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族歌剧到音乐剧江姐,女高音歌唱家

中科白癜风恢复美丽黄皮肤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453189.html

女高音歌唱家王莉,作为第五代“江姐”的传承人,曾经在民族歌剧《江姐》中饰演江姐江竹筠,如今她出演音乐剧版《江姐》,难免让人心生比较,两个《江姐》有何异同?但令人惊喜的是,音乐剧《江姐》说得上是另起炉灶,用空灵轻盈的演唱方式,塑造了一个有坚定信仰也有人情味的江姐。

原创音乐剧《江姐》是北京电影学院推出的首部音乐剧,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业新增了音乐剧表演方向,《江姐》的主体创演团队就是音乐剧表演方向的师生。音乐剧《江姐》没有选择讲述江姐大跨度的人生故事,而是从江姐被捕入狱说起,这样一来故事呈现更加集中,舞台空间呈现也更加集中。15个升降牢笼和两架横贯舞台的吊桥置于舞台之上,视觉冲击力极强,集中展现江姐在狱中的天。

民族歌剧《江姐》塑造的是女英雄的铿锵有力,因为音乐汇总融入了川剧元素,江姐的形象更加“硬气”。但音乐剧中,王莉的唱法简直是“换了副嗓子”,变得空灵纯净,有点像莎拉布莱曼的共鸣方式,更加音乐剧化。江姐在狱中与小萝卜头互动,唱着歌畅想新中国,她的音色既有女性的柔美,也有母亲的体贴,温柔中带有一位英雄对信仰的坚定。

剧中江姐与渣滓洞监狱长黄锐津的一段二重唱也非常动人。黄锐津是根据历史人物原型黄茂才设置的全新角色,他是曾冲锋在抗战一线的国民党军官,对自己在渣滓洞的工作也充满矛盾。黄锐津与江姐是自贡老乡,两人说着说着就自动切换成四川话,接着便各自唱出了抗战八年的艰辛历史,把“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冲突烘托到极致,为日后江姐策反黄锐津做出铺垫,也凸显了渣滓洞中反动派的恶行。

《江姐》中还有一个虚拟的角色“红”,她是一个穿着红裙起舞的舞者,却不是一个具体的人物。她象征着鲜血与生命,也象征着信仰与理想,当江姐和其他革命者被严刑拷打时,当叛徒叛变革命时,当狱友们向往新中国时,“红”都在舞台上出现,独自起舞,令人回味。

全剧的结尾还设有一个“彩蛋”,江姐牺牲后和爱人老彭再度相见,把革命信仰和真挚感情延续,主题音乐《忘不了》感人至深。这个有点像“梁山伯与祝英台”式的彩蛋,与音乐剧的故事其实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但完全在剧情的逻辑中,可以算是一个“番外”。这种改法非常符合音乐剧的形式,既满足了观众的期待,又起到了“推广曲”的作用,还像安可曲一样供大家再回味。在音乐剧受众日益年轻化的时代,这一创新值得肯定。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韩轩

流程编辑:u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