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国庆节又来了。在今年这个为期八天的国庆中秋长假中,你打算怎么度过呢?在物质丰富、网络发达的当下,人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
而对老成都人来说,成都的国庆是一个时代的符号,它唤起了很多市民的激情记忆和岁月情怀。可以这样讲:每年成都的国庆庆典,都是成都及四川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体现,也是高度浓缩的历史瞬间。
岁月荏苒,沧桑巨变,让我们一起搭乘时光机,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来,属于成都人的“国庆记忆”,看看那个还没有“朋友圈摄影展”的年代里,留在历史时空中不同的国庆记忆,相同的家国情怀。
成都天府广场夜景封面新闻记者刘陈平摄
成都解放“入城式”
“补办”的首个国庆盛典
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年12月29日,解放军在成都举行隆重的“入城式”。这天,参谋长张经武和地下党川康特委副书记马识途,带先遣部队分乘30余辆大、小车辆开进市区。督院街国民党省政府所在地,解放军的红旗已经高高地挂在旗杆上随风飘扬。
12月29日,成都是不眠之夜。无数人兴奋地写标语、扎彩灯、学新歌、扭秧歌……12月30日清晨,冬季的阴霾成都,居然艳阳高照。前几日宣布起义的原国民党成都城防部司令曾庆集,派出欢迎专车乐队前往城北驷马桥,和解放军入城部队的领导人、成都市地下党、市民代表等汇合,拉开入城式的大幕。
年12月30日,“成都解放入城式”,解放军行进在祠堂街一带时的情景。
入城队伍的先头是仪仗队高举五星红旗,后面是20面红旗飘扬的方队。再后有13辆大卡车,第一辆车上载着毛泽东和朱德巨幅画像;第二辆车上载着鼓号齐鸣的军乐队;第三辆车上载的锣鼓队;接着的车载着“庆祝四川解放!”、“庆祝成都解放!”的黄字大红旗和五星红旗。
再后面前后行军序列依次是:装甲兵团、重炮兵团、步兵团、车队、马队、后勤部队、轻便队……入城队伍长达4公里,先头部队已进入市中区,后面的部队还未动身。
年12月30日,四川大学等单位欢迎解放军行进在春熙路时的情景。
成都街头人海如潮,街道两边都挂起了五星红旗、红灯笼。30万成都市民夹道欢迎,从北门驷马桥起,民众欢呼、鼓掌、唱歌、跳舞……鞭炮声和锣鼓声震天动地。
成都地下党组织的四川大学、华西大学和石室、蜀华、协进等37所中学联合筹备的“庆祝解放”的宣传队、秧歌队、歌咏队,分4个区在各主要街口庆祝宣传。
年12月30日,“成都解放入城式”,解放军行进在北门簸箕街一带时的情景。
解放军进入驷马桥后,最先到北门大桥外簸箕街口。玉带桥一带,申新纱厂多个着白帽白裙的女工。
这些被称为“纱妹”的工人们泪眼婆娑地高喊:“解放啦!解放啦!”入城部队途经簸箕街进北门,过北大街、草市街、玉带桥、顺城街、提督街、总府街、春熙路、上东大街、盐市口、东御街、西御街、祠堂街等主要街道,最后汇集少城公园。
解放军进入春熙路等市内繁华街道的情景。
入城部队先头队伍一辆吉普车中坐着贺龙,他浓黑的八字胡分外显眼。他穿着和战士同样的棉军装,外披一件皮大衣,频频招手。贺龙领头的这支队伍,经西御街、祠堂街、东城根街,到了幽静商业街一座古香古色的高楼前停住。这是原国民党励志社,成了贺龙到成都后的司令部(后为中共四川省委机关所在地)。
从12月30日上午9时一直到下午4时,解放军入城的各路行列一直在欢迎人群中缓缓移动。直到黄昏,千年古城的成都还在沸腾中。至今许多老成都人说: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成都“补办”的第一个国庆节盛大庆典呀!
入城式后第三天是年元旦,贺龙在顺城街蓉光大戏院新年联欢会上,声音威武地说:“成都是解放战争中继北京和平解放以后,保存下来最无破坏、最完整的一座大城市,这是奇迹!”
成都第一次国庆大型活动
年10月1日在北较场举行
仅仅9个月后,就迎来年的国庆节。相关史料记载:年10月1日,成都人民满怀激情举行了第一次庆祝国庆的大型活动。由于当时的老皇城前还是一片破败景象,这次庆祝活动确定在北较场举行。
年前后时期的成都北较场。
所谓较场,是古代驻扎军队的营房和练兵演武的大操场,常也写作校场。清代重建成都城,逐步建成东、南、西、北四大较场。四大较场中,影响最大的是北较场。年10月1日,国民党在北较场设立黄埔军校成都分校。年底,日军占领南京前夕,黄埔军校本部迁到成都,称中央军校。
年《川西日报》有关纪念国庆的报道。
年时,北较场成为戒备森严的解放军西南军区所在地。在此举行庆典,安全问题当然就有了切实保障。年10月1日下午3时,成都郊区8个乡的农民剿匪自卫队员,和城内的机关干部、学生、各界群众,及解放军官兵近6万人齐聚北较场,欢庆新中国的第一个国庆。
年10月1日国庆节,群众队伍中的“和平女神”,五角星上有“和平”二字。
8个乡2万多名剿匪自卫队员,雄赳赳地列队接受了当时军政领导人和到会群众的检阅。当天晚上,全城市民有组织地进行了提灯大游行,各种样式的灯笼将夜空映得一片透亮……
年,国庆游行观礼台上的各界代表。
年10月1日,成都举行的国庆大游行,据《川西日报》报道,在全市大街小巷参加游行的群众达25万人。
年成都出版发行的《川西日报》有关成都国庆游行的报道。
那些年代的国庆游行中,大标语传递的内容,是中国当年的政治目标和工作重点。
年国庆游行中,工人队伍抬起毛泽东画像和“五星红旗”。
年“红领巾少先队员国庆游行队伍敬礼”照片,广场后面有“坚决镇压反革命分子和帝国主义间谍”的大方牌标语。
年是“抗美援朝”时期,当时的口号是“支援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所以年国庆节祝大游行中,还有一支高举“努力完成爱国捐献”大标语的青年队伍。
年国庆游行中,高举“努力完成爱国捐献”标语的队伍。
倾城而动数十万人参与庆典
观灯看戏共享文化大餐
年成都皇城外,城市广场已初具规模。成都皇城这片区域,历朝历代都是成都的中心。
年后,成都皇城内成为成都市政府办公地点。牌坊悬挂毛泽东画像,路旁停着几辆美式吉普都是战利品。
20世纪50年代,在东、西御街和人民南路紧临处,修建了五层高的百货大楼和四层高的新华书店。老皇城、百货大楼、新华书店,成“品”字形三足鼎立,长期成为成都标志性景点。
年成都庆祝国庆6周年广场全景。中间高层建筑为百货大楼,右侧为新华书店,与皇城观礼台成“品”字形三足鼎立。
年“七一”前,要庆祝成渝铁路通车和举行宝成铁路开工典礼。成都市政府要打通一条直达火车北站的中心大道,号称人民北路。还要在市中心开辟一个能容几十万人集会的人民广场,并在残存的皇城城楼上修建一个天安门式的检阅台。
年国庆节祝大典时,四个人肩扛“成都市人民政府”大标牌的队伍,就从有些像“小天安门”的皇城城楼下亮相经过。
年,游行队伍中的青年学生。城楼已不再像飞檐翘角的“北京天安门”,变为平顶“席棚检阅台”,左为年建成的市政府办公楼。
从我年进川大,每年国庆都要搞庆典活动,我们要提前半个月把白衬衣洗干净。著名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说,而且当时参与活动的人数之多、方阵之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一年又一年的10月1日,游行队伍都会从皇城门楼下经过,接受四川省市党政领导人和各界“先进代表”的检阅。
年国庆游行中手持仿苏制50式冲锋枪的解放军。
年国庆游行中的铁路体育健儿。
据成都市档案局(馆)档案记录显示,从年开始,每年参与国庆庆典活动的人数都超过了20万。
年国庆游行彩车上川剧演员。
年国庆游行中的少先队员。
年10月1日,四川省各界人士和群众在成都皇城坝隆重集会,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皇城坝,在今天的天府广场北端和展览馆一带,古代曾是四川省考试举人之地。
游行方阵最多的是年,高达71个方阵。
年成都国庆集会。头戴花环、系着红领巾的少年儿童欢聚在人民南路广场(即皇城坝广场)。
年成都国庆集会。尽管下着小雨,庆祝游行井然有序,各代表方队依次走过主席台。远处人民南路上为庆祝国庆搭建在百货大楼和新华书店之间的牌楼依稀可见。
年皇城下(今天府广场)国庆节大游行,东望是盐市口方向。
每年参与游行的人们早上4、5点钟,就会被汽笛声召唤到指定地点集合。队伍经常从现在天府广场一直排列到现今二环路以外,甚至直抵火车南站……通常在上午9或10点礼炮鸣响,驻蓉部队官兵游行在前面。
年国庆汽车通行证。
接着是机关干部、红领巾少年、大中学校学生、郊区农民、工厂工人、少数民族代表、文艺工作者……各行各业队伍,手持标语、花束、彩旗,还有花团锦簇的彩车。数十万人鱼贯而行,一队队、一排排走过检阅主席台。
年国庆铁路方队。
年国庆医疗卫生方队方队。
那些年代的国庆节,为了显示国家实力和各行各业的最新成就,游行中“政治口号”内容变迁,也是时代变化的晴雨表。
年成都国庆集会。各行各业支援农业,让农民休养生息,成为当时的一项重要政策。
一辆辆彩车上,演员们造型也随时代而变,如年是“大炼钢铁、赶超英美”之类。
年全民“大炼钢铁”,抬着“小高炉”的国庆游行队伍。
国庆假日,人民南路广场一带树上,悬挂涂各色油漆的彩灯、插挂各色彩旗和标语口号。晚间上街“观灯”,成了市民“享受”的重要内容。
灯火辉煌的皇城夜景。
此外,各大剧场和电影院会上演节目。文化宫和各公园有露天舞台,白天有免费文艺演出,晚上有坝坝电影。
成都庆祝年国庆节大会晚会节目单。
在那个物质紧张“凭票供应”的年代,还会每人多发半斤至一斤肉票、几两糖果票之类……市民真是不亦乐乎!
国庆大游行已成为历史
城市地标记录时代变化
年是成都最后一次在皇城城门楼上搭建国庆集会主席台,因为要在此地修建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当年12月,有着多年历史的成都皇城古建筑群落被拆除。
年,人民南路广场(现天府广场)毛主席塑像建成。年,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更名为四川省展览馆,现为四川科技馆。历经半个世纪的洗礼,毛主席塑像伴随着成都人民,一起见证着成都的发展与繁荣。
年成都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周年大会,在新落成的毛泽东塑像及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前举行。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一周年的国庆来临,庆祝游行还像往年一样在人民南路广场举行,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是人民南路广场举办的最后一次国庆游行。
年成都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一周年大会主席台前,手持折扇式彩色道具的青少年面向主席台。左侧仿苏式建筑,后来一度成为成都市政府第一办公区。
年成都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一周年大会在人民南路广场举行,参与国庆庆典的青少年排列整齐,在统一调度下,用彩色道具构图,变幻出各种庆祝国庆的图案,气势恢宏。
此后,成都再也没有在人民南路广场举行国庆游行活动,荡气回肠的国庆大游行的历史,遂成为老成都人尘封已久的记忆。
年成都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一周年大会在人民南路广场举行,轻工业彩车方队的彩车上,展示的是成都生产的自行车。
年成都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一周年大会上,手举花环,青春洋溢的学生队伍。
每年的游行方阵都不一样,会根据当时社会诉求有所调整,还有一些跟文化生活相关的方阵,当时还没有电视,比如说有什么戏剧或者电影比较火,人们就会化妆成文艺作品中的扮相,展示给群众看。不仅如此,袁庭栋还透露,后来的人民东路、人民西路,就是为了举行庆典活动而修建的。
年成都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一周年大会上,青少年簇拥着“革命样板戏”彩车。彩车上是表现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英雄事迹的现代京剧《红灯记》的造型。
与此同时,原来低矮破败的皇城周边,也随着一年一年国庆的到来,产生了新的变化:广场变大了,道路不再泥泞,新的建筑也拔地而起……这可以说是国庆给城市建设带来的改变,也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化。袁庭栋感叹道。
在电力供应紧张的年代,每逢国庆节,成都街上的建筑物会将电灯点亮,大的单位楼上还会点上一些彩灯。基本上只有过年、国庆,才会亮这么多漂亮的电灯。当时人们都觉得好看又稀奇,大家会在晚上结伴出门玩耍逛街,热闹惨了。袁庭栋笑着说道。
年成都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一周年,燃放起了盛大的焰火。
在物质丰富、文化多样的现在,可能现在的青少年已经体会不到那代人的心境。但是国庆这一天,看到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涌起的欣喜自豪之情,无论是哪个年代的人,都感同身受。
细数不可缺少的国庆情结
展现不同年代的百姓面孔
“走,去天府广场!”很多四川人的老相册里都有一张有关天府广场的照片。作为成都乃至四川最具标志性的市民广场,天府广场历来是欢度国庆最有人气最具国庆味的地方。
在娱乐较匮乏的上世纪七十年代,这里上演万人空巷的歌舞表演。
年10月1日,成都市歌舞剧团在人民南路广场(今天的天府广场)演出,庆祝新中国成立二十八周年。
在商业还不发达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是出游必去的“打卡”地。
年国庆节,市民在天府广场照全家福封面新闻记者刘陈平摄
年10月1日清晨,市民来到天府广场庆祝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四川日报记者莫定有摄
年国庆节,天府广场挂起巨幅国旗封面新闻记者刘陈平摄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外国友人在天府广场与市民共庆国庆封面新闻记者刘陈平摄
每年国庆节,广场上张灯结彩、花团锦簇、人头攒动,从四面八方来这的市民,都会来一张“土味”合影。
年10月1日,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华西都市报组织百名“建国”欢聚天府广场同庆建国封面新闻记者刘陈平摄
鲜花装扮街道、广场是庆国庆的必备“大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庆摆放的各类花卉是越来越美,种类越来越多,造型也越来越精致。
9年国庆,成都天府广场鲜花簇拥,喜迎国庆。封面新闻记者刘陈平摄
9年国庆,游客在天府广场合影留念,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封面新闻记者刘陈平摄
举行升旗仪式是国庆节最庄严最感染人的庆祝方式。每年的10月1日当天,天未亮,男女老少就会从各地赶来,聚集在升旗台前,全场肃立,国歌响起,看着国旗缓缓上升……以此来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这可能是很多人心中最难忘的国庆情结。
年国庆节,市民在天府广场照全家福封面新闻记者刘陈平摄
年国庆节,市民观看升国旗仪式封面新闻记者刘陈平摄
02:27年国庆,成都天府广场升旗仪式加入乐团演奏。
许多情侣还将结婚选在国庆节这样喜上加喜的日子。
5年10月1日,成都市合江亭锦江河畔,前来拍照的新人一对又一对。四川日报记者毛漫丁摄
特别是国庆假变成7天长假后,就可以尽可能地邀请到不同地方的亲朋好友来喝喜酒。
7年国庆,一对新人手持国旗留下美好回忆。四川日报记者吴传明摄
9年10月1日,成都青年选择新中国六十华诞的日子喜结良缘。四川日报记者何海洋摄
年国庆,鲜花簇拥的天府广场。
年国庆期间,成都天府广场、天府熊猫塔、环球中心等地标建筑还首次上演了以国庆为主题元素的灯光秀,引来大批市民围观拍照。
00:51年10月1日国庆之夜,天府广场等地标建筑首次上演灯光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封面新闻记者刘陈平摄
年国庆的天府广场,背后建筑是四川省图书馆。封面新闻记者刘陈平摄
国庆的天府广场封面新闻记者刘陈平摄
七十一年峥嵘岁月里,在每一代人的记忆当中,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国庆“记忆”。这记忆既是个人成长的私人叙事,也融入了宏大的家国历史,既铭记新中国创造者和建设者的丰功伟绩,也激荡着每一个中国人炽热的爱国情怀。
封面新闻王蕾综合自郑光路《成都“变脸”——中国城市近代化缩影》、川观新闻等图片除署名外来自成都市档案馆、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档案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