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流行于四川、重庆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原先外省流入的昆腔、高腔、胡琴腔(皮黄)、弹戏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均单独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乾隆年间,由于这五种声腔艺术经常同台演出,日久逐渐形成共同的风格,清末时统称“川戏”,后改称“川剧”。明末清初,由于各地移民入川,以及各地会馆的先后建立,致使多种南北声腔剧种也相继流播四川各地,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衍变中,与四川方言土语、民风民俗、民间音乐、舞蹈、说唱曲艺、民歌小调进行融合,逐渐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声腔艺术,从而促进了四川地方戏曲剧种——川剧的发展。
8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团10名成员来到市川剧艺术中心进行拜访学习,并邀请到市川剧艺术中心副主任兼艺术总监、川剧资阳河流派市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刘开逵介绍及讲解川剧资阳河流派艺术的相关情况。
通过刘开逵的讲述,使学生们了解到,川剧“资阳河”流派产生于清朝乾隆年间,当时资阳等地盐商盛行,各大盐商都十分阔绰,在经济水平空前的情况下,人们对于艺术审美和精神食粮的追求就更高了。当时娱乐活动不算丰富,各大盐商便邀请各路艺人来家中,为其搭建戏台,进行互动式的川剧演出,更有甚者为了助兴,会另起一座戏台,让两方进行对擂。无论是在盐商府上的戏台演出还是在以竹排为基木板为台的简陋戏台演出,这样的社会风气就促使了各路老艺人和戏剧达人前来出演,又得益于城隍会这一平台同时为各地带来许多经典名篇并加以广泛传播,随着自贡井盐发展而带来经济的空前繁荣,自流井逐渐成为了资阳河流派艺术的传承中心。各大班社名角荟萃,好先生登台献艺,你方唱罢我登场,自流井这方沃土以“品仙台、戏窝子”而驰名业界。
“一支残烛未尽,樵楼鼓打初更。”在介绍完川剧基本情况后,刘开逵带大学生们走上了川剧舞台,身临其境感受川剧艺术。“挺胸收腹提臀”是体态的基本要求,丁字步站立,身体微侧,观众更能看清演员的身姿。不同角的动作要领不同,刘开逵指导让学生们学习了简单的翻掌、前指等动作,与丁字步和脚步变化配合,组成了一套亮相动作。刘开逵说,每一位专业川剧演员都必须要经历数年科班苦练,从早到晚四场练习,打磨身体零件和每个基本动作,然后跟着老师练习自己对应的角色,最后才能出师;而为了保持功力,严苛的训练必须一直坚持下去。
一方戏曲代表一方文化,每一种艺术都是至瑰的宝藏。通过对市川剧艺术中心的拜访学习,和刘开逵的细致讲解、悉心指导,使大学生们对川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又更深了一步,这也让他们看到艺术家们对于艺术的挚爱和热忱,看到了非遗越来越光明的明天,也促使当代大学生为保护和传承非遗献出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