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新增内江这8人被认定为省级非遗代

11月22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内江8名代表性传承人被认定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至此,内江市省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增至20名,这也是继年以来内江又一次新增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据悉,为进一步健全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于今年4月启动了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经各地推荐申报、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确定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10个大类的名传承人入选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其中

“传统音乐”类内江入选1人,即来自威远县的崔永宏,项目名称为石坪山歌。

“传统戏剧”类内江入选3人,即来自市中区的向永年、周可荪,项目名称为川剧(资阳河川剧艺术);来自资中县的林昆,项目名称为中型仗头木偶戏。

“传统技艺”类入选4人,即来自隆昌市的范贤德,项目名称为土陶制作技艺(隆昌土陶);来自东兴区的黄祖全,项目名称为黄氏吹糖人制作技艺,以及来自市中区的余斌厚、周维学,项目名称为蜜饯制作技艺(内江蜜饯制作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核心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重要承载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体力量的代表性人物。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公布,进一步健全了内江市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提升了内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

接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将在各地区各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广泛开展传承、传播活动,逐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技艺水平和实践能力,推动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起来领略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传承人的风采吧

崔永宏

崔永宏

崔永宏(中)

内江石坪山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四川省原创音乐家协会会员、内江市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石坪山歌第五代传承人。崔永宏在威远县观英滩镇竹塘村崔世家族生活了19年,从小放牛割草在牛背上唱最喜爱的石坪山歌,后师承第三代石坪山歌省及代表性传承人蒋茂萍。曾在“声动甜城”歌王争霸赛、内江市百姓网络春晚、CCTV星光大道内江赛区等舞台参赛或演出,年至年,组织石坪山歌文艺小分队开展上百场主题公益展演。

向永年

向永年(中)

向永年(中)在乐队中

资阳河川剧艺术第三代传承人。年考入内江市川剧团学习打击乐,师承朱荣璋先生,在内江市川剧团担任司鼓四十余年,勤耕不辍,通过对资阳河流派司鼓艺术的系统学习与舞台实践,全面继承并掌握了该艺术流派的帮、打艺术风格,并形成了自身司鼓特点。主要传承剧目有《龙凤剑》《截江夺斗》《焚香记》《幽归记》《文彩楼》《武彩楼》《红梅阁》《红袍记》《绿袍记》《谭记儿》等高腔传统剧目二百余出。作为资阳河流派艺术市级传承人,是资阳河流派艺术公认代表人物,在川南地区乃至川剧界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年退休后,继续活跃在本团舞台第一线。年秋,内江市川剧团招收学员30名,由四川职业艺术学院代培,向永年应四川职业艺术学院邀请为学院教师,专职传授本团30名学员资阳河川剧艺术的打击乐和帮腔,为资阳河流派艺术培养接班人。期间(年)受邀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培训班教师,为该班学员作《浅谈资阳河流派艺术帮、打、唱》专题讲座,传授资阳河流派打击乐艺术,反响热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周可荪

周可荪(左)

周可荪(左二)

资阳河川剧艺术第三代传承人。于年考入内江市川剧团(解放后第一批学员)学习川剧表演,师承资阳河名家杨建忠(又名七龄童)专攻刀马旦,并受到资阳河名家聂丽君指导。在剧团工作的40多年里,本人不仅主演刀马旦角色,也主演了青衣、花旦、闺门旦等角色,塑造了多个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代表剧目有《白蛇传》《拨火棍》《武松打店》《芙蓉花仙》《拦马》《杨八姐盗刀》《穆桂英挂帅》《谭记儿》《奴隶颂》《新人骏马》《孟丽君》《虹桥赠珠》《八仙过海》、《霓虹灯下的哨兵》等。作为资阳河流派艺术市级传承人,是资阳河流派艺术公认代表人物,在川南地区乃至川剧界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年退休后,受剧团返聘为青年一辈演员传授表演技艺。

林昆

林昆(左)

林昆

资中中型杖头木偶第六代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现任资中县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资中县木偶剧团演出科副科长,内江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全国技能岗位能手,全国青联委员,内江市最美青年工作者、内江市第七届劳动模范。擅长中型杖头木偶戏的表演技艺。年,特招考入资中县木偶剧团。师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胡海学习木偶戏的操纵表演与制作。十三年间,32岁的林昆已全面掌握中型杖头木偶戏操纵表演中的“举功”“搓扦”“步法”等核心技艺,靠着扎实的基本功和熟练的操纵技艺,不仅能独立完成各类木偶剧(节)目的操纵表演,还能创新、编排剧(节)目。表演的《木偶变脸》《长绸舞》《八阵图》《手影》《梦蝶》《戏舞情勾》等剧(节)目,在青年演员中出类拔萃,并深受观众和同行的赞扬。

范贤德

范贤德

范贤德

生于年3月,隆昌土陶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15岁拜梁先友为师学习传统制陶技艺。范贤德一方面传承师傅的技艺,一方面刻苦钻研,分析制陶泥土质地、烧制温度等,经他制作出的陶缸形状好看,质地厚薄均匀,制品器型硕大透气性好而不渗漏,得到了人们广泛赞誉和肯定。年,范贤德受邀参加第六届国际非遗节现场展示土陶制作技艺;并走进学校进行土陶传承教学,先后为隆昌市中心街小学、石燕桥镇中心小学、油房小学等学校学生进行现场土陶制作技艺传承教学。年10月为省文联30余位书画家讲解土陶制作技艺及传承教学,年11月为川南渝西媒体采风团讲解土陶制作技艺,在全省相关媒体进行了宣传。年他先后免费为土陶厂82名工人进行培训,传授精湛技艺。不定期举办土陶制作培训活动,近年来,长期在隆昌碧檀陶瓷有限公司土陶传承展示馆开展传承展示活动,接待各界群众及学生人次。

黄祖全

黄祖全

黄祖全作品

黄氏吹糖人第五代传承人。自12岁时跟随父亲学习吹糖人技艺;参加工作后,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在内江市中区人民公园、大佛寺、大洲广场、学校周边等人群密集的地方,进行吹糖人制作和表演,深受市民尤其是小朋友喜爱。退休后,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吹糖人制作表演。黄祖全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实验、创新,先后独创了飞龙、龙缠柱、双龙戏珠、三龙夺宝等代表性作品。在内江区政府、区文广旅局及区非遗中心的关心和扶持下,黄氏吹糖人年被命名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年被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年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为保护传承非遗项目,黄祖全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美丽乡村中国行》《消费主张》等多档节目录制;参加“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第二届四川省农民艺术节”等活动,深受国内外来宾喜爱。

余斌厚

余斌厚

余斌厚

内江蜜饯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年进入内江市第二食品厂后,即开始跟随师傅学习蜜饯制作技艺。出师后就开始每年带2名徒弟,直到年食品厂倒闭。年创办佳林食品厂之后,继续每年招收2至3名徒弟进行蜜饯制作技艺的传授,他和徒弟们每年制作的蜜饯从年产量吨逐年上升到现在年产品吨。年,所收其中一名徒弟陈恒旭为日本归来的留学生,这名徒弟出师后在自贡市开设了食品厂,每年制作蜜饯的年产量达到吨左右;另一名徒弟吴刚在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开办食品厂生产蜜饯,年产量亦是能达到吨左右。为保护传承非遗项目,余斌厚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美丽乡村中国行》《消费主张》等多档节目录制;参加“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遗进校园”等活动,深受百姓喜爱。

周维学

周维学(右)

周维学

内江蜜饯制作技艺第二代传承人。记录、总结、整理出内江蜜饯的全套工艺、配方及操作流程,该工艺流程是目前内江市唯一的一套完整、全面的宝贵资料。周维学一直潜心专注研究内江蜜饯的传承发扬及创新事业,为了改进传统蜜饯糖分高的技术难关,经过多年的钻研、无数次的试验,终于在年研制成功具有“本色、本味、低糖、无添加”的新一代内江蜜饯。该产品的糖分比传统产品降低50%,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从年起,周维学收授学徒6人,其中大徒弟易安永于年开办了一家蜜饯作坊,生产的蜜饯在内江市行业内领先,共有40多个花色品种,年销量超十万公斤。

文稿:龙朝阳

编辑:张佳瑜陈玉玲

图片:龙朝阳

温馨提示

不前往涉疫地区。市民朋友要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7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