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李明泉 面对有人把你写的文章印成书、你的事迹刻成碑,赞你与东坡比肩,请你为修葺一新的文庙题字,留墨千古,你该怎么办?清嘉庆年间什邡知县纪大奎问夫人石竹娘:倘若有人以金银财宝向你行贿,你能拒之否?他问家仆:倘若有人以高官厚禄、锦绣前程向你行贿,你能拒之否?他问观众:如果有人以功名文名、千秋美名向你们行贿,你们还能拒之否? 新编川剧《草鞋县令》的“纪大奎之问”别有深意,世上行贿花样百出,也许清廉之人能拒高官厚禄的“糖衣炮弹”诱惑,却难抵雅贿名贿文贿的“三立颂扬”,把官儒犬儒当成了可以流芳百世的“大儒真儒”,人的好慕虚名、好留美名、好被称颂的本性需求,使得历代“真人”的浩然之气成为社会的珍贵基因,连饮者也想留其名,可见,“名”之于为官为人是具有多么大的诱惑力。“纪大奎之问”的意义在于,他能清醒认识到:“也或许,百年之后名不衰,我的盖棺有人抬,世人都为我喝彩,此时的呜咽怎释怀?”这“呜咽”也就是面临荒年灾月断水断粮,高景关百姓有命不让活、有路不让走,处于啼饥号寒的生命危难之中,如不为百姓解疾苦、治旱情、安民心,怎么能图贿赂的功名文名美名而让灵魂得以安宁呢? 纪大奎的认知来自他的家教和修为,他少时天赋异禀、勤奋好学,其父以《易》中“独慎”思想教育他,他任《四库全书》馆誊录时,对儒家经典研修颇深,精于数学、地理、音乐、考据等,先后在山东商河、昌乐、福山、博平等地任职,注重廉政爱民、轻徭薄赋。后因父丧辞官,在家潜心著述。年复出任什邡知县,办学校、兴教化,修水利、兴农业,在任十年,县邑大治。对这样一位历史人物,《草鞋县令》既忠于史实,又深挖其精神价值,展现其丰满而复杂的人格形象。 纪大奎之所以能拒美名贿赂于千里之外,就在于他面临饥荒救命时能发自内心地认识到:“我们都是百姓养,碗里装的百姓粮,身上穿的百姓衣,当官就该为民想。”官府应是“避灾活命的风火墙”。当得知官仓是空仓时,他毅然决定把衙门那点公粮,县衙和什邡乡绅家里的余粮都集中起来,搭棚施粥,赈灾救命。这才有纪大奎思考如何战旱灾、修水利的一系列为民举措。 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流淌在纪大奎的血液中,体现在他的行为上,濡化为“惟民至上,离微自心”的修身为民范式,自然而然、理所当然,发乎性情、源于本真。《草鞋县令》有两场直击人心的戏: 一是自戴枷锁。曾被朝廷以不愿剃头易服而获罪的高景关山民在头领吴中隆带领下准备点火放炮开山引水,而附近百姓手执锄头、扁担,极力阻止,双方剑拔弩张,械斗在即。这时的纪大奎为缓解情势,在众人以为要捉拿吴中隆,给他戴枷锁时,却给自己戴上了:“年过六十又玩格,自作自受自戴枷。粉身碎骨浑不怕,风流自有后人夸”,吴中隆说他是“狗血洒地臭三里!”纪大奎却认为这是“寒凝大地发春华”。吴中隆在“要与纪大奎同归于尽”的怒吼中被衙役乱箭射中胸口。最终,纪大奎与吴中隆“再做万全图谋,再上削罪之表,再定顺天理、应民心的引水之道”的“折箭盟誓”化解了这场冲突。 一是脱衣脱靴。纪大奎虽年过花甲,为民之心却汹涌澎湃,一刻也没停息,“人生能有几回搏?我把山水重安排。”为了“找到治水策,为民拼一拼!”他夜登古瀑口,再探李冰陵。山路弯弯拐拐、坡坡坎坎,走得他汗流浃背湿衣领,腰酸背疼脚转筋。在家仆劝说下,他脱掉官袍摔地上,顿感一身轻,仿佛“脱下了名缰利锁,脱下了一张面具,脱下了官场常例,脱下了累赘外衣”。还了本色接地气,有如换了一张皮。爬山艰难,他脱下官靴换六耳麻鞋,深深体会到这草鞋“百日草,难自弃,中通外直有香气。越看越欢喜,且将老脚试新履”。一下子就轻松多了,正如东坡所言,“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实地调研路上步步有荆棘,走得脚板出血,他忍着痛,认为这“痛”带来的是“凤凰涅槃披火羽,鲤鱼腾飞要脱皮”,痛彻肺腑当洗礼。查山看地形,实践出真知:“这山下河谷蜿蜒,曾经必是河道。李冰陵四面环山,就是一座水库。天干开闸放水,水涨蓄洪分流!”坚定了他导洛通山修水利、确保什邡无旱患的决心和行动。 这一“戴”一“脱”两个寓意尤深的情节,在纪大奎、杨承祖、石竹娘的扮演者、梅花奖得主陈智林、肖德美、刘谊等一招一式、丝丝入扣的精彩演绎里,既把川剧小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的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渲染到极致,又传递出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和艺术辩证法。只要为民解忧,哪怕自戴枷锁也无所畏惧;只要为民做事,哪怕脱胎换骨也心甘情愿。正是纪大奎认识到“水患容易平,最难收人心;民为国之本,本固邦才宁”,他才有这一心为民的“戴”与“脱”而不计个人的“得”与“失”。 纪大奎的修身为民不是做作不是炒作不是矫揉造作,而是发自内心的本色外显和溢出骨子里的真情体现,“载魂之舟”场景的出现成为他思想升华的生动寓意。修身为民,是一个永未停歇的过程,是一场灵魂冶炼的淬磨。一时修身应内化为终身修为,一事为民应转化为事事以民为本。这是相当艰难的知行合一考验。《草鞋县令》以什邡民俗古风“伐木为棺,以棺为舟,以舟载魂,称作载魂之舟”为意象,从生命终点来反思存在意义和人生价值。纪大奎找到了灵魂也即生命延续的依托:“布衣承俗,民风敦厚;为人修德,一生通透;庙堂仁政,盛世千秋。人生百年,驶向彼岸之时,不能只是一副躯壳。要有灵,有魂,有精,有神,所谓灵魂不灭,实则精神不朽也!”一个人在有生之年有魂有精神才能“载舟”才能驶向彼岸,如无作为灵魂飘浮,则只能化为一缕青烟,无所依凭。“载魂之舟”在舞台上的飘然而至,是《草鞋县令》意象深邃的神来之笔。 从中,我们可以体悟到《草鞋县令》隐含而传递的思想:官民之间以民为本,“江山一叶舟,民意如水流。惟民至上心,官自七品修”;正邪之间以正驱邪,针对杨承祖“献假图,骗上司,舍近求远,劳民伤财”,纪大奎厉声问道“就不怕百年之后,载魂舟上只是一具空壳壳吗”;破立之间以立止衰,通过引水古瀑口导洛通山,为什邡治水造福百姓;休修之间以修不休,“你在修,我在修,修在七品休还修”,永不停止修为;生死之间以死观生,为民做实事才是安身立命之本。这些思想,在编导、演员们的倾情努力下,使得《草鞋县令》成为一台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新编川剧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