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西峰顶上,有一块十余丈长的巨石齐茬茬的被截成三节,巨石旁边插着一把七尺高、多斤重的月牙铁斧。相传这就是当年沉香劈山救母的地方。巨石叫“斧劈石”,铁斧叫“开山斧”。
劈山救母,又名宝莲灯,说的是这样一个神话故事:玉皇大帝的小女儿三圣母和凡间秀才刘彦昌喜结连理并生下儿子沉香,但因触犯天条被二郎神杨戬镇压在华山西峰的巨石下面。沉香十五年勤学苦练,习得一身好武艺,遂前往华山想救出母亲。后经一番苦战,沉香终于手持开山斧力劈巨石,得以母子团圆。
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情节曲折,感人至深。作为中华传统孝文化的经典,在民间流传千年,深入人心,更是被梨园行广为改编传唱。近现代以来,河北梆子、秦腔、京剧、川剧、豫剧、汉剧、徽剧、绍剧、越剧、粤剧等多个剧种,都有移植改编《劈山救母》的剧目。
在这其中,有一个剧种的编创投入仅元,从开始改编到推出舞台,花了整整七年,但是首演以来,场场观众爆满,反响强烈,它就是秦腔新版的《劈山救母》。
秦腔新版的《劈山救母》这部戏的最初想法源于年,是由时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团长的陈彦和著名表演艺术家雷开元共同策划提出,经过多年的沉淀和打磨之后,年8月,新版的《劈山救母》正式推上舞台。新版《劈山救母》剧本由李小锋亲自改编,并与赵丹红合力导演。李小锋首开秦腔之先河,在剧中他一人饰演三个角色,即小生刘彦昌、须生刘彦昌、武生沉香。他把小生、须生、武生一肩挑,这在整个秦腔界乃至中国戏曲界是前所未有的。
新版《劈山救母》是在原剧本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整理,其剧情更加生动感人,场次更加清晰精炼,音乐更加流畅,富有感染力。而此剧的成功拍摄和演出,也具有很大的实验性、探索性和挑战性。在京剧界里有“南麟北马关外唐”曾在一本戏中连演两个角色的经历,但很少有一赶三的;而秦腔界向来都是由三个人分别扮演三个角色,才能完成《劈山救母》的演出。一人分饰三角,这是李小锋的一大创举,也成为此戏最大的亮点和看点。李小锋俊美的扮相,高亢的唱腔以及扎实的武功,让他游刃于不同角色与不同行当之间。他演小生风流潇洒,演须生老成持重,演武生英俊神威。充分地展示了李小锋的“实力派”的艺术才华。
了解了这么多,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上周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秦腔名家李小锋在《戏码头》演绎的秦腔《劈山救母》选段,已年届知天命的李小锋老师在舞台上扮演少年沉香,翻转腾挪、载歌载舞,动作一丝不苟,余音绕梁不绝,快来欣赏这个精彩片段吧!
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