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文/孟子瑞
初秋的一天,应一个友人的邀请,去参加一个作者涌子的新书讲座。拿到这本书时,首先是它的封面寥寥的几笔勾勒岀,青瓦白灰墙,错落石板路,枝丫叶茂和一行归家大雁的图案,再配上《老街的灯火》五个质朴清新的字体,用绛黄色作整版基调,一下子就把人带回了过去的年代,使人忍不住迫切地想要翻开读下去。
在《老街的灯火》这篇散文里,作者描述的旧街、旧地理标志、旧大街小巷的路灯、广场、人们在这些地方纳凉、娱乐的生活场景;小孩玩耍活泼天真的游戏场景,如一帧一帧老照片逐渐展开在读者面前,虽然有点发黄,但它就是那个年代最珍贵的记忆。
在作者新书签字座谈会上,随着作者对创作心路的阐述,不由自主地勾起了我对故乡旧时的记忆。他的文字在包裹着我、牵引着我,第二天就呼朋唤友回到儿时生活的小镇,在时间的光影里寻觅老街旧巷、旧人的市井烟火、人们的悲欢离合。
读“灯火下群星”这一栏,随着作者时而概括时而细致的描述,如电影般的在银幕上跳出一个个特写的人物:一把菜刀走江湖的餐饮业女厨,一下子将我少年时代所记忆的坝坝宴,忙碌火热、互助互调笑、欢天喜地的场景呈现出来了;一个用微薄的工资收养了几个孤儿的居委会组长的善良形象就印照在她一次次平凡地购菜、煮饭、买一大包馒头的画面中,令人肃然起敬;一个不识字但办事能力很强、总是怀揣雕有她大名、拿出来郑重其事盖章的居委会主任的形象跃然纸上;一个浙江卖眼镜的商人在遂宁致富不忘回馈发家之地,而广行善事的行为,不知不觉中激励着人性为富思仁,饮水思源本性的突现;一个长期坚守在贫困偏远乡村教书的园丁形象丰富饱满。使我读后第一冲动就是用自己薄的能力去那个学校帮助她,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作点微薄的贡献。
我特别欣赏的是,作者用浓墨重彩所描述的川剧行业的三个人物。像是坐在一个装修古朴的茶馆喝茶,作者不经意地在描述“巴蜀变脸王龙怡策”这个人物的过程中,娓娓道出川剧的基础知识,让读者在一定程度上对川剧这个流行于四川、重庆等一带的传统戏曲剧的表现手法、美学、基本功力,有一定的了解。而作为剧团中武生的顶梁柱的龙怡策老师,用惊人的意志将舞台上一个个角色,以自己扎实的功力,表演得飞扬帅气,新颖传神。特别是“变脸”绝活在他的创新和适度改进下,用视频传到网上,一下子就抓住了男女老少戏迷网友的心,他(她)们大呼点赞龙老师变脸技艺“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身法飘逸流畅独特!”读到这里,我仿佛听了一段津津有味,声情并茂评书。呷一口茶,接着再听作者描述另一个人物冉茂莉女士,(其实是读“舞台梨花”这一篇了)冉老师是从一个乡村走出的一朵质朴的小花,经过刻苦的、孜孜不倦地学习、严格的训练,蜕变为一株挺立戏曲中的一棵木棉。所塑造的川剧中的一个个角色,如《战洪川》中的穆桂英,《秋江》中的陈妙常一下子就让我忆起儿时有川剧团来小镇上演出,人们都以迅速火热的行动,扛上自己家的长条凳去安好座位,以便晚上舒舒服服、一边嗑瓜子、一边安安心心翘脚看这些剧目的回忆中了。那时特别崇拜、羡慕女主角漂亮的脸妆,衣妆以及唱腔,各式流畅飘逸漂亮的舞台动作。说白了,其实我从小就是个川戏迷,只是后来遇到川剧太少了才渐渐疏远了它。当我细读“面笑梨园写春秋”这一篇时,我才明白个中原由,原来在该团刘德君团长的带领下,他们为了将剧团生存下去,走出遂宁,走出国门,将川剧这门艺术在异国他乡生根开花。与刘德君团长见过几次面,他给我的印象是低调、稳重、谦虚,有点文弱书生气。就是这样一个执着于戏剧的川剧人,用自己的聪明睿智,在一无资金、二无市场、三无一条持久发展的道路可借鉴的困境下,带领一百多川剧人在保持传统著名剧目的同时,又创作适合时代的新剧目。鼓励号召全体演职人员出资计息或入股为股东,这样就大大调动了剧团人员的积极性,主人翁性;接着去成都开拓市场,在武侯祠大戏台坚守三年演出。从市场风风雨雨中一路走过,拼出远扬各地的名声,各种商业演出函接踵翻飞,整个剧团走出了困境迎来了市场的春天,作为川剧这个古老戏曲文化艺术的使者,他们出访了各个国家,每到之处,得到了观众热烈的叫好声、长久的掌声。特别是“变脸”这个节目,改传统一人表演为多人表演,想想在那异国他乡的舞台上的场面:阵阵锣鼓声声、一片气势恢宏、一个个演员随节奏鱼贯出场,变脸动作一招一式快速整齐,一气呵成,脸谱奇型怪异,身法飘逸洒脱、帅气飞扬独特,我就会忍不住热泪盈眶,心中感叹到:他们是咱中国——四川——遂宁最美最好的名片。
当“老街的灯火”已留在记忆中时。我仿佛看见在老社区的窗口处,一个为追求心中文学梦想,用质朴的笔调,本土特色的语言,不懈地努力的身影,闪烁在夜深人静时桔色的灯光下。
.12.16完稿于遂宁街市花园家中
笔名:孟子瑞,本名:孟晓琼,曾就职于饮食服务公司、遂宁日报、房地产企业,现为自由职业者。其作品散见于省市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