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饶苏
人生一世,有很多人、事值得一忆。我虽算不得已活一世,但有一人令我不得不常在月下忆之,泪湿衣襟。
年,刚刚接手非遗工作的我,第一个跑的地方就是五里墩东街77号院52栋1单元3号。在这所房子里,住着一位盲人。身材虽然嶙峋,但根本掩盖不了他的声如洪钟。据邻居说,他每天都自己出去转耍,买菜、做菜都自己完成。当时,院子还没有改造。很难想象,他就靠一根棍子,如何能避开横七竖八、肆意摆放的摩托、电频车、汽车之间有限的那些“留白”,而顺利地在院子外、家门口自由穿梭。
我不是盲人,体会不到他们在失明状态下,对周遭事物的敏感程度。但从之后多年,每与这位盲人促膝,旁边但凡有些风吹草动,他都能清清楚楚地辨析它们来自哪个方向、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等等重要信息来看,也就可见端倪了。
他叫张永贵,年出生。他根本无法预料自己3岁时的一场大病,让他在之后几十年的生命长度之中都与黑暗作伴。幸好,“贾派”、竹琴和简板一直伴随着他,也总算是上天为他打开的另一扇窗了。
成都的茶铺、茶园、茶寮历来繁盛。那时的茶客还没有机会喝到窨制过后的“飘雪”,市面上待客,基本上都用“三花”。
上世纪50年代,提督街一带的茶铺中有一位“小侠客”《三国》《列国》的段子拿手。“小侠客”也在茶客的追捧中,渐负盛名。因竹琴的本源与道家走街劝善有关的缘故,这些茶客之中,亦不乏道家长老。即便是这类出家人过来听后,也要尊称这位“小侠客”一声“老师”。
德国记者过来观后,一篇文章让这个世界认识了“坝调竹琴”。后来,这位“小侠客”渐渐长大、技艺精进,几乎成为了继贾树三之后“坝调竹琴”的代名词。几乎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小侠客”与“张永贵”之间的等号关系。直到现在,笔者也时常忆起与他对谈之时,那种震耳欲聋的“堂皇”声音。
张永贵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别人聊起“坝调”的话题。但可以肯定地说,在这个问题上,他是相当寂寞的。他一生中最喜与我相处。这当然不仅仅是因为我可以在听他在摆谈时,成为他吐露人生各个阶段诸多不快经历的“收音机”。更重要的是,我可以成为他聊起“四川竹琴”话题的忘年知音。他又说,感谢我一手为他填报材料并极力争取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就因为这件事,让他摆脱了数年来的低保生活。他还说,惊讶于自己在车祸住院期间,我会提着牛奶、水果在他的病床前出现。即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不忘心怀感恩地念出我的名字。
生命总有结束,张永贵走了。家人循例把灵堂设在了他家单元门口的空地上。那时的院落已经改造,摩托、电频车、汽车都停放俨然。但即便在世时的张永贵,对这一切应该没有多少感受。可能在他的印象里,更多的是那个没有改造前的老院子。当时,我这个老朋友在他的灵堂前上香后,就帮忙用毛笔在裁成一指宽的黄表纸上填写来宾的名字。
来宾其实不多,但我写了半日,便泣了半日。中途休息,我望着他的遗像,忆着和他的种种过往,思绪万千、五味杂陈。感慨他如此坚强的,把“坝调”竹琴推向历史高潮的生命就这样陨落。感慨我在工作中,幸好遇到了这样一位特立独行、昂首阔步于人世间的精神圭臬。
年,由张永贵口述、笔者整理的成都市第一篇传承人口述材料《磨难味此生》诞生。此篇,后来收录于年1月,由成都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编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之中。
年,文化部(现文旅部)发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张永贵理所应当地名列其中。但有关张永贵的资料稀缺,于是相关部门辗转找到了我。我把十余年来多处搜罗、自己出资记录的资料“抖堂”献出、入库,补充了这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资料空白。时隔多年,以上两件事,均在四川文明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中都能查到。
或许,多年后,笔者的记忆开始衰退。这些点点滴滴,将会成为笔者回忆有关“张永贵”三个字的重要线索。
作品名称:更生录《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作品尺寸:34.5cm*34.5cm
饶苏,年出生于四川成都。字更生,号厚寓,别署半墨堂。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副研究馆员,现供职于成都市金牛区文化馆。文化部(现文旅部)高级美术人才;四川省书法家协会、戏剧家协会、曲艺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志愿者服务专业委员会委员,成都市戏剧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蜀都书画院画家;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理事;开明印社、西蜀印社理事;成都市金牛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第七届、第八届政协成都市金牛区委员会常务委员,政协成都市金牛区委员会首批智库专家。
年9月,受邀金沙讲坛主讲《啸艺与口哨》。
年11月,受邀全国政协礼堂举办“书径心悟”书法篆刻个展。
年12月,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著作《行书十品》。
年6月,受邀国培计划主讲《中国戏剧声腔源流概述》。
年12月,受邀中国唱片公司录制川剧戏歌《蜀相》。
年5月,《书法》杂志刊登篆刻作品《三苏祠》等。
年7月,所在家庭获评成都市“五好家庭”。
年11月,所在家庭获评成都市“书香家庭”。
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家级核心期刊及省、市各级报刊杂志。
来源:成都市金牛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