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河古镇能否成为新乡的磁器口姬山石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60109/4756241.html

位于新乡市西北10公里外有一座古镇,历史上为新乡四大名镇之一。它就是新乡县合河乡。合河地处太行山前洪积扇和黄河、沁河冲积平原之间的交接洼地,北依太行,南眺黄河,卫河、共产主义渠越境而过。早在明清时期,合河两岸有水旱码头,卫河流经市区、直达天津,使合河成为豫北重要的商贾集地。

合河乡境内百泉河、卫河、共产主义渠交汇处摄影:朱新国

说起卫河,要讲的就有许多了。

新乡的卫河是明代人的叫法,在隋朝它叫大运河,就是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永济渠新乡段。据记载,中国大运河新乡段为隋炀帝大业四年(公元年)兴修的,北宋称为御河,明初后称卫河,至20世纪60年代断航,通航约年。

俯瞰合河河渠交汇处摄影:创影视觉

历史上该段运河一直是华北平原上沟通南北的重要水道,隋、唐、北宋时期是向北部边防运输军队以及军需物资的主要干线,元、明、清时期又作为京杭大运河的辅助通道,向北京漕运粮食和建材等物资,在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北部边防、促进区域经济文化交流、农田灌溉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百度地图上可以清楚看到百泉河、卫河、共产主义渠在合河交汇。

卫河今天仍是海河水系的重要支流,同时在农田灌溉和泄洪排涝方面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今新乡市大运河包括主线卫河及其水源小丹河、百泉河。小丹河自焦作市流入新乡市境,至合河闸与百泉河汇流为卫河。新乡市大运河主线(卫河)全长约75公里。

年7月,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在调研中表示,对于已实施治理的新乡市区河段,应进一步挖掘大运河遗产内涵,突出大运河遗产特色,将河道治理与两岸工业遗产和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有机结合,进一步丰富大运河遗产的历史文化内容,为大运河申遗做出贡献。

合河石桥北岸世遗标志摄影:朱新国

新乡大运河的申遗之路还在继续。年3月大运河新乡段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大运河新乡段有辉县百泉、新乡县合河、市区的北关街、饮马口、卫辉古城等文化遗产,新乡大运河文化带呼之欲出。

卫河丰水期情形供图:冯德仁

回到此文的标题,合河古镇自古有名,可是如今却无这种提法。合河最著名的文物,就是位于合河村北门外的合河古桥,横跨卫河之首,从明至建国前曾是豫北地区重要的交通主干道,桥的下游约十五里分别有卫河码头及仓储,是大运河运输系统的组成部分。百泉河、小丹河在此交汇,共产主义渠从西注入,合河因此而得名。

卫星地图显示合河曾经水系发达,河道密布,可以作为合河古镇的理想之地。

合河是一座古镇,可是却名不符实。曾经汇聚于此的河道,因为被附近的村民建宅修院,逐渐化为平地。笔者大胆设想,是否能恢复合河古镇盛景,重建合河古镇呢?

重建合河古镇并不是无稽之谈,至少有几个条件都具备。

首先是自然条件。合河古镇应建于合河乡合河村百泉河和卫河交汇地带,这里也是原来的古河道,容易恢复。

俯瞰合河石桥与合河村摄影:创影视觉

其次是文化遗存。合河古镇最著名的就是合河古桥,合河古桥为一座七拱青石桥,位于合河村北门外,南北走向,桥长47米,宽6.5米,高6米。桥中间拱最大,两侧拱逐次减小,券脸石间以铁活嵌牢,表面雕刻有两道装饰弧线,中间三拱的中央券脸石雕刻有吸水兽,较为精细。上下游均砌出分水尖。

合河石桥修复后原有吸水兽摄影:朱新国

据资料记载,桥面中间铺有2米宽的条形红石,两侧有粗壮的条形栏杆,朴实大方。合河桥形体巨大,古朴壮观,气势恢弘,结构严谨,保存完整,为豫北地区少有的大型石拱桥,是研究明代石桥的珍贵实物资料,对研究明代建筑史、美术史、科技史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年6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合河石桥修复后原有桥面条石摄影:朱新国

网友“学伟:小朱哥”航拍合河石桥雪景

除了合河古桥外,合河还有清代的合河泰山庙(玉皇殿、戏楼)、玉帝阁、杨树湾码头旧址、朱氏宗祠、定觉寺唐代经幢、清代白衣堂、前村元代石狮以及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的节制闸等历史遗迹。沿着合河上游的百泉河,可以上溯百泉。百泉是个大IP,百泉书院文化、百泉药会、隐士文化等都亟待发掘,历史上合河还是安史之乱历史事件的见证地,据野史记载史思明休卒于合河之阳。这里的合河之阳就是如今合河北岸。可以说,合河古镇不缺文化内涵。

合河泰山庙之戏楼供图:冯德仁

最后一个条件,就是机遇。两办印发的《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可以成为合河古镇重获新生的历史机遇。新乡大运河缺乏一个像道口古镇、浚县古城一样的在一个区域内汇集众多遗迹的运河文化片区,缺少申遗亮点,缺乏文化抓手,虽然坐拥辉县百泉、市区北关街、卫辉古城等诸多耀眼的历史遗迹,但是较为分散,大运河文化带虽已成型,却因遍布两市四区(辉县市、卫辉市、卫滨区、红旗区、牧野区、牧野区)如同九龙治水,无法形成合力。但是合河可以借此机遇,打造合河古镇,对于大运河新乡段的建设来说,古镇可以成为抓手,建成后亦可成为亮点。

修复后的合河石桥(由东北向西南)摄影:朱新国

在这里我就想举一个重庆市磁器口古镇的例子,可以为相关决策者提供一点启发参考。

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区西北部,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年间(公元年),因明朝建文帝朱允文隐修于镇上宝轮寺,故又名龙隐镇。清朝初年,因盛产和转运瓷器,而得名磁器口,作为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磁器口自打明、清时期开始,就名扬巴蜀大地,是距重庆主城区最近的古镇景观,也是最著名的一个。当地有一句俗话叫,“先有磁器口,后有重庆市”。一条石板街,千年磁器口叫响了川渝大地,也成为重庆古城的缩影。

磁器口古镇有12条街巷,地面由石板铺就,沿街两旁多为明清风格的店铺林立。商贸集中在大码头和靠码头的金蓉正街。现今磁器口古镇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古建筑,开发了榨油、抽丝、制糖、捏面人、川戏等传统表演项目和各种传统小吃、茶馆、民俗特色小店等,每年春节举办的瓷器口庙会是古镇最具特色的传统活动,吸引数万市民前往参与。茶馆仍是磁器口一景,百来米长的老街便有13家茶馆,家家茶客满座,古风犹存。名特小吃毛血旺、软烩千张、椒盐花生被誉为磁器口的“三宝”。

年,重庆磁器口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街,从全国多条街中脱颖而出,时任沙区文广局副局长张志勇认为,主要有几点:首先是有历史,早在宋朝时期就修建了这条青石街,保存较好,一直没有遭到大的破坏,至今仍然原汁原味。

其次是离城市很近,位于重庆这一特大城市的主城区当中,“古镇在城中,城在古镇里”,而其他许多古镇距离城市都比较远。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磁器口还有相当比例的原住民,他们没有因为开发而搬迁。他们的生活习惯,比如舞龙、打更、剪纸、麻花、糍粑、毛血旺等至今原汁原味保存,成为老重庆缩影。

磁器口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重庆历史文化名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红岩文化、民俗文化各具特色:有古朴粗犷的巴渝遗风,有古风犹存的茶馆、有历史传承的码头文化;有佛、道、儒三教并存的九宫十八庙;有正气凛然的红岩志士抗战遗址;有独具特色的川剧清唱、火龙表演,有工艺独特、品种繁多的传统旅游产品,有享誉四方的毛血旺、千张皮、椒盐花生等饮食三宝,任你品味,任你选购。

合河古镇坐拥卫河老码头,上有辉县,下有新乡、卫辉,坐拥大运河金字招牌,又有以合河古桥为代表的运河遗迹,是否能复制重庆磁器口古镇的模式呢?

至今位于小丹河两岸的居民,家家户户门前有小桥流水,颇有几分江南水乡的味道,改造后的合河石桥,稳重大气,颇有几分当年的繁华,昔日的百泉药会、获嘉的木板年画、新乡县的小宋佛高跷……仅仅梳理出这些遗珠,还远远不够,大运河新乡段缺乏一个能够汇聚新乡文化的大手笔,天时地利人和,合河三分占了两分。

修复后的合河石桥(从西北向东南)摄影:朱新国

合河古镇未来可期。新乡的卫河文化、太行文化、百泉文化、红色文化、同盟文化、姓氏文化、牧野文化交相辉映,能否如“合河”二字在此汇聚,如合河古桥一般成功合龙?拭目以待。

(文中未备注图片来源:91岁环游世界特别鸣谢:朱新国老师,作者:大布生涯新乡文化研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