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享好戏,网友直呼过瘾20

首发:2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刘小草

正月初一,戏迷朋友迎来了一场丰盛的戏曲盛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戏曲晚会如约与观众见面。晚会汇戏曲精华,展名家风采,注重传统与时代的有机结合,传统剧目和新创剧目佳作频出、精彩纷呈。

《春节戏曲晚会》主持人马跃、张喆、任鲁豫、董艺

春节戏曲晚会回归“剧场空间”

已陪伴戏迷朋友走过三十多年的春节戏曲晚会,此次打破原有的演播室录制模式,回归“剧场空间”,更贴近戏曲艺术本体。

“戏曲是‘剧场艺术’,在剧场欣赏精彩的戏曲表演,是最传统的观演方式。”春节戏曲晚会总导演张喆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录制场地选取记录着戏曲百年历程的北京长安大戏院,这一舞台见证了历代戏曲名家的诸多精彩演出。

序曲《唱响新时代》

由京剧、粤剧、秦腔、越剧、滇剧五个剧种融合的新创戏歌《唱响新时代》为春节戏曲晚会拉开了序幕。张喆介绍:“不同剧种在语言表达、剧种唱腔等方面差距非常大。在创作之初,为了把这几个剧种融合在一首歌当中,创作团队下了非常大的功夫,几易其稿,最终呈现出这首既具各剧种特色,又有统一格调的《唱响新时代》。”

新创剧目《群英会》节目组供图

武戏节目《群英会》融合了京剧、婺剧、绍剧等多剧种的武戏绝技、绝活,比如观众熟悉的变脸、吐火、踢眼等。张喆表示:“武戏演员平时能在舞台上单独演出的机会比较少,此次春戏晚希望可以给他们一个集中展示的机会,使得武戏演员们用台下的努力与汗水换来的台上的精湛技艺,可以让更多的观众看到,并感受到武戏艺术的魅力!”

京剧《大登殿》

京剧、河北梆子、秦腔合演的《大登殿》,川剧《贺良宵》,吉剧《迎春赞》营造了欢乐祥和、团圆喜庆的年节氛围;广东汉剧《白门柳》、粤剧《七月七日长生殿》、河北梆子《寇准背靴》等剧目,展现了戏曲独有的艺术特色,凸显中华文化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精彩的编排让不少网友直呼“过瘾”,“能一次性听到不同的戏曲剧种和名家名段,感觉很值”。

广东汉剧《白门柳》

京剧《锦绣女儿》,将脱贫攻坚故事搬上舞台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我们特别选取了讴歌脱贫攻坚一线感人故事的节目,这是晚会的一大亮点。”张喆介绍,京剧节目《锦绣女儿》以贵州非遗苗绣传承人石丽平为原型,由贵州京剧院院长侯丹梅主演。这部新编剧目将真实故事情节搬上戏曲舞台,在小人物命运与大时代进程的相互交织中,体现在脱贫攻坚进程中个人努力对家乡发展的影响。节目在服装上也别具新意,选取苗族特色刺绣服装;唱腔上保留京剧传统唱腔的同时,融合了当地的苗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舞台呈现富于美感。

京剧《锦绣女儿》节目组供图

京剧、川剧、贵州花灯戏合演的《江姐》,重温红岩精神,感受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和慷慨豪迈的英雄气概;京剧《沙家浜》、眉户《十二把镰刀》、评剧《黛诺》,再现了血与火的年代,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经典唱段和创新形式相结合,让人在时空交织中,回首建党百年的峥嵘岁月。

京剧《江姐》

来自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演奏者带来的乐器合奏《北京的金山上》,表达了华夏儿女心系祖国、向往北京的情怀;歌仔戏作为连接海峡两岸亲情的重要纽带,倾情上演了讲述邻里间互爱互助的《三家福》。

观众表示,在传统的“过大年,看大戏”基础上,求新求变,在题材上紧扣重大主题,“一年一度的戏曲盛宴,一贯高水准”。

器乐协奏《北京的金山上》节目组供图

融合创新焕发新生,形式新颖吸引青年观众

“一直以来,大家可能会觉得戏曲受众以中老年观众为主。其实,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7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