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知道一门传承数百年甚至千年的技术,已经面临后继无人,面临着老爷子一但离世,这门技术就会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之中,我们会不禁感叹,为什么如此优秀的作品会面临后继无人呢?当然,也可能大骂,非遗文化保护协会的人去哪儿了?为什么不保护这样的非遗文化?难道就这样等它消失吗?
前一阵子,川剧神话赵燕龙,经典川剧六头变脸的唯一传人,因为一段变脸视频走红全网,网友纷纷表示,见过变脸的,一次变六个头的脸,还真是第一次见,实在是太神奇了。随后网友们对这门川剧产生了浓厚兴趣,去深扒了一下,结果不言而喻,赵燕龙老师是六头变脸的唯一传人,目前全国十四亿人口之中,唯独这一位年过花甲的老艺术家会这门绝技了,当真马上变成绝迹了。
类似的案例在不断的发生着,山东梆子、山西梆子、川剧六头变脸、古典乐器等等,无数的古典戏曲文化、古典音乐在不断的爆出消息,后继无人。
为什么这些绝迹会消失呢?真的是因为老一辈艺术家食古不化,留一手留一手,最后留没了?还是因为非遗文化保护协会的不作为?
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部豆瓣评分8.6的经典作品《百鸟朝凤》,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熟悉是因为你不记得在什么地方看过这个词汇,陌生是因为,你一定没有看过这部电影。
《百鸟朝凤》的作者,正是这样一位传承艺术家,一名唢呐匠,名字叫吴天明。吴天明老师根据自己的故事,改编成电影,呼吁大家一起保护传统文化,不要让匠人消失,更不要让匠人精神消失。
《百鸟朝凤》主要讲了德高望重的老一代唢呐匠崔三爷带领徒弟们用执着的热情与坚定的信仰追求与传承唢呐的故事。从老一代人人敬重的崔三爷,到后辈弟子纷纷改行,导致唢呐匠消失的前因后果。这个故事,不单单是唢呐匠消失的原因,更是所有非遗文化或者正在消失的国粹文化,出现断层的真正原因。
观影之后,我本以为我会斗志昂扬,但是却发现自己是如此的悲凉,对于这些文化的消失,我们无计可施!传承文化消失的原因不多,只有这几个原因
1、学艺可以一蹴而成,传承不可以,学艺当天拜师当天教,传承,三年入门看品行,三年拜师学做人
崔三爷有二十几个徒弟,但是前面的徒弟,主要都是为了讨一口饭吃,真正想要学这门艺术的,只有两个小徒弟,师兄游天明,师弟蓝玉!
天明的天赋是不够的,入门的标准都没有达到,但是由于性格憨厚淳朴,而且孝顺,所以被三爷破格录入门墙。由于天赋不够,只能给勤奋来凑。天明跟着三爷学习了两个多月,连唢呐的面都没有见到,更不要学习曲子了。
天天做的事情就是用芦苇杆在河边吸水,练习气力。因为天明的气力不够,只能用最笨的法子,练习气力。天明也不辞辛苦,每天到河边吸水,平时还帮师娘下地干活。
而后来的小师弟蓝玉呢?蓝玉是三爷所有弟子之中,天赋最高的,所以很快上手,天明还在吸水的时候,蓝玉已经拿到了自己的唢呐。而蓝玉跟着三爷一起走穴的时候,天明还在家学习曲子!蓝玉的天赋真的很高,不管学什么曲子,都很快,三爷也乐意教。但是一直到学艺一年之后。三爷年纪也大了,需要选一个传承人了。所以三爷召开了会议,整个崔家班(三爷的弟子)全体师兄弟都来了。
所有人都以为,蓝玉会是传承人的时候,万万没有想到,三爷选了天赋低下的天明。为什么三爷会选择了天明呢?
这是三爷教给天明的,也是所有师父教给自己的传承人的:
唢呐是匠活儿,就得有人把责任负起来
八百里秦川不能没有唢呐
唢呐匠,唢呐离口不离身,
之所以选择天明,就是因为看中了天明的天性淳朴,老实憨厚,这样的人,才能踏踏实实的传承艺术,而蓝玉,太聪明了,聪明的人,大多会遇到困难就找捷径,蓝玉就是这样的,想要他传承,压根没有希望。指不定那一天就把这门绝活给扔了,彻底断了这门活儿的传承。
而最后,也证明了三爷的眼光没有错,不管怎么样,天明都没有改行,即便是唢呐这个行当已经赚不到钱了,已经没有几个人愿意请唢呐匠了。天明依然坚守着。而蓝玉,转转停停不知道干了多少当事情了。
学艺术,有天赋就好,一蹴而就很快学会。但是要选传承人,得看心性。那是儿徒,是徒弟,也是儿子!先不说这样的传承人想要找到,得看运气,就算找到了,在这个社会,那家还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跟着师傅跟三年?
前三年,不学艺,先学做人,学会了做人,在学会技术也来得及
2、师傅都会留一手,留的这一手,不是给自己的,而是给传承人的,这叫绝活儿,绝活只留给德高望重的人
虽然说,传承的断裂,并不是因为师傅都会留一手,但是个人感觉,留一手,其实也在间接的让传承断裂。如唢呐匠的传承技艺是百鸟朝凤,一般的唢呐匠可以学习八台或者十六台,但是这百鸟朝凤,只有一人能学,那就是传承人。只有传承者才可以学。一代只传一人。这样的情况也会导致,一但这一人有任何的意外,都有可能导致这门绝技的消失。
而且按照剧中的规矩而言,这绝活百鸟朝凤,不单单是一代只传一人,而且还有一个规矩是,百鸟朝凤是大哀之乐。只奏白事,并且由于唢呐一响,百鸟为王,故而,这门唢呐曲中的荣耀王者,只能奏给德高望重的人。
其实个人感觉,唢呐匠的消失,其中有一部分就是,绝活很少施展,时间一久,人们就会忘记。剧中百鸟朝凤只响了一次,那是为一位抗战的英雄吹的。之后就在也没有出现过。按照天明父亲的说法,这百鸟朝凤啊,那是十年难得一见。十年?只怕七年不是展绝技,别人就会忘记你。
其他的传承文化也面临这样的问题。比如说开篇说的赵燕龙老师六头变脸,我虽然不知道这门艺术施展需要什么样的前提,反正啊,这门艺术很罕见,有多罕见呢?罕见到如果不是网络的发达,将这门绝技传递了出去,看来都没有人知道川剧变脸之中还有这样的绝活。而且自从那一次之后,六头变脸的技术在也没有出现过。
说一句实话,如果不是因为看《百鸟朝凤》有感,我都已经忘记了六头变脸这门绝技。
3、西方文化的碰撞,崇洋媚外的心理,打心底觉得东方艺术比不过西方艺术,年轻一辈不在讲规矩,规矩一破,没有方圆
成年之后的天明,不但接过了三爷手中的绝活百鸟朝凤,也接过了三爷的班子,崔家班正式更名为游家班。
天明接过班子的时候,已经距离学艺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了,当年出门基本靠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街上已经出现了摩托车、自行车。时间的推移,发展的不单单是社会,还有人心。
弱是老一代人需要办红白喜事,那谁家嫁娶摆酒在阔绰,哪也不如焦三爷来自己院子划一手绝活儿气派。若是老一辈帮红白喜事儿,,三爷若是来,那得是主人家亲自到大门口迎接匠人,这个叫做接师礼,而且三爷是得坐在最中间的太师椅上,接受全家的感谢。到了年轻这一辈,已经不见那些规矩了,匠人师傅以兄弟相称。没了规矩,也就离衰败不远了。
果不其然,在接师礼消失不久,在帮一个老爷子过寿的时候,这户人家不但请了游家班唢呐匠们,还请来了一支洋乐队,一群年轻人,哪儿懂得什么叫做规矩,哪儿能听出来过好坏?只是觉得这洋乐队稀奇,都是洋人的玩意儿,而那唢呐,都是老家伙事了。没什么听的。
加上哪洋乐队,还有一个年轻貌美,穿着开放的年轻美女演唱。自然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