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余生得至成都去,闲坐天府品茶香

白癜风那里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210111/8578725.html

岁月不上头,能饮一杯否?

成都的好让人羡慕。

如果抛开人世间的功名利禄,只剩下人的欲望,美食、美景、美酒、美色都聚在了成都。

这种聚不是掰着花瓣数出来的,更不是为了打造其逍遥的名声硬凑数来的,而仅仅是来自上天的眷顾,将一把珠玉撒向了西蜀大地。

李白的“开国何茫然”道出了古蜀的神秘,杜甫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则描出当时成都人世的美好。秦蜀郡太守李冰筑都江堰,灌溉三郡,谓之“天府”。西汉设锦官,织造锦帛,谓之“锦城”。

无人能揽尽川中美景,无人能尝尽蜀地美食,美酒、美色更是早已让蜀人自陶自醉了数千年。

川剧

要说成都有特色的夜生活,既不是唱歌跳舞蹦野迪,也不是打打麻将看电视,而是泡戏园子听川剧看变脸,或是坐茶馆子听评书。这一般是老年人的传统,成都夜色下的一道独特风景。

川剧的复杂与细腻,我在成都才算真正领会到。很佩服台上表演川剧的人,其实我的耳朵并不笨,昆曲听过几次后也能哼出一两句来,可是在成都听过这么多次的川剧,却依然也一句唱不出来。它很复杂,在它的音域上,在很多我不了解的领域里。我很希望能够用心去学会几句,假如我能够哼上几句川剧,可能就不怕学不会别的歌了。

武侯祠

明明是汉昭烈庙,百姓偏要称他为武侯祠。一个君臣合祀的地方,违礼违规违制,但,不违民心。如果不相信历史总是人民写的,那就去武侯祠,读一读“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攻心为上,润物无声。懂民情,顺民意,才能得民心。被人供奉得再高,也仅仅是种形式,活在心里,才能不朽。

认真说来,武侯祠原本并非敬奉武乡侯诸葛亮,而是用来纪念蜀汉皇帝刘玄德的。传闻祠侧的土封是为刘备的衣冠冢,直至今日,草木森然,肃穆之气。然而,来这儿的成都人主要还是冲着诸葛武侯。由此可以看出成都人意识里的一个特点,也就是不以成败论英雄,也不凭尊卑定敬仰。诸葛亮是以其闪耀非凡的智谋和忠诚令蜀人倾倒,人品和才德的完美结合更是使他成为深得人心的偶像。“诸葛大名垂宇庙,宗臣遗像肃清高”杜甫的这句话便道出了蜀人的心声。

杜甫草堂

一座最普通的乡间草堂,为什么风雨无法摧毁?冰雪难以掩埋,一千多年荒而不废,塌而又起,亿万人络绎不绝来到这里,站在柴门边看草堂内外的景象,亲近宅院中的一草一木,倾听园林里的天籁。

杜甫在蜀中度过了八年时间。在这八年中,成都草堂里的岁月,又是杜甫生命中安稳宁静的时光。他在成都草堂断断续续住了四年左右,却留下了余首不朽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正是写于这段时期。“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没有草堂,就没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绝唱。

现代诗人、 学者冯至这样评价草堂:“在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

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是成都记忆深处里的一个符号。

宽巷子是一个有着老脸庞的怀旧地带,窄巷子是一条小资 的情调延长线,井巷子是一处市井老成都的情景再现。它的存在,是对一座城市集体记忆的修复和市井灵 的重塑。

在许多地方都在全面都市化的今天,宽窄巷子里的老人依旧可以端把小凳子,摇着小扇子坐在巷口摆龙门阵。也可以说,现在的宽窄巷子,时尚潮流与古朴旧韵同存。成都人在这里享受着慢悠悠、世俗且超然的生活,远道而来的游人也不妨在此做一场清梦。

世上风景闲流水,白米粒,蚊子血, 还是要慢下来的。

成都,最得要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