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彭州天府路小学学生表演川剧《程咬金照镜子之七奶奶坐轿》片段。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向宇摄
壤塘县寄宿制小学开展藏羌戏曲进校园活动。壤塘县寄宿制小学供图
非遗保护传承新观察3
“奶奶我坐花轿,噼噼啪啪放鞭炮,嘀嘀哒哒真热闹……”在去年12月29日上午举行的四川非遗年度人物暨非遗保护传承优秀案例发布仪式上,来自彭州市天府路小学的21名小演员戏装登场,表演经典川剧曲目《程咬金照镜子之七奶奶坐轿》片段,时而优美、时而俏皮、时而泼辣,博得阵阵掌声。
当天揭晓的四川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案例中,从木偶戏到四川清音、从川剧到藏羌戏曲、从油纸伞到涪城剪纸等,向人们展示了一个非遗与校园结合、非遗在校园中拔节生长的生动图景,让人们感受到传统非遗在中小学生中的超高人气与勃勃生机。
非遗助力成长
为学生插上艺术的翅膀
“彭州是川剧大师阳友鹤的故乡,浓厚的川剧氛围为我们实施川剧进校园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天府路小学教师周娟告诉记者,学校从年起持续开展川剧进校园活动,成立了“梨园新蕾艺术团”,并聘请彭州市川剧团的川剧演员余晓华为指导老师。
“每周四下午1:40至2:40,是我们学校乡村少年宫的社团活动时间,同学们主要就是利用这段时间学习川剧的基本唱腔、动作等知识,从中选出的部分同学会进行川剧经典曲目片段的排练。”周娟向记者介绍,依托“梨园新蕾艺术团”,社团的同学们每学年都会排练一出全新的剧目片段,已经先后排练过《送行》《盗仙草》《小放牛》《拾玉镯》《红色娘子军》《贵妃醉酒》《人间好》《别洞观景》《杜鹃山·无产者》等,并多次登上央视。
“去年的《程咬金照镜子之七奶奶坐轿》片段台上5分钟,21位小演员用了大约半年时间进行排练。去年8月,该节目曾登上央视戏曲频道《宝贝亮相吧》栏目。”周娟介绍,除了这个片段,近年来,天府路小学在川剧传承创新方面捷报频传:少儿川剧连续6次获四川省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一等奖,成为参加演出单位唯一的“六连冠”;两度参加全国校园春晚的演出,《拦马》《杜鹃山·无产者》更是喜获中国少儿小梅花“最佳集体节目奖”;将川剧带出国门,先后到日本、韩国、奥地利、摩洛哥等国进行交流演出。天府路小学还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传习普及基地学校。“经过几年的川剧进校园实践,先后有多位社团成员在毕业之后,立志做川剧传承人,选择了专业院校进行川剧表演方面的深造。”
非遗进校园,让非遗在中小学生的欢声笑语中永葆青春与活力。本次入选四川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的《皮影戏进校园传承培育非遗新生力量》项目,由成都皮影艺术博物馆积极推广,在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成都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成都皮影艺术博物馆馆长赵洪的带领下,将皮影知识与皮影表演体验带进成都市锦江区马家沟小学、成都铁中(府河校区)、21世纪幼儿园等校园内,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带去一场场生动有趣的文化课。
“成都皮影艺术博物馆并不是束之高阁的象征,而是一种与在地文化充分融合的符号。不仅能带给群众更丰富的文化体验,本身也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内涵。”赵洪介绍,成都皮影艺术博物馆目前已与多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企业等开展合作,仅年,赵洪就向人次进行皮影技艺传授,同时带徒6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成都皮影‘耍起来’,让更多年轻人能够看到这些艺术精品。”
创新之思泉涌
非遗传承开启更多可能
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四川清音”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任平与成都马鞍小学建立起四川清音进校园的合作关系。“当时学校的老师想邀请我去给孩子们讲讲清音,这促使我开始思考清音这门古老的技艺应该以何种面貌走进校园、走近青少年。”
类似表演或者讲课的方式,同学们看个新奇、看个热闹,但看过就忘了,清音和校园之间也难以实现真正的互动。任平从一开始就希望能够推动四川清音在学生中的学习与传唱,扎下传承清音的根,“所以我们尝试通过在学校组建四川清音社团,再由我们的老师定期去为学生授课。这种方式让四川清音在校园的传播有组织、可延续。”
在任平看来,以社团形式在校园传承清音,使学生们借此增长一项技能的同时,对于清音的传承、清音传承人的培养同样意义重大。“一方面,社团内的学生们一届一届会形成一种高年级指导低年级的帮助模式;另一方面,针对学生们加入社团时间长短、学习情况的差别,我们在培养上也能做到梯度式授课,让同学们收获感更强。”
“我们很多年轻的传承人,上台表演清音没有问题,但是要上来讲一讲清音是怎么回事,却不一定讲得出来、讲得清楚。我们把清音带进校园的同时,也在把这些年轻的传承人‘逼’上讲台,借由给同学们讲课的机会,来不断反思自己学的是什么、学得怎么样、应该怎么学,这对于传承人的成长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任平表示。
如今,与任平合作开展四川清音进校园传承、普及和教学活动的学校,已经发展到10余所,每所学校还会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校园特点创作新的四川清音节目。比如,成都市盐道街小学卓锦分校演唱的四川清音《诗润成都》荣获四川省少儿曲艺大赛优秀奖、茶店子小学四川清音《小放风筝》获得成都市第八届中小学戏曲艺术成果展演一等奖、草堂小学依托诗圣杜甫的诗作创作了很多朗朗上口的清音作品。
透过非遗进校园,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从中发现非遗传承创新的新可能。国家级非遗刘氏竹编传承人朱琳现在每隔几周就会走进小学校园,给竹编社团的同学们带去生动有趣的非遗课程。“非遗进校园首先是一个让小朋友们了解、认识传统技艺的过程,他们通过实际动手感受竹编的一挑一压,这种因为体验带来的认识是单纯的参观很难比拟的。经过这样的体验和学习,下次他们看到一件竹编工艺品时,就能看出更多门道来。而同学们的很多奇思妙想又会反过来促进我们的非遗传承与创新。”
在朱琳看来,非遗进校园意义还不只于此。“从传承方面来看,在他们幼年阶段的成长中播下一颗非遗的种子,将来有很大机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而他们从中感受到传统工艺确实很精湛、很优秀,并获得一种油然而生的文化自信,这些才是非遗进校园更深刻的意义。”
搭建传承桥梁
让非遗在校园生根发芽
“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核心就是强调文化的活态传承,强调其在传承过程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学校这一现代化的教育机构结合,是传统非遗与现代生活接轨的重要尝试。”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四川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振宇表示。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南民族研究院教授郭建勋同样认为:“现在的小孩子基本上都是在标准化的学校教育中学习和成长,与非遗产生与发展的传统日常生活环境相去甚远。非遗进校园工作的开展,就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缺憾,搭建起传统非遗与现代学校教育、与青少年学生们之间相互衔接的桥梁。”
近年来,非遗进校园在四川各市州持续深入发展,各地中小学与当地的非遗传承人密切合作,通过一项项卓有成效的非遗进校园案例,让非遗的魅力持续感染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学生。“四川本身是一个非遗大省,丰富的非遗资源为四川做好非遗进校园工作提供了良好支撑,很多学校的非遗进校园项目已经持续开展了很多年,形成了自己的课外活动品牌。”郭建勋表示,“非遗进校园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需要持续地开展下去,让每一届的学生都能感受到、都能去尝试。”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一头在边远的乡村地区,这些地方往往是非遗得以保留的角落;另一头则是都市,非遗在这里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与表达。”李振宇表示,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学校、传承人的共同关心下,四川的非遗进校园工作在这两个区域都得到了蓬勃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同时,李振宇和郭建勋都指出,当前的非遗进校园,比较多的成果是由相对便于与学校课程嫁接的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取得的。“诸如传统节气的民俗类非遗,在非遗进校园中却不那么常见。”李振宇表示,“这类非遗其实对学生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与传统文化、强化学生的民族认同十分重要,如何将这些与学校现有课程结合性较弱、但又具有独特意义的非遗带进校园、融入课堂,值得教育者下一步认真思考。”
针对这个问题,郭建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研学或许是可以考虑的一种途径,通过非遗与研学的结合,将学生带到那些不便于进行课堂展示的非遗现场,让学生在参观、学习、操作中,增进对非遗的认识。此外,改变现有的非遗就近进校园现状,尝试以市州为单位来推动区域内不同非遗的交叉传播,或许是下一步非遗进校园值得尝试的方向。”(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成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