程的状况发生。

迎风步入景区,行走在平坦舒适的骑游步道上,步伐轻松而自在,悠闲惬意的古镇之行就这样开始了。

青树翠蔓下,径道蜿蜒处,是徐徐转动的风车隧道,途经此处,游客们纷纷缓步驻足,即时留影一张,纪念此时此刻此地此景。

兴许是到达的时候尚早,进入古镇时遇见的游客并不多,只见三三两两的行人,在古朴的房檐下随意游走四处观览。

深深长长的老街古巷,始终恬静而安详,像一位历尽沧海桑田的老者,早已看惯秋月春风世间万象。

巷道深深岁月长长,这些场景你是否也似曾相识?静静地伫立凝视,这一幕幕沉淀在时代深处的日常画面。平房瓦顶、旧门木栏,老茶椅板凳、街坊四邻老牌友、还有种种过去的老物件……

古街上的房屋多为店宅民居,一般为前店后宅,或者楼下开店楼上居住的布局模式,十分讲究空间利用,眼前的罗泉老茶旅馆就是如此。

在茶馆里,当地人除了打麻将和扑克,还会打长牌。长牌又叫川牌,现在很多人已经不会玩了,据民间传说这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至今已有近两千年历史。

你问那牌面上红的黑的椭圆点点代表什么?那就只有面前这一桌专注于切磋牌技的老资格们才晓得了。

罗泉古街上随处可见珍贵的历史遗迹,游历其中就仿佛在观览一个古镇形态的文物展览馆。沿着长街边走边逛,各种文物保护点、古建筑遗址,都等着你去进行一番索隐探秘。

位于广福街东侧的水码头(始建于清代),由一条小巷连接古镇主街,过去曾是人们洗衣取水的地方,如今这里很适合闲时散心,驻享河岸风光。

老街子街的这条嘉兴巷,全长60米,曾为盐茶古道,是成渝两地贸易往来的必经之路。青青石阶幽深长巷,不知曾留下过多少南来北往的商旅足迹?

在这里,时光像是放缓了快门速度的相机,古老的街巷就是一组意味深刻的长镜头,记录了古镇的前世今生。

旧址新游好光景

云开雾散时,前来休闲观光的游客也变多了不少。微风将和煦的阳光温柔地洒进街角巷落,轻快的脚步声,唤醒一时沉寂的街市。

说起来,罗泉最独特另类的建筑,大概就数眼前这座白墙黛瓦的古老宅院了。中式歇山顶结合西式古典门窗的建筑风格,庄严不苟又不失清逸雅致。曾经的基督教福音堂,如今的罗泉会议会址,百年风云千变化万,数不尽的前尘往事……

会址的内部环境被精心打造成了现代化的历史文物展览馆,残存的古老遗迹在光洁如新的橱窗里陈列展示,游览感受时就如同在进行一场深远的古今对话。

试想一下,百年前若不是那场心潮澎湃的“攒堂大会”,点燃了武装起义的星火,如何迅速的汇集热血投入革命,以燎原之势,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

如今,磨难与战争虽已远去,锈迹斑驳的枪身刀面还留存着沉重的历史印记。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何其幸运,于是更应感念革命先辈的心血,铭记中华民族艰苦的历史,牢记自己的使命,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属于自己的平凡力量。

会址的2号展馆,文化气息更为浓厚。在这里,游客们可以充分认识和了解到,罗泉古镇历史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罗泉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引来了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步入文化展示馆的人们,好奇与兴奋的神情全写在脸上,戴着口罩都掩藏不住,要从眼里流露出光彩。

听千载古城命名的由来,赏川中龙镇的传统民俗,沉浸式感受罗泉悠久的历史传奇与淳朴的风土人情。

历数过古镇千载岁月年轮,踏着幽幽石阶行至3号展馆——胡范渠书院。院前的这面造型独特带有精美浮雕的暖灰色墙垣,是来此游历绝不能错过的一道风韵景致。

这面墙的正下方有个半圆弧形,繁叶点缀间探出一吐水龙头,清水泠泠,顺着微微张开的龙口滴入蓄水石槽。石槽中的水十分清冽,只是稍微感受一下水的温度,沁心入骨的凉意便会覆于指尖,久久不肯退却。

院墙对面这幢坐东向西的四合院布局建筑,就是当年的盐业儒商胡范渠所修建的胡家书楼。一百年前,胡范渠与同盟会义士在此商定和筹划了改变历史进程的“攒堂大会”,即罗泉会议,敲响了辛亥革命武装起义的前奏。

如今,历经岁月蹉跎的胡家书楼依然绰立于此,苍苍古树伴其一旁,转眼又是多少秋?

一片苍翠绿荫下,是古韵犹存的万寿宫,这一座始建于清代的穿斗木结构建筑,由戏楼、厢房、正殿组成。是罗泉古镇为数不多保存相对完整的古建筑之一。

空荡荡的戏楼对面,就是端庄大气的万寿宫正殿,正殿室内的雕刻多为精美的镂空雕饰,现在这里已经成为镇上进行廉政教育、廉政文化交流的活动场所,古老的建筑发挥出现代作用,映射和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离开万寿宫,来到位于子来桥西岸的城隍庙,这座罗泉人民用来祭祀城隍神的古老庙宇,庙门呈八字形,戏楼、厢房、南北侧屋、正殿皆是因地制宜依山而建,顺应自然、和谐为美。

现在的城隍庙,发挥着弘扬与传播本土传统文化的作用,每逢周末或特殊节庆,戏台上都会进行非遗展演,全是本地特色文艺精粹。无论是传统的木偶表演,脍炙人口的川剧唱段、还是武艺精湛的盘破门技法展示……都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朋友书写着罗泉独一无二的文化名片。

只可惜大本哥此行来的不巧,没有现场感受非遗演出的缘分,拍摄一张戏台照慰以纪念。

庙前这一处先烈遗迹建于年,是当时为了纪念自年卢沟桥事变壮烈牺牲的抗日将士而立,这是战争年代罗泉人矢志不渝的抗敌精神象征,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实物见证。革命先烈勇敢坚毅的高尚品德,也同纪念碑一起伫立于此,感染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罗泉人民。

告别城隍庙,踏上子来桥,远处天边风轻云淡,古镇的风光逐渐明媚。

蓝天白云下,沿东西河岸展开一幅朴拙自然、平淡隽永的生活画卷。

子来桥连接珠溪河两岸,桥头常年驻守着貔貅和老龙,庇佑古镇年年风调雨顺,百姓岁岁福气安康。

目睹过河岸风光后,漫步行走到河东街。按照龙镇的形态分布,这里属于龙头的部分,罗泉的重要的标志——盐神庙,就坐落于此。

铜金粉字“盐神庙”大匾悬于门屏,严整庄重的古朴建筑,翼角高翘重檐婆娑。阳光普照下,暗古色调的庙宇更添一分震慑人心的力量。

庙内视野开阔,正殿两侧有牌坊、戏台、耳楼,戏台与正殿之间是一块宽敞的戏坝,全部由青石板铺成,据说可容纳上千人看戏。双节期间这里游人如织,那场面一定热闹极了。

罗泉的盐神庙被誉为世界奇庙。称奇的地方,不仅在于它是全国唯一供奉管仲为盐神的庙宇,还在于它儒释道并存的建筑风格。正殿是道家风格,庙中的戏台子是佛教风格,而厢房则又是儒家风格,几种风格元素虽然各不相同,但整体看来却极为和谐自然,实乃奇景奇观。

在正殿见过管仲、关羽、李冰等几位神明后,穿过侧边一道小门,步入一个四周被厢房围绕的小天井。仰头便可望见正殿的山墙,形制呈锅耳形,其上刻有石像和宝剑图案,这独具匠心的雕饰技艺真是令人叹服。

“资中罗泉,凿井产盐始于秦,兴于宋,衰于明,复于清。随着制盐业的蓬勃发展,当地盐商为了寻求精神寄托祈祷神灵保佑,在清同治七年筹资修建盐神庙。

如今,这儿虽然不似当年那般繁华富丽香火鼎盛,但却依然默默守护着罗泉作为“天下第一盐镇”的根源,曾经的故事仍然千古流传……

树绕仙乡路绕溪

浮生半日闲,闲逛至晌午。饭点刚到,整条街上就已香气飘飘,随处弥漫着熟悉的豆腐香。忍住唾沫寻觅一番,最终选定了一家窗边能感受到自然风光的餐馆。美好的午间时光,随着岸边的溪流静静流淌……

饱餐一顿豆腐小宴,黄焖豆腐、豆腐包子、回锅肉豆腐……论摆弄豆腐的各种形态,罗泉人应该最是在行。

罗泉豆腐

罗泉古镇的街市里,最不缺的就是豆腐作坊,全是古法手工制作,深受大众喜爱。

午后,日光照亮静谧的小镇深处,白发的传统技艺传承者,还在不遗余力的散发着余热。

风吹起时光,沿着河东街一隅,踏上青石路出发,步入山灵水韵的清幽之境。

环珠溪河散步,日影斑驳枝叶婆娑。悠悠信步在木头栈道上,自由呼吸着天地间弥漫的清新气息,欣赏日晖下溪流之畔宜人的秋日景象。

风和日暖,适合撒钩垂钓。珠溪河畔,老伯坐在马扎上,静待在绿丛里,耐心守着河里的鱼儿自愿上钩。简单而纯粹的度日,要的只是内心的平静与专注。

一步一景,意趣十足,生活中的美好,有时需要慢下来才能发现。

绕溪漫步的路途中,穿过桥洞、走过回廊,感受到沿河两岸的山光水色。再回想起游走在景观栈道上的情景,步随心动、景随步移,像是在游览一幅动态的山水长卷一般,生动且有趣。

顺着来时的路走出古镇,一路微风相送,罗泉古镇的旅途就此画上句点。一时间感慨万千,曾经这个一度被遗忘的村镇,在经历一番修缮后渐渐复苏,重新焕发出光彩。

遗憾的是,这次的旅途中仍有许多景致没有一一细品,不过,这也会化作对下次遇见的期待,山水有相逢,后会有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