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耀健
小贩在街头叫卖的声音称市声,最能移情。各地有各地特色,北方称为吆喝,本埠称为叫卖或叫唤。老重庆早年的小贩叫卖起来,其声腔悠扬和美,晓畅明朗,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尤其妙处,在于它的季节感非常强,听得一声叫卖,就知晓某一季节已来临。说它能移情,是指它可以左右人的情绪,产生光阴流转的感慨之情。旧诗词中,不乏此类描写,如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每年腊月,最先听见的就是“腊梅花!腊梅花!”的叫卖声,接着可听见的是“火炮!冲天火炮!”的吼叫。有的小贩肩挑木制刀枪和年画,不停叫唤,大头纸脸壳俗称“鬼脸壳”,也可吸引孩子们。“麻糖”“柿饼”“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的兜售,使人感到春节的临近,其乐融融。
初春水果陆续上市,围绕着草莓、桃子、杏子、李子、橄榄的推销声不绝于耳。本埠小贩把李子叫唤成“香干李子”,为何要加“香干”二字,我一直不明白。他们又习惯将橄榄吆喝为“老青果,一分钱两颗!”小人儿则喜欢买杏,其核可做抓子游戏呢。春来细菌萌动,儿童肚子里有蛔虫,遂可听见“宝塔糖,宝塔糖”的叫卖声,家长急匆匆去买几粒,带给家中的小儿女。
“清明粑!”的叫卖声出现在清明节前后,那是巴渝地区在清明节所食用的传统小吃。其皮为糯米面,加上一种叫清明菜的野菜,高档的还用野葱、榨菜和腊肉丁等混在一起揉制而成,上笼屉蒸熟以后即可食用。卖清明粑的多是一些妇女,她们手提竹篮,里边是亲手制作的清明粑,上面罩着干净的布帕,细声细气地叫卖:“清明粑,清明粑,不好吃不卖钱。”
仲春时节,不少馥郁芬芳的花卉上市了。卖花小贩提着花篮沿街吆喝:“买栀子花、茉莉花呵,买白兰花呵,买晚香玉插瓶呵。”花香飘散,卖花声飞入深宅大院。人们都乐于花不多的几个钱,或为室内增添一束清供,或为衣襟添几瓣别致的装饰。
初夏迎来端午节,满城吆喝卖粽子、卖雄黄酒。入夏最常听见的便是“冰糕凉快,冰糕。香蕉、牛奶、豆沙冰糕”“冰冻酸梅汤,解热消暑”的咏叹调。动人心弦的还有“冰粉、凉虾”“麻辣凉粉、凉面”的召唤,挤干了路人的零钱。“蒲扇”“鹅毛扇”的叫唤,以及“荣昌夏布”“万县凉席”“长生桥凉板”叫卖声,与蝉虫的鸣叫融为一体,提醒市民备物避暑。
重庆夏天气温高,细菌繁殖快,这就苦了卖肉者。那时没有电冰箱,一过中午,肉贩子就着急,到下午便开始降价处理。吆喝的声音很好听:“来吃来割,厚实的坐墩肉、保肋肉相因(便宜)卖啰。”傍晚降价幅度更大:“大膘肉三角钱就卖,炒回锅肉满嘴冒油哦。”对于下力一天找到几个小钱的过路穷人,这叫卖声很有诱惑力。上半天售价七八毛钱的肉,现在连半价都不到。虽说难免有点异味,但带回家中总算一道荤菜,让妻儿老小高兴,自己也可以下酒。
“老鹰茶,清热解暑。一分钱一杯,两分钱喝够!”街头巷尾,或是黄葛树下,总有一个老鹰茶摊,摆放着一排满盛的玻璃杯。《本草纲目》记载,老鹰茶有“止咳、祛痰、平喘、消暑解渴”等功效。走得口干舌燥的路人,大多要去买一杯,坐在主人家的小竹凳上,一边纳凉,一边解渴。
蚊烟的叫卖声也是山城夏季少不得的旋律。小贩背着长条的蚊烟,系软纸裹成、内有六六粉与锯木屑的混合物,是早年的驱蚊利器。蚊烟的叫卖声悠扬舒缓,有点像川剧唱腔:“买‘二仙牌’‘雷公牌’香药蚊烟儿啰,蚊子一闻跑不脱哟。”
秋来瓜果渐稀,白菜、萝卜、豇豆、菠菜、香菜、菜苔、秋茄子、茼蒿、莴笋成为叫卖的主题。“椒盐花生”“五香瓜子”,颇受茶客喜爱。叫唤得凶的还有“新米上市”“醪糟曲子”。
冬季柑橘应市,长江、嘉陵江边泊着满载柑橘的木船。小贩子到江边去批发,然后担到城里来,满街叫卖“奉节脐橙”“江津广柑”“梁平蜜柚”“五步柚子”……冬季赶来打挤的还有:“内江脆杆甘蔗,不甜不要钱!”挑着酒桶沿街走的小贩,边走边叫卖:“正宗高粱酒,正宗杂粮酒,见钱就卖!”弹棉絮的匠人把弹绷子歇挂在肩上,走进一个个院落叫唤:“弹棉花,弹棉花。”
冬夜里,最畅销的当数烤红薯,本地称为红苕。小贩的叫卖声是:“花钱不多,捏到热和。”“有钱之人穿皮袍,无钱之人拿红苕。”烤红薯不登大雅之堂,却深受衣衫单薄、在寒风中瑟缩的劳动人民的欢迎,一个烤红薯在手,既可充饥,又可御寒,一举两得。
早上出门,扑面而来的是“芝麻大烧饼”“掐掐小汤圆”“熨斗糕”“三角粑”。傍晚腹内空虚之际,多想听见“炒米糖开水”“盐茶鸡蛋”“豆腐脑”的招呼。
社会经济发展,走街串巷的小贩逐年减少,即便叫卖,也改成电喇叭,反复播放自己的录音,听上去单调乏味,大不如过去有魅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