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传统耍牙,才知道好莱坞恐怖片都是小儿

提起中国传统戏剧文化,能让大多数人想到并熟知的恐怕只有川剧变脸。

中国人对“变脸”的喜爱,从历年来除夕夜的春晚节目编排上,便可一窥端倪。

用四川话形容就是“好耍又新鲜”。

然而,还有另一种能和“变脸”平起平坐的东方绝技却鲜为人知,甚至一度到了失传的境地。

它就是与变脸并称“西脸东牙”的传统艺术——“耍牙”。

耍牙,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属于宁海平调表演中的一门绝活儿。几起几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耍牙时,粗犷不失细腻的“变口”技艺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年,耍牙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01最“狰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果说,用“绝妙精彩”来赞叹川剧变脸的话,那么,宁海耍牙就只能用“狰狞恐怖”来形容。

图源:中新网

人们很难理解,数颗超出人类口腔容量的獠牙,是如何含进演员的嘴里,并自如的里外吞吐、抖动、变幻的呢?

它的原理并不难,耍牙艺人将獠牙含在口中,以舌为主要动力,齿、唇、气为辅助。

通过一咬、二舔、三吞、四吐,变化多端的口腔动作,来刻画所扮演的角色野性中凸显的灵动之美。

耍牙艺人口含数颗猪獠牙,在口内时而快速弹吐:

时而刺进鼻孔,时而上下左右歙动:

牙齿越变越多,当口中吞吐出八颗甚至十颗獠牙时,耍牙艺人的面目也逐渐变得愈发狰狞:

人物的情绪,通过獠牙的各种变化,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獠牙扣下来,表示心情轻松、得意;

獠牙上下翻动,表示开始发怒;

獠牙大幅度抖动,表示震怒不止;

獠牙全排抖动,表示无比愤怒、怒不可恕;

……

耍牙,原本是一项独立的技艺,但因其独特的艺术形式,确实很难作为独立的节目来进行演出,后来被全国各地各个剧种吸收进去,完成了再创作。

人们也似乎更愿意用这种直观且生动手法,演绎一些人物形象狂暴的性格和复杂的心理。

例如,宁海平调传统戏《金莲斩蛟》中力大如牛,性残如虎,作恶甚多的独角龙。

山西上党戏曲《坐洞》中妖魔化的赵公明。

陕西秦腔《钟馗捉鬼》中耍牙表演前先口吐大火的钟馗。

武安平调落子《李刚打朝》中刚烈威猛的李刚。

艺人以“耍牙”为手段,利用极强的视觉张力,塑造了这些人物形象不可一世、狂傲的骄横之态。

“耍牙”之于演技,如锦上添花,恰到好处。

02“牙练万次出一功”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师承太难,学艺更苦,如今“耍牙”这门绝学几近失传。

耍牙的“变口”艺术看似轻松,实则是一门苦功。

首先,耍牙的材料是选取公斤以上的雄性肉猪下腭骨上的獠牙。

经过打磨、浸泡、消毒等一系列处理后,才能得到一对合格的獠牙,一头猪身上只能取两颗。

刚开始学耍牙时,你还得承受住刚制作出来的獠牙散发出的一股腥味。

接下来,就是每一代耍牙艺人都要付出的艰苦辛勤的练习。

有天赋的,1年能耍出个门道;没天赋的,3年也未必能把口中的獠牙捋顺。

因为耍牙用的猪牙非常锋利,所以练习的时候嘴巴、牙龈、腮帮被磨出了血泡是常事。

耍牙艺人饭不能吃,水也喝不下,口腔红肿,牙床糜烂,舌头麻木,饿得头昏眼花时只能每天挂两瓶盐水补充营养,坚持练。

为了更灵活地运用口中的獠牙,耍牙艺人除了吃饭、睡觉,都必须将獠牙含在嘴里,直至练到吐字清晰为止。

直到整个牙床脱皮后结成老茧,使这些獠牙如同自己的牙齿一般。

据宁海耍牙新生代传承人薛巧萍介绍说,2年她第一次学耍牙,当时与她同学的还有7个女孩子,最后都忍受不住一个个陆续放弃了,最后坚持下来的只剩下她一个人。足以见得学习耍牙的过程有多艰辛。

“牙练万次出一功”。只有十余年的历练和坚持,才有可能达到耍牙的最高水平。

几百年来,所有能得到传承的技艺,无一不是人们对质朴生活的一种智慧体现。

艺术虽然高于生活,但它同时也源于生活。

也许,创作“耍牙”这项技艺的老一辈艺术家们早就明白,生活不仅仅只有高雅的阳春白雪,那些令人害怕的恐怖和狰狞也会同时存在。

耍牙,是艺术的传承,更是一种无畏精神的传承。

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参考资料:

《80后“耍牙”传人:口含十颗獠牙传承绝技(图)》

《一种"狰狞"背后的故事耍牙姑娘的艺术世界(图)》

《武安平调落子戏剧表演绝技“耍牙”惊世再现》

《与变脸齐名的宁海耍牙绝技:80后美女,口含獠牙传承非遗》

《在传统耍牙面前,任何恐怖片都会感到惭愧》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