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当堂顶撞宋仁宗,口水溅了皇帝一脸,宋

提起古代最铁面无私的清官,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被称为“包青天”的包拯,一千多年来,有关包拯的各种传奇在民间不断流传,评剧、越剧、川剧等戏曲中都刻画了深入人心的包公形象。尤其是经典的“铡美案”,更是让包拯成为了大清官的代表人物。可是仔细研究《宋史》等官方史料,我们会发现包拯根本没有民间传说中的那些故事,他的人生经历比民间传说平淡的多,那么包拯是因为什么流芳千古的呢?

包拯画像

包公名拯,字希仁,他是哪里人呢?很多人会想到影视剧中的那一句“开封有个包青天”,认为包拯是河南开封人,其实包拯出生于安徽,他的祖籍在合肥市肥东县包公镇小包村。这里的人都称自己是包公的后代,从北宋到今天,已经传了将近四十代。有关于包氏的祖先,在《包氏家谱》中有明确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楚国大臣申包胥。

古人的姓和氏是分开的,申包胥为姓“风”,“包”是他的氏,“申”则是他的封地申邑。申包胥在楚国将亡之际,在秦宫宫殿门前痛哭七天七夜,终于感动秦哀公发兵救楚。在楚国恢复元气之后,申包胥带着家人去深山隐居,起初以封地“申”作为姓,后来为了避嫌,申包胥的后人改姓包。

申包胥哭秦庭

根据《包氏家谱》记载,包拯是申包胥的第三十五代孙,包拯能有如此高尚的人格,自然和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包拯的父亲名叫包令仪,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读书人,根据《宋史》记载,包拯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从小就“挺然若成人,不为狎戏”,像个小大人一样一本正经。

《朱子语类》记载过一件包拯少年时的事:当时少年包拯和同学正在庐州城的一间寺庙里借读,但是美名已经传遍乡里,乡里的一位富豪想通过请包拯二人吃饭,借机提高自己的威望。结果被包拯严词拒绝,他对疑惑不解的同乡说:“我们读书就是为了将来入仕,此人想借我们来壮大他的声望,可见其居心叵测,若他日你我就在这庐州城为官,他说你曾经吃过他们家的饭,要找你帮忙,你帮是不帮?若是做了什么对不起良心的事,怎么对得起庐州百姓?”

包公影视形象

一番话如醍醐灌顶,点醒了云里雾里的同窗,二人因此一起拒绝了富豪的宴请。包拯小小年纪,就能坚持做人的原则,知道官民之间的界限,实在是难能可贵。包拯的这种少年老成,很快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此人就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坛诗人刘筠,也是宋仁宗时期最知名的清官之一。年,刘筠因为得罪了权臣,被贬为庐州知州,就是在这里他认识并培养了包拯,包拯后来为官的清廉和正直,与刘筠这位恩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宋人十分注重人才品格的培养,刘筠作为庐州知府,自觉地承担起了教育学生的重任,当他听说少年包拯的美名时,就决定亲自去查看一番。刘筠躲在包拯读书处的窗外,仔细观察了这个年轻人的一言一行,发现他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该读书的时候更是一丝不苟,无论什么新鲜事他都视若无睹,大有魏晋之时名士管宁读书的态度(成语“管宁割席”)。

少年包拯

刘筠找到了包拯,一番交谈过后,包拯拜刘筠为师,从恩师身上,包拯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为官做人的道理。刘筠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学生一定不会辜负他的希望,将来必定会是朝堂之上对抗敌人的利剑。

年,少年聪慧的包拯顺利的通过乡试,接着又通过了会试,在宋仁宗亲自主持的殿试上,包拯侃侃而谈,赢得了皇帝的青睐,成功的考中了进士。刘筠本以为自己亲手培养的学生,能在朝廷上和奸臣们斗智斗勇,没想到不久之后包拯就辞官回乡,还陪伴他走完了最后的人生路。当时包拯被派到江西建昌(今江西南城)做官,可是他的父母不愿意离开家乡,宋仁宗得知此事后让包拯做和州监税(今安徽和县),没想到他的父母还是不愿意去。俗话说“父母在,不远游”,包拯认为父母既然不愿意去,那么自己干脆就不做官了,因此一直在家中侍奉双亲,同时也陪伴恩师刘筠。

包拯的这一举动震惊了全天下的读书人,大文豪欧阳修激动的赞美包拯“少有孝行,闻名乡里”,包拯虽然隐居不出,但是在天下的读书人眼里已经是明星一样的存在。年到年,包拯的恩师刘筠和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守孝三年后,决定出山做官。他花了两年的时间,明确了自己为官的目标,那就是“不畏权贵、清苦守节”,这些他全部做到了。

包拯《明志诗》

包拯为官数十年,从来都是嫉恶如仇,哪怕要得罪皇帝的亲信,他也根本不在乎。《宋人笔记》有记载:宋仁宗最宠爱张贵妃,张贵妃是由伯父张尧佐抚养长大,二人情同父女,张贵妃得宠,多次要求宋仁宗为伯父升官,宋仁宗无一不应。张尧佐虽然是进士出身,但是才能平庸不堪大任。时任知谏院长官的包拯,看到这种尸位素餐的人非常生气,于是上书要求宋仁宗撤掉张尧佐的重任,让有才之人任职。

宋仁宗自然未有理会,反而还给张尧佐加封了四级,事后张贵妃仍然觉得不满意,要皇帝加封张尧佐宣徽使的职务。第二天上朝宋仁宗和大臣说起此事,包拯当时就怒发冲冠,对着宋仁宗言明利害,他实在过于激动,把口水都溅到了皇帝的脸上,好在宋仁宗是个明君,什么也没有说,答应再也不提此事。

宋仁宗

宋仁宗回宫后用袖子擦着脸上的口水,张贵妃赶紧过来问他发生了什么,一向对贵妃重话都没说过的宋仁宗一反常态,有些恼怒地对张贵妃说:“你只知道要宣徽使,要宣徽使,你难道不知道,现在知谏院的长官是包拯吗?朕奈何不了他!”张贵妃这才察觉自己太过分了,赶紧请求皇帝撤了伯父的官职,不久之后张尧佐让位,让更有才能的人担当重任。这就是包拯,从来不惧怕权贵,哪怕是皇亲国戚,包拯认为他不堪大用,就连皇帝也要让路。

除了做官刚正不阿,包拯一生也是两袖清风,他在端州(今广东肇庆)任职期满的时候,端州百姓送他一枚端砚,手下认为端砚平常,代表百姓心意,于是替包拯收下。没想到包拯上船后看到端砚,立刻下令手下将端砚扔进江中,还给端州百姓,这就是著名的“包公还砚”。作为一个清官,包拯不要百姓分毫的东西,将清正廉洁贯彻到底,对于自己的后人,包拯同样严格要求。

孝肃家风

年,包拯感觉到自己大限将至,于是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孝肃家风”,家训中明确写到:“我的后代子孙如果有人敢贪赃枉法,活着的时候不准进入我的家门,死后不准葬入包氏家族墓地,不听从我的话,就不是我的子孙。”话虽然简洁,却字字严厉冷峻,明明白白地诉说了包拯一生的志向,体现了包公的治家之严。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次考古发掘,更是直接证明了包拯的清廉,以及他的家训所带来的成果。

当时合肥钢铁厂准备扩建,必须要把位于厂区内的包公家族墓移走,于是考古队倾巢出动,对包公家族墓进行发掘。根据史书记载,包公去世后被朝廷追赠为礼部尚书,这是正三品的职位,因此专家推测他的墓中一定会有很多陪葬品。可是当他们打开包氏家族墓进行发掘时,却只发现了一些平常用的香薰、瓷碗、铜镜、陶器等陪葬品,除此之外就只剩下了包公和儿子包绶、孙子包永年的墓志铭,根据墓志铭的记载可以得知,这祖孙三代都是大清官,尤其是孙子包永年,做官清廉到家中一贫如洗,也仍然坚守着爷爷的家训,不愧为包拯的后代。

包公墓出土的香薰

这就是包拯的一生,没有做过怒铡皇亲国戚的事,也不像戏剧中那么轰轰烈烈,但是他确实是一位刚正不阿的好官,真正的做到了“不畏权贵、不受恩惠、清苦守节”的人生志向,并且以家训的形式,将这些原则永远的传扬下去。包公一生并不震撼,但是人们之所以至今仍然记得这个“包青天”,正是因为他一直在坚守自己的原则,以高尚的品格应对污浊的官场,这就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大清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