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人(王嘉陵供图)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吴梦琳摄影杨树)作家、翻译家、报人、实业家、藏书家、传统文化保护者……这些标签,都可以形容李劼人。
年,李劼人生于成都,一生波折传奇。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用笔记录下当时川西的社会风情和变迁,《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大河三部曲”,被誉为“小说的近代史”。上世纪50年代时,他曾任成都市分管文化和城市建设的副市长,他的理念,至今依然影响着成都的文化遗存保护和城市建设。
12月24日,是李劼人逝世56周年纪念日。日前,“李劼人的成都情怀”主题讲座在四川省图书馆李劼人、李一氓文库举行,李劼人研究学会会长、省图书馆研究馆员王嘉陵,李劼人研究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席曾智中,四川文艺出版社编辑室主任林文询,从不同角度,揭秘李劼人与成都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SplitPageHere#
李劼人所捐赠的巴蜀地方文献
代言老成都,川西风情尽入笔端
李劼人的“大河三部曲”是四川乡土作品经典代表作,实际上他的著述十分丰富,跨度很广,关于家乡的其他类型的书也写得不少。
“大河三部曲”,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详细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川西的社会情境和时代变迁。李劼人笔下的成都街道、坝子、茶馆、剧场以及当时乡镇上的赶集、春节时看花灯、二月十五赶青羊宫等民间习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曾智中等人就开始对有关李劼人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包括对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报刊上刊登的一些散见作品进行汇总。历时20多年搜集后,年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总共多万字的《李劼人全集》,包括李劼人写作的小说、散文、文学批评、诗歌、戏曲等。“李劼人的著述范围十分广,关于成都的书写,除了‘大河三部曲’之外,还有很多,包括一部大约15万字的《说成都》,只是后来并未全部流传下来。”
在其他不同作品中,李劼人也有大量关于成都历史、城墙、街道、店铺、场镇、交通、学堂、节令、婚嫁等的书写。
其中,不得不提李劼人写川菜,其专业程度后来得到不少川菜领域专家的认可。
当然这跟他本人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曾智中介绍,李劼人从小就要帮着父母料理家务,在法国留学期间,更是练就一手好厨艺。回国之后,年李劼人因故辞去大学教授职务,还跟妻子在指挥街开了一家家常菜馆“小雅”,李劼人既当堂倌,也当主厨,还自己研发了好几道新菜。
这些经历和观察都被他用笔记录了下来。上世纪40年代,李劼人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漫谈中国人之衣食住行》的散文,谈论当时国人的饮食生活,其中就有对川菜的历史沿革、制作工艺、菜系风格等的详细描述。例如四川名菜麻婆豆腐,他这样写道:“将就油篓内的菜油在锅里大大的煎熟一勺,而后一大把辣椒末放在滚油里,接着便是猪肉片,豆腐块,自然还有常备的葱啦、蒜苗啦,随手放了一些,一烩,一炒,加盐加水,稍稍一煮,于是辣子红油盖着了菜面,几大土碗盛到桌上,临吃时再放一把花椒末。”
还有对于豆豉这种家常小菜的介绍:“四川三台县及射洪县太和镇人优为之,即名曰潼川豆豉或太和豆豉。咸豆豉不任其发酵至黑,加入红苕生姜者,曰家常豆豉,团如小儿拳大,太阳下晒干,可生食,亦可配菜。”
“李劼人可谓为老成都的代言人。”曾智中说。#SplitPageHere#
李劼人精选作品
爱看川剧,促成川剧电影《杜十娘》
李劼人十分热爱川剧,上世纪50年代担任成都市副市长期间,他对川剧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王嘉陵介绍,年李劼人从法国回国,拒绝了到南京、上海等地工作的邀请,回到家乡成都,一直到生命尽头。
回国之后,李劼人从事过多种职业,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已经60余岁的他开始担任成都市副市长,分管城市建设、文化、民政等。
林文询的父亲是川大教授,当时与李劼人颇有交往。“我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时,数次见到过李劼人,印象中他总是穿一身长袍子、一双圆口布鞋,跟他年轻留洋时西装革履的样子完全不同,完全就是地道的成都人打扮了。”林文询说,李劼人爱看川剧,几次邀请他们一家共同去看川剧,甚至去世前几个月,还一起去看过。“李劼人对川剧十分推崇,对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乡音乡曲十分钟爱,认为川剧艺术性和文学性很强,值得好好保护和传承。”
年,当时的李劼人故居文管所在文物市场偶然发现一批李劼人晚年书信,由王嘉陵进行整理。后来,他从李劼人后人等手中,收集到更多李劼人与亲朋等往来的书信。
王嘉陵介绍,在不少与友人的信中,李劼人都提到川剧,尤其是与沙汀和巴金等,一同促成了首部彩色川剧电影《杜十娘》的拍摄。
年,川剧名家廖静秋身患癌症,为了留下川剧珍贵的艺术资料,李劼人与巴金、沙汀等共同写信呼吁。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廖静秋主演的彩色川剧电影《杜十娘》,这不仅成为廖静秋的绝唱,也为川剧研究留下重要史料。
在前期筹备中,李劼人对这项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