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缓翻开大英史册
先辈留下的文化瑰宝熠熠生辉
流传至今的古郪国文明依旧神秘
那矗立于旷野之上的卓筒井
那传唱于民间的音乐“活化石”象山花锣鼓
那承载百年历史故事的徐氏泥彩塑
隆隆蓬莱乐,豪放耍旱龙
……
是古人的智慧
是灿烂的文化
更是大英的非遗名片
今天,让我们走进大英非遗
去看那些独一无二的古国文明
卓筒井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卓筒井井盐深钻汲制技艺
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卓筒井深钻汲制技艺发明于北宋庆历年间
比西方早多年
其安装有世界上最早的单向阀门
仅竹筒大小却能打井深达数十米
它开创了世界机械钻井之先河
被誉为“世界石油钻井之父”
“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北宋苏轼曾在《蜀盐说》中描写卓筒井
“用圜刃凿,如碗大,深者数十丈。
以巨竹去节,牝牡相衔为井,
以隔横入淡水,则咸泉自上……”
大概意思是
卓筒井是以椎架子套铁质圜刃形钻头
以冲击式方法向地下开凿
用粗大竹筒隔绝淡水
再用汲卤竹筒通过大竹筒深入地下
提取卤水的盐井
这种钻井技术
将中国井盐凿井技术从大口径浅井带向了小口径深井
它的推广和应用
不仅为井盐生产蓬勃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还为世界近代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至今,卓筒井的生产流程仍然保持宋代技艺
它带来的社会价值和非遗魅力
早已载入钻井史史册
徐氏泥彩塑是一种家族传承的民间手工艺
传承至今已至四代
年,泥塑(徐氏泥彩塑)
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清末民初川中塑像名师
杨子园、罗体成收徐得亲为关门弟子
是为徐氏泥彩塑的发端
徐得亲之子徐兴国自幼随父学习
雕塑、绘画、书法艺术
完整地传承了衣钵
徐氏泥彩塑以人物造像为主
以宗教故事、历史人物为主要题材
表现手法有圆雕、浮雕、单雕、群像等形式
人物造型特点是以传统中国绘画为基础
衣纹服饰讲究的是“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人物形象气韵生动、超凡脱俗
透出古风雅韵
徐氏泥彩塑采用传统技法施工
先绘图设计(包括白描、效果图和施工图)
再扎架、砌粗坯、上细泥
白坯干透后进行修补
刮灰打磨,做立彩花纹,上彩贴金
最后开相完成
制作时采用传统造型
服饰彩画、贴金
绘画工笔重彩
造型惟妙惟肖
色彩鲜亮
它最大的优势是泥巴做的塑像
竟可以五十年不变色,百年不变形
徐氏泥彩塑作品遍布全国各地
大到几十米高的巨像
小有长不盈寸的精雕
造型多样,题材广泛
声名远播大江南北
早在清朝
大英县象山镇各姓家族
在农闲时就兴起演奏一种同族亲戚之间自娱自乐的鼓乐
——象山花锣鼓
当地又称“花花锣”“耍耍鼓”
象山花锣鼓是大英县象山镇特有的
一种原生态情景音乐
源自川剧锣鼓的变异
由“打”“唱”两部分组成
其音响强烈、节奏鲜明、花样多变
又为川剧锣鼓所不能及
花锣鼓的乐器由大锣、大鼓、大钹和四个马锣组成
其常与唢呐、胡琴、笛子等乐器配合演奏
形成不同情感色彩和不同的曲调
演出灵活,节奏跳跃
方言土语,唱打交融
幽默诙谐,妙趣横生
堪称蜀地汉民族民间音乐的“活化石”
花锣鼓靠家传或同族组队流传下来
以前有老乐师称
当地不少村民发生纠纷后通常不吵架
而是互相以演奏花锣鼓来泄愤
以好听的曲牌和完美的演奏让对方抬不起头
年5月
大英县境内发现一本清代象山花锣鼓乐谱
这是四川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
且保存完整的锣鼓乐谱
全书共记录了《一顺风》《节节高》
《挂帅》《吊猴子》等90多首失传多年的四川古乐曲牌
象山花锣鼓首次引起外界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