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成都日报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守护好城市的“根”与“魂”,延续城市文脉、涵养城市文化底蕴,不仅是世界文化名城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天府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会的成立,到底能从哪些方面促进传承天府文脉,铸造天府文化品牌?
促进天府文化资源有机整合
近两年来,天府文化研究院院长、天府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会会长谭平通过调研发现,成都社会中有众多的天府文化资源、规模不小的文化人才队伍,可是却缺乏融汇交流的合作平台。“所以,促进会将积极引进官方、企业、学界等多种力量,力图将社会各种文化资源实现有机整合。”谭平说,成立后的成都市天府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会将着力于促进力量整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建行业联盟,汇聚各类专业机构和文化人才。
促进优质文化内容供给
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滋养了辉煌灿烂的巴蜀文明和天府文化,宝墩遗址、金沙遗址、武侯祠辉映古今。诞生了一大批享誉中外的文化艺术大家,司马相如、扬雄、巴金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壮丽诗篇。如何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重现光华?
据悉,促进会将围绕深入挖掘文化内核,努力提高内容生产能力和传播能力。比如,充分利用名家资源,展开主题分享,借眼借脑促进优质文化内容供给。
成都向上董事长曾敏红说,成都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无论是宝墩、金沙之类的古蜀文明,还是川剧、川菜之类的非遗,都是成都的命脉和生命底色,非常值得深挖。“加入促进会就是希望可以将我们观察、挖掘城市文化的方式与协会共振,运用我们的生产力和传播思维,帮助协会挖掘出成都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优质文化内容供给。”
促进传统文化互鉴交流
成都从历史上就是一座开放和包容的城市。文化传承发展从来都不应固步自封,而是采百家之长,实现更广、更好地传播。
未来,天府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会还将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推动各地文化交流活动,扩宽交流和传播渠道,促进天府文化深入成都、面向四川、走向全国,铸就天府文化品牌。
促进天府文化创新转化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而这也是促进会的重要工作之一。
下一步,促进会将着力培育文化新业态新场景,联合市教育局、市文广旅局、成都大学组建传统工艺“百校联盟”,围绕文翁、李冰等四川历史名人“活化”,打造沉浸式演绎新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