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大慈寺茶园。黄昏,茶客散去后的余晖
太古里之前的大慈寺街区
文、图/邓平模
毫无疑问,太古里是当今成都最潮、最时尚的地标之一,这里汇集了众多国际潮流品牌。年,根据中国购物中心等级评价标准,太古里被评定为国家五星购物中心。我喜欢今天的太古里,同时,也怀念它的前身——大慈寺老街区。
我与大慈寺在年相遇,并一见如故。那时的大慈寺还不是“寺”:它空有寺的躯壳——建筑,但没有寺的内容——僧人和香火。那时它归属成都市博物馆,一部分是博物馆的办公楼和宿舍,另一部分则用作茶馆。对一般成都人来说,大慈寺=茶馆,“去大慈寺喝茶”那时是很多成都茶客的口头禅。
年,平日里,人们喜欢在院子里喝茶,下雨时则会转移到房檐下和佛殿内
茶馆设在第一进(药师殿)和第二进(观音殿)院子里,青瓦红柱的佛殿和侧廊围出一方开阔的四合院,第一进院里搭着竹架,爬满七里香或紫藤或牛麻藤,阻挡烈日,最宜夏天;二进院里生长着树木,阳光可以透过斑驳树影照在身上,最宜冬天。侧廊和佛殿里也摆着桌椅,时有川剧票友们在佛殿里聚会,敲锣打鼓、拉胡琴吹唢呐唱高腔,让茶碗里的茶味更显悠长。
上图:年,大慈寺里面的茶园(今观音殿前院子)
中图:年,青藤棚架下的大慈寺茶园(今药师殿前院落)
下图:年,大慈寺内的书画工作室
茶喝足了,肚子叫了,还可以叫吃的。大慈寺是文物保护单位,严禁烟火,开水和吃食都来自寺院外面,其通道就是正门旁边的小小侧门。那时的大慈寺因北面紧靠交通便利的蜀都大道,而正门外则是市井小巷,不通公交,所以人人都走后门(北门),而前门(南门)则长期紧闭,仅开一侧门供内部人员出入,是常人不会涉足之地。一次,我从这里溜出去,走进了宽泛意义上的大慈寺——大慈寺街区。
那时的大慈寺街区是成都最后的四大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其余三处为宽窄巷子、文殊院、水井坊)之一,也是其中最大的一片,它以十字形的东、南、西、北糠市街为骨架,衍生出和尚街、马家巷、章华里、笔帖式街、玉成街、茗粥巷、油篓街、东顺城南街、字库街、后巷子等旁支,从高处看,一个个院落紧密相连,鱼鳞状的青瓦屋顶交汇成广阔的海面,天井中不时冒出一两株葱郁的香樟、梧桐、黄桷兰、桂花,与四面环围的高楼相比,朴素、亲切,富有传统美感。
菜市场是大慈寺街区最核心的部分,或者说,它的日常生活就是一个大菜市场。以大慈寺正门的小广场为起点,菜市场向东面的和尚街、南面的北糠市街延伸,以街为市,每天凌晨到中午,菜摊、街民、三轮车将小街填得水泄不通,仿佛乡镇上的赶场天。人潮后面蛰伏着饭馆、茶馆、旅店、照相馆、理发店、缝纫店、幼儿园、小学……张切面、光荣豆腐、绵竹酒坊是名副其实的老店,全味面、恒航酸菜豆花、烤鸭、现制辣椒酱…是远近闻名的美食,各种浓烈的气味交织出菜市场的生猛气息。
上图:年,糠市街街口的字库塔
中图:年,下午时分,菜市场归于平静,摊点背后可见字库塔墙体、西糠市场招牌、大慈寺的红墙
下图:年,大慈寺门口的肉摊。那时的大慈寺不是宗教场所,在门口卖肉就没有不敬之嫌
年,大慈寺街区传出拆迁的消息。很快,红墙之外的街区就被夷为平地,旧有格局归零,经历一番起伏波折后,它成为了现在的成都时尚地标太古里。
红墙之内也发生了巨变。年底,茶馆、青藤棚架被彻底清除,乌木观音、青灯古佛回归佛堂,和尚们回到了大慈寺,年4月8日,大慈寺回归为真正的寺,在中断了近半个世纪后,佛号之声再度在这片闹市响起。
上图:年,鸟瞰大慈寺
中图:年,大慈寺山门外的和尚街
下图:年,大慈寺山门侧墙上的瑞兽
上图:年,市场汇聚了各色人等,这是一位有趣的、会打莲花落的大爷
中图:年,露天的水产摊
下图:年,和尚街的理发店
上图:年,街坊邻里,人情味浓
中图:年,古老的巷道里,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
下图:年,街头的一场丧礼
上图:年,那时的大慈寺,人间烟火气格外浓郁
中图:年,东顺城南街的录像厅,一杯茶+看录像只需几元钱
下图:年,雨中走街串巷卖菜的妇女
上图:年,一个传统院落
中图:年,章华里的院落,在改造中得到保存
下图:年,砌墙,拆迁的序曲
过去的大慈寺街区、已演变为今天时尚的太古里
文/邓平模图/邓平模
主编/晨曦责编/王金艺美编/小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