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兰州4月13日电(记者殷春永张婧)甘肃省陇南市至今仍保留着数百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比如,乞巧女儿节、傩舞“池歌昼”、高山戏、玉垒花灯戏、角弓砸杆酒酿造、“女娶男嫁”婚俗等一些“人无我有”的独特非遗民俗文化,成为当地官方要着力解决“山区客人稀少”之窘的具体措施,并期待以此打造品牌招揽游客。
陇南虽地处西北,却有江南风光,以及特有民俗文化,何不成为出行必选项?
年8月12日,陇南市西和县举行乞巧女儿节。(资料图)殷春永摄
中国“女儿节”:探多径活态传承
“‘乞巧’习俗在全国许多地方已弱化或消失,但在陇南市西和县,它仍原汁原味地被保留下来,并且形成一年一度的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近日,陇南市文广旅局局长毛树林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
乞巧文化集信仰崇拜、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为一体,是起源并流传于西和、礼县一带的秦人遗风,是当地未出嫁姑娘们祈求心灵手巧的综合性岁时节令活动,被誉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
然而,乞巧文化的传承保护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该市财政较为困难,尽管多年来尽最大努力筹集资金,加大投入,但各乡镇、村级非遗传习所建设仍显滞后;非遗保护专业人才缺乏,现有非遗工作人员难以适应非遗保护工作专业性要求较高的需求。
对此,毛树林表示,要做大做强电子商务文化产品,建成家乞巧文化产品网店,10家以上乞巧工坊,加强对乞巧技艺的生产性保护,管理好西和县乞巧电商平台,加快乞巧文化产品的开发、宣传和销售。
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对乞巧歌舞的生产性保护,大型秦腔剧《七月七》、大型情景歌舞《乞巧情韵》、歌舞剧《乞巧情》等节目定期进行商业演出,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晚霞湖、仇池山等乞巧文化相关旅游风景区建设,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确保乞巧文化活态传承。
高山戏再掀传承热潮,民众重拾儿时记忆
“每逢过年,看了高山戏才算完整。”付田保是看着高山戏长大的。然而,高山戏的传承却在近些年遭遇了断代问题,付田保称之为“无人演、无人看、无人传”。
在外地学习舞蹈专业的付田保不忍这份童年记忆就这样消失,他便致力于学习戏曲演艺,回到武都区从事地方文化事业。从站队形开始,学习传统唱腔、练习招式、背诵台词……凭借对高山戏的记忆,加之师傅口传心授,付田保很快就领悟了该戏曲的精髓。
近日,甘肃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在陇南举行。付田保以高山戏传承人的身份现场展演,观赏民众看得津津乐道,且好评连连。“看着台下聚集的观众,似乎又掀起高山戏热潮,令人欣慰。”他说。
武都高山戏演出场地以地方民间打麦场、农家园、庙会戏台、社火戏台为主,其唱腔和表演兼有秦剧和川剧的特点。年,武都高山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高山戏各级别代表性传承人近20名。”毛树林说,近年来,当地官方致力于高山戏的保护传承工作,先后多次与兰州大学、四川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陇南师专等多所大学师生合作召开座谈会、申报课题、撰写论文;参加全国、全省非遗展演展示活动;每年围绕高山戏召开培训会,聘请音乐唱腔设计、文武乐器演奏、编剧、导演、高山戏理论研究等专家教授授课,培训传承人余人。
此外,当地还积极开展高山戏文创产品的研发制作,目前设计制作高山戏及其它省级非遗项目文创产品10余件(套)。毛树林说,要将这一独特戏种作为旅游开发项目,挖掘高山戏传奇背后的故事,甚至将游客带到戏曲原生地深度体验,打造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以当地优质的文化资源助推乡村振兴。
图为3月底,付田保(右一)在甘肃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产品展示展销活动中表演高山戏。张婧摄
“男媳妇”婚宴:体验式领悟民俗文化
在康县、武都、文县交界地带,祖祖辈辈沿袭着女娶男嫁的婚配习俗,当地人称为“抱儿子”或“当娃”。与传统意义上的“倒插门”不同,陇南这些地方的女娶男嫁,不是少数民族风俗,而是极为罕见的汉族特殊婚俗。
尤其在康县南部山区,各家基本都是“留女不留男”,男孩都得“嫁”出去,而男子被“娶”到女方家里之后,必须立即改换“出嫁”前的姓氏,随同女姓,以确定女性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因而,在现今康县南部人家的户口簿上,所登记的户主都是女性。
据统计,目前仅康县南部的5个乡镇已有多户家庭,打破女儿不能传宗接代的旧传统,这种奇异婚俗,不仅解决农村有女无男户家庭发展生产、赡养父母的问题,也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同时,女娶男嫁逐渐成了宣传康县民俗文化的一张名片,推动当地的乡村旅游发展。
“像这样特殊的婚俗习惯在其他地方很少见,而恰恰是这种独有的民俗文化,才是当前乡村旅游所罕见的,我们要以此为招牌吸引游客。”毛树林举例说,鼓励农户举行表演型婚礼,所有流程习俗均保留女娶男嫁婚礼流程,游客自愿报名参与,甚至有条件的村镇可邀请游客扮演婚宴角色,以坐花轿、品宴席等深度体验的方式,融入当地风俗文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