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从崇祯七年到康熙二十年共47年间,由于频仍的战乱,成都城市遭到毁灭性的打击,“颓墉废堑,虎迹纵横”,整个城池成为一片废墟,户口调残,人口多向秦陇和荆湘外流。
从康熙到乾隆,对四川实行移民实边,鼓励垦荒占田的特殊政策,吸引了关陇和湖广地区的大量移民,土著劳动力也得到稳定,这就是俗称的“湖广填四川”。
加上川西平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强了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条件的紧密结合,使川西平原的农业经济和成都的城市经济再度得到回升。
到乾隆时期,成都地区经济和人口又达到了新的高峰,城市人口为11.8万户,59万人。到宣统年间,毗邻的成都、华阳两县人口达到85万人,城市人口占了城郊总人口的58%。这是历史上成都城市人口第三次集聚的高峰。
明清时期,成都城市文化的特点是有“川味”特征的下层群众文化的兴盛,其最高成就是川剧艺术。川剧源于元北曲和明南曲,形成于清代中期。
乾隆年间,金堂艺人魏长生在四川、北京和扬州演唱秦腔,所饰花旦,创甩水袖、踩高跷等表演技艺,风格放荡,名倾全国,被誉为“一世之雌”。他所创的“四川秦腔”直接演变为今日川剧的弹腔。
明清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成都主要是书院的兴起。明代成都有子云书院、大益书院、浣花书院。清代有锦江、墨池、芙蓉、潜溪等书院,其中以尊经书院最为著名。
光绪元年,四川学政张之洞与工部侍郎薛涣创办尊经书院,除教授诸生外,还建有尊经阁,专门用来藏书;设尊经局,专门印刷经史诸书。
后来,丁宝桢主持书院,聘著名今文经学家王闿运为山长,培育出中国旧时代最后一位经学大家廖平、改良思想家宋育仁、文学家吴之英、史学家张森楷等驰名海内外的学者。戊戌六君子中的杨锐,也是尊经书院的学生。郭沫若、蒙文通、吴虞等近代著名学者,其师承都与尊经书院有直接渊源。
尊经书院为近代四川文化的发展和勃兴培育了大批人才,成都作为内陆的历史性传统城市受到新文化、新思想的影响,其城市群体性现代意识的觉醒差不多在年戊戌变法前后才算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