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红梅赞背后的故事

《红梅赞》是由阎肃作词,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的爱国歌曲,是歌剧《江姐》的主题歌。

年5月25日,《红梅赞》入选中宣部等10部委推荐的首爱国歌曲。

年6月,该曲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首”。

年,主抓歌剧《江姐》创作的刘亚楼司令员要求阎肃创作一首主题歌,阎肃写了:“行船长江上,哪怕风和浪……”刘亚楼觉得不满意,阎肃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稿纸,说:“这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同志请我写的歌词,原意是写梅花的,我取名《红梅赞》,你看行吗?”刘司令和大家一看,都说好,就这样,《红梅赞》成了《江姐》的主题歌。

《红梅赞》自年问世,在大众中广为传唱,流传至今。这是一首携带着鮮明的时代色彩与深刻的革命烙印的红色歌曲。她超越了革命宣传的政治背景,拥有着广泛的歌众,并穿越时空,在新时代新世纪的音乐环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了水恒的艺术经典。

在歌词层面,《红梅赞》的成功主要源于主题意象的成功构建和歌词乐感的精彩应用。歌词的创作常将情感寄托于某种有形的具体意象。阎肃先生采选了“红梅”这一植物作为歌咏对象,在中国传统文化审美心理中,梅“清雅俊逸”、“冰肌玉骨”、“凌寒留香”的品格被人们喻之为民族精华,因而歌曲中所咏之梅就不仅仅是指客观自然界中傲雪凝霜的梅花,而是有着更为深广的指涉意义。

歌词首句就勾勒出冰天雪地中,红梅独秀于春的场景,“红岩”与“红梅”相应而出。一个“踩”字,将红梅绽放的景象改造为“红梅”在冰雪中行走的动态场面。其后“三九严寒何所俱,一片丹心向阳开”,由对红梅花开的外部描绘转而进入精神品格的内部展现,使“红梅”形象得到了完整塑造。“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如果说前四句歌词塑造的意象是一个个体形象,还隐藏着些许狐独与单薄,那么,后面几句歌词就将这个形象作了群像化处理。最后两句“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以象征革命胜利的百花齐放对全词做了最后的总结。

阎肃先生由微观至宏观深入挖掘了“红梅”意象的内在特征,精思巧构,借助于凝练简约的语言,寄寓真挚而厚重的情感,使歌词显示出了巨大的文化张力,此时“江姐”与“红梅”成为了异构而同质的形象。歌众在欣赏歌曲《红梅赞》时,聆听到吟唱的歌词,就能依据自身的情感追求,对歌词进行“创作式解码”。每一时代的歌众正是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对歌曲不断地进行与时代同步的“创作式解码”,重构“红梅”意象,进而建构“江姐”形象,才使得这首歌在时间的淘洗中成为红色经典而永不褪色。

在歌词乐感的严格运用上,作者基于其雄厚的古文功底,择词炼字,堪称精彩。整首歌词,每句都是整齐的两个短语节奏,简洁洗练,简短明快。歌词结构双重呼应,增强了歌曲的可唱性可赏性。全词严格合韵,有效地促进了歌曲的流传以及在流传中与传播语境、歌众情感产生呼应与共鸣。

在曲调层面,《红梅赞》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民歌元素的注入。

因《江姐》的故事就发生在四川,三位曲作者在创作这首歌时深入巴蜀民间吸取精华,并特意借鉴了四川扬琴和江南滩簧的音调。四川扬琴是在综合吸收川剧、清音唱腔特点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或华丽柔美细致,或淳朴工稳豪放,运用于《红梅赞》中,一方面使歌曲唱腔带上了地方曲艺的特点,有力地烘托了歌曲内容的背景环境──巴蜀之地,让歌众如临其境,増强了歌曲的亲和力;另一方面,具有张力的唱腔在表现歌曲主人公“江姐”的柔美形象与坚韧品质上极具优势,呈现了刚柔并济的审美特点。江南滩簧则流行于江浙,通俗说唱艺术唱腔的舒展与繁促相间,圆润幽妙,通俗易懂。乡土色彩浓郁的滩簧入曲,寓美于朴,不仅令歌曲曲调流畅,而且其语言的浅近性、内容的地方性使革命颂歌能够顺利无碍地走向民间大众。再加上多种曲艺元素的杂糅,使《红梅赞》既拥有了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清醇的乡土气息,又使得歌曲旋律更加细腻朴实,深情而又乐观。

《红梅赞》在民间曲调的基础上创造了辽阔清新、明朗刚健的优美曲调,起起伏伏、高旋低回的旋律中蕴藏着诗的灵魂与结构,兼蓄着诗的抒情和激昂。

词唤曲生,曲伴词行,词曲相谐才能顺利推动一首歌曲的传播。《红梅赞》的词曲作者们精诚合作八易其稿,才创作出这样一首内核深刻、灵魂饱满的歌曲。老一辈革命者们能从中回忆起往昔的峥嵘岁月,找寻已经远去的属于自己的时代;新生代们则能遥想曾经战火纷飞的情景,从中汲取力量开拓更为美好的明天。这既是《红梅赞》成为红色经典的深层原因,也是其作为艺术作品的核心价值所在。

歌词: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

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

齐开放

高歌欢庆新春来

新春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