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村集体资源,村落里藏着巴蜀文化的奥义;
△因“郫县豆瓣”而知名,小镇造就了一大批声震国内外的食品品牌;
△瞄准高端种苗繁育,农业“芯”动力刷新了未来的想象……
全面振兴的乡村是什么样?3月13日,在成都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现场调研阶段,与会嘉宾代表带着问题,走进成都新农村找寻答案。
点位一温江区岷江书院
实施蜀文化赋能盘活村集体资源
走进竹林深深的岷江书院,处处以竹文化展现川西民居的地方特色,紫竹篱笆、罗汉竹围栏,前庭后院均以竹为景观。岷江书院由五栋中式院落组成,是“岷江桂雨中医康养特色小镇”文化养心的核心建筑。书院收藏了当代众多文化界大咖的字画作品,是“岷江桂雨”康养+文旅项目的起步区、蜀文化特色消费新场景,集国学培训、学术交流、专家讲学、国学体验、餐饮住宿等功能于一体,打造“中华蜀学高地,巴蜀文化胜地”。在藏书阁,无限延长的书屋内,能让人感受到“理无专在,学无止境”。
“岷江书院是以蜀文化为核心,联合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四川省文联、四川省文化馆共建,在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下,我们和岷江村共建的一个文化场所。”岷江书院负责人梁嘉屹介绍,在运营机制上,岷江书院实施“岷江桂雨”康养+文旅项目,构建“土地释放、项目投建、运营服务”全链条利益联结机制。创新“点状供地+组合供地”用地模式,由泰信达公司流转农户农用地60亩,通过成都农交所挂牌流转集体建设用地17亩,完成项目建设。联合村集体经济组织组建桂雨满陇公司,负责项目管理运营,创新基础设施和生态资源入股新路径,村集体经济组织以道路、自来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和花卉苗木塑造的良好生态环境,经评估作价75万元,入股项目公司占股5%,确保村民持续受益。
“随着项目建设并投入运营,目前已带动多户、多名村民资源资产入股。”岷江书院完善利益联结,促进农民增收的模式吸引了嘉宾代表们的注意。“遵循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商业化逻辑,健全投资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获得的分红,除按30%计提村集体发展基金外,其余全部分配给村集体成员。”梁嘉屹介绍,项目已带动村民实施乡村民宿、桂花工坊、特色餐饮、休闲品茗等致富项目28个,村民进入岷江书院务工21名,形成股东分红、房租收入、土地流转收益、工资收入、生产经营收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红“六大收益”助农增收机制,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万元。
点位二中国川菜小镇
打造川菜产业新高地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
下饭神器“饭扫光”、有友泡椒鸡、麻辣空间清油火锅……说起这些响当当的美食名号,一定不为人陌生,许多大家熟悉的家常美味,都在中国川菜产业新城。而这座集齐众多川味代表的新城,就在郫都区安德街道。
总投资约亿元的中国川菜小镇项目由绿城理想小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用5年时间构建川菜嘉年华美食区、川菜之都智库联盟和川味原乡文化教育交流区、川菜绿谷农业区、川西故事林盘民宿区、川味芯park研发区等“六大功能体系”,打造川菜产业新高地,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特色城镇、产业园区和美丽乡村同频共振、协调发展。
“来自岷江上游纯天然无污染的好水,常年湿润温和的气候,安德堪称是制作郫县豆瓣的天选之地。中国川菜小镇的落户,更是为安德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走进偌大的豆瓣晾晒场,不少代表都被眼前一刚刚排列整齐的红缸震撼,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作为中国川菜文化新名片,中国川菜小镇以产业链群为牵引的空间功能融合。围绕川菜产业主链条,建成时尚美食生活体验目的地,建设创新川菜美食消费聚集区,打造面向成都人精品菜篮子和外来游客伴手礼的川字号生活馆,聚集带动原辅料种植、研发设计、品牌营销、消费体验、检验检测等产业发展。
仙气飘飘的文化火锅小院,亭台水榭、舞蹈音乐、诸葛亮文化、风车秋千、农田山野……走进泥巴小院文创生态火锅,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份情怀。过去的一年,泥巴小院从乡村成功“出圈”,火爆抖音、微博、小红书等各大平台,成为成都新农村建设中又一个当之无愧的“网红”。
说起泥巴小院的走红,就不得不说中国川菜小镇以新消费场景营造为核心的多业态融合经营理念。重点以“给我一天、吃遍四川”美食体验的蜀香项目为核心,中国川菜小镇打造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国际川菜交流推广中心。营造科技互动、冒险游乐等寓教于乐的体验场景,打造食物冒险乐园;通过大型演出和夜市、灯会等夜游活动,打造川剧主题酒店。以川菜24种味型为基础,打造独具特色的川菜寻味之旅的川菜香料植物园,以及世界味觉博物馆。办好第四届世界川菜大会,深度挖掘川菜文化IP,推动川菜国际化,助推国际美食之都建设。
以高品质科创空间为支撑的产学研融合,中国川菜小镇还规划建设亩“川菜·科创里”高品质科创空间,重点布局“一总部三中心”(科创研发总部、推广运营中心、孵化转化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导入研发设计、创新转化、场景营造、社区服务等功能,引进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协会联盟、技术创新、咨询机构、金融服务、生活服务等创新资源,整合关联科技资源,搭建川菜调味品产业研究院、川菜学院等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园区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打造川菜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器”。
点位三班纳利种业(成都)种苗繁育创新基地
瞄准高端种苗繁育,激活农业“芯”动力
美女樱、金鱼草、马鞭草、石竹、角堇……走进位于郫都区的班纳利种业(成都)种苗繁育创新基地,成都市厂商并不常见的植物品种都能在这里找到踪迹。更让嘉宾和代表们眼前一亮的是,进入现代化、高科技的育苗温室,显示屏上显示着基地各个区域的实时影像,温湿度、土壤酸碱度、种苗生长情况的数据一目了然。温室顶部的遮阳棚和两侧的排风机随着棚内温度的变化自动开启,外部的天窗更是能感应到晴雨变化自动关闭。自动化的喷灌系统均匀地让每一株育苗沐浴甘霖。
班纳利种业(成都)种苗繁育创新基地由金田育苗种业、成都金品花卉两部分组成,总占地余亩,总投资1.4亿元。致力于建设以蔬菜、花卉种苗为主高端种苗种业基地,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配送、展示、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种苗生产发展综合示范园区,年产冬瓜、苦瓜嫁接苗,茄子、辣椒实生苗和非洲凤仙花卉苗种苗超2亿株,解决产业链上00多个主体的就业,订单覆盖全球15家公司和四川、重庆、云南等地,产品销量跻身全国前三、全省第一。
坚持科技引领提价值。基地以科技为引领,新品种研发中心、智能育苗温室大棚、现代化物流中心20余万平方米,新品种示范试验基地亩;与以色列丹梓、国家观赏园艺中心等20余家国际知名育种公司和院校深度合作,引进研发花卉、蔬菜新品种余个,在无性系品种引进和生产领域跻身全国前三强。
拓宽融合发展新路径。初步形成了“精品农业园区+川菜功能区+安德特色小镇+10个示范村”格局。创新销售模式,建成班纳利欧洲花园,打造集种苗研发生产、销售、展示和教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园区,形成体验式庭院花园消费场景,成为中欧花卉论坛永久举办地,累计开展产品观摩、技术培训、现场教学等会展活动多次,集聚行业专家、专技人员余人,年接待游客人次。
“三化”助推产业升级。集成智能化、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按照欧洲标准建成西南地区领先的全智能温室大棚育苗中心、联手世界顶尖育种公司德国班纳利种子有限公司、厦门爱垦农业公司,共同出资打造高品质现代种苗繁育发展综合示范园区,构建全产业链发展体系,为企业和用户提供产业发展解决方案,服务产业链主体多个,引领周边建成3万亩花卉、蔬菜主题都市农业精品园,带动种植农户收入超2亿元。(图片由成都市农业农村局提供)
版面编辑:邓海燕
责任编辑:雷启枝
来源:无限成都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
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