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由叁农智库、元一智库、博雅财经智库联合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食品文创研讨会”成功举办。作为研讨会宣发媒体,为更好地分享会议精彩内容,农参特推出系列报道,包含领导致辞、专家讲话等。
本文整理了中经博雅财经学院执行院长、财经学者、文旅专家何毅的致辞,与各位一起分享。我最早是在年的时候,跟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的陈少峰教授共同做文化产业方向的研究。文创其实是文化产业当中很核心的一个研究专题。我们当时有几个课题是围绕文创对于产业的驱动力做研究。年,当时做的是非遗的文创研究,去到大理州调研了四百多项当地的非遗,也和当地很多的非遗传承人做了深度交流。最后得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结论,第一点是其实国内文化元素、文化资源非常多,但是我们缺乏挖掘力;第二点是缺少文创的转换力。很多的文化资源是需要与时俱进的。比如川剧变脸,以往的川剧变脸的脸谱是非常传统的,有个广告里面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创意,就是一个年轻人学习了川剧变脸之后,他把脸谱做成了现代的卡通动漫样式,这其实就是一种二次的文创转换。文创的驱动和创造增加值的内在力量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如何把文创运用到食品产业,运用到预制菜,这是一个新课题。
中国的食品产业规模是非常巨大的。这两年预制菜成为了目前整个中国市场的热门方向。预制菜到底有多大的市场空间?我举个例子,年之前全国的食品产业的规模差不多在五万亿左右,包括了团餐、社会餐等。进入到疫情时代之后,预制菜产业应运而生。预制菜其实是原来最早的预包装食品,或者叫半成品,比如德州扒鸡、北京烤鸭。
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广西柳州螺蛳粉在疫情期间突然通过线上形成了巨大的网红效应。而且产业数据显示柳州螺蛳粉一年的销量差不多有两百亿,是一个非常稳定的产业支柱。所以年以后整个柳州市把螺蛳粉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发展。目前柳州有至少两个专业的螺蛳粉产业园区,空间非常大。
年,预制菜开始进入到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广东、山东,有大量做预制菜研发的企业。同时还有一批原来做食品加工和食品包装的企业也转型做预制菜。预计到年底,预制菜产业规模应该是在一万亿左右。如何把文创和预制菜、食品进行融合?特别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