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蛇传情看中国戏曲电影的发展历程

本文作者/七阶子

01:20

今天的年轻观众被《白蛇传·情》震撼之余,可能会以为这种戏曲电影形式是独创,开创了什么先河之类。其实独特是真,独创却谬。在中国电影发展的每个阶段,几乎都离不开戏曲的影响。大陆的戏曲电影也曾有过辉煌时期,那应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涌现过一大批戏曲电影,也有戏曲电视剧,各个戏种皆有。更早些,香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邵氏黄梅调电影也是将戏曲元素引入电影,成功创造了一种商业类型影片。

当然了,《白蛇传·情》在基因上肯定与大陆的戏曲电影更亲缘,与八九十年代那时期的戏曲电影同宗同流,不是开创,而是重新唤醒!

严格说来戏曲电影确实有它的难点,要拍好并不容易。不过呢,要认真拍好一部戏曲或一部电影也不是容易的。关键的困惑在于:戏曲电影它是个模糊的概念,很难界定。譬如很难说要有多少比例的戏曲元素,多少比例的电影元素才算戏曲电影,否则只能算常规的戏曲或电影。

考虑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鉴于《白蛇传·情》如今引起的巨大反响,我们不妨将其设为戏曲电影的“标杆”参照物,认为它这种表演形式上戏曲与电影五五开。也就是说,假如存在从戏曲到电影的一条直线,那么《白蛇传·情》正好是位于这条直线的中心担当的位置。以它的艺术成就与如今的影响力来看,也足可堪此重任。

下面就以此为参考中心,来简单回顾下曾经的戏曲电影以及类似戏曲电影的作品大约在什么位置上。假设戏曲在零点近端,电影在%的远端。

首先是纯粹的戏曲,包括现场表演与现场录像。也许有戏迷朋友认为只有去现场看戏才叫“戏曲”,而我认为如果这不是秀优越感就会陷入虚无主义。不是所有人都方便或有机会去现代剧院看戏的,在如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看空中直播与现场录像也是欣赏戏曲的一个方便途径。如果在剧场没有个好位置的话,看直接录像反而能看清更多细节也未可知。如果将来3D直播技术能够普及,也许能重新定义戏曲,甚至重新定义电影。不过这想远了。

现在讨论戏曲电影这一议题,认为现场录像也是原汁原味的戏曲。如果还一定要较真的话,只认为剧院现场表演才是零点的原味的话,那现场录像至少也在5%以下的位置。这主观欣赏的误差已经很难有区分度了。

现场录像再往前挪一点,或可称为舞台录像,或所谓的舞台艺术片。那是只为拍摄录像而在舞台上的表演,台下并没有观众。对于戏曲表演艺术来说,有没有观众的差别可能比是不是舞台上更大,这也是戏曲与电影一个本质区别。戏曲演员登台表演,可以感知来自观众的互动与反馈,其表演是连续的,随着表演进程逐步进入角色状态。这与拍电影显然是不同的。为了录像目的的舞台空演,即使不会像拍电影那样频繁NG,但为了最好的表演效果,导演要求某段戏重拍也是可能的。

对于这种舞台录像,笔者认为它在10%-20%的位置。不过另有个遗憾的事实,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如果不知内幕,舞台录像与现场录像可能很难分辨得出来,毕竟舞台录像在后期剪辑制作时也可能加上观众的鼓掌、喝彩声,以营造一种现场氛围。而现场录像,如有多台摄像机位(远景、近景、特写需要),后期剪辑制作也是必然需要的。或许有个不靠谱的办法分辨,如果表演中有小失误然后被演员机智地“救场”,那应该就是现场录像了,不完美、白璧微瑕才显得更真实么。不过专业戏曲演员在舞台上失误那却是小概率事件,所以说这办法不靠谱。

接下来的类型就是实景拍摄,已经走下了舞台,在实景(无论搭景还是取景)中进行戏曲化表演并拍摄。但是简单的、原始的实景拍摄还称不上戏曲电影,它大约在30%点的位置。什么叫简单的实景拍摄呢?想起在年前后,我老家当地的一种小戏种(赣南采茶戏)流行出过一批实景拍摄的vcd,当时挺受老人家喜欢的。我也喜欢,毕竟老家的东西,也看过不少,就发现很多都在公园一角或找个寺庙、祠堂拍的,就不免感慨,小戏种草台班子穷啊,只能这样拍了。

其实更早期的,戏曲电影刚起步时的一些作品,可能就像这样简单的实景拍摄,受限于当时整个国家都还很穷,技术也还落后。从另一方面说好听点,也可称之为纯天然实景拍摄,没有过多的电影技术修饰。在八十年代之前,或许很多天然取景也自有一种古味古韵,看起来与戏曲风格也相符。

然后就是特指(或狭义)的那种戏曲电影类型了。如前所述,不妨将《白蛇传·情》放在50%的中点位置。但显然戏曲电影不会只有这一个,而是有一批,这才能有“戏曲电影”这一概念名词。就是在大陆一直延续到八九十年代那批戏曲电影,按其电影成分类比,大约是分布在50%前后,比如说40-60%的区间。

那时期,各大剧种都有将传统经典剧目拍成戏曲电影或电视剧。笔者主要是看的京剧、越剧、黄梅戏多点。就随手按印象列一些笔者看过的吧。京剧如李炳淑的《白蛇传》,李少春的《野猪林》,晚一些个人偏爱的言兴朋的《曹操与杨修》、《曹雪芹》(电视剧),还有样板戏肯定都拍成了电影,只是我没看全。越剧如袁雪芬、范瑞娟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晚一些的如浙江小百花的《五女拜寿》,《红丝错》等,以及《红楼梦》是电视剧。黄梅戏有严凤英的《天仙配》,以及我个人偏爱的韩再芬的如《小辞店》、《孟丽君》(电视剧)。还有豫剧大师常香玉的《花木兰》也是有电影版的。

一般而言,那时期的戏曲电影戏味稍浓,更传统些,多数在50%位置以下。而戏曲电视连续剧,在表演上会更生活化些,多数在50%位置以上。戏曲电视剧一般不长,有的就是电影篇幅但按电视剧拍,拆成上下集,或者长一点的上中下三集。大多在十集以下。川剧《白蛇传》电视剧是十二集。只有越剧《红楼梦》最长,有三十集。

再往前,就更偏向电影了。邵氏黄梅调电影,我认为在70%的位置左右。其中以凌波、乐蒂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最负盛名。邵氏黄梅调电影,与大陆的黄梅戏并无直接关系,虽然名字相似,唱腔也是有所借鉴。且它们的演员基本不是专业戏曲演员,而就是电影演员,与前面大陆的戏曲电影,由剧院的专业戏曲演员表演的完全不同,所以它们肯定是更偏向于电影的,70%可能都低估了,也许有80%。

说起邵氏黄梅调电影,就不免要提一部经典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它也有许多唱段,且在唱时也是学着戏曲比划身段。这些唱段的腔调还有个专门称谓叫“新黄梅调”。如果把这部《新白娘子传奇》电视剧也放到这条“戏曲——电影”的直线上,那它就已经很接近电影端了,至少到了90%,或者95%(后半部分唱段也明显减少)。

最后自然就到了%的“正常”影视剧。这本无需多言,但还是有些点可以探究一下。比如说徐克的电影《青蛇》,或许是由于题材的关系,徐克在这部影片中多处借鉴了戏曲的表现元素。例如白蛇王祖贤的头饰贴片,有一幕白蛇向许仙发嗲撒娇时的故作戏腔(可能得看粤语版才有),许仙在端午被吓死的僵尸挺,白蛇与青蛇相斗(因为青蛇勾引许仙被发现)时的锣鼓点,甚至还有水漫金山青白二蛇挥的小袖子也像是超迷你水袖了……然而,即使有这么多戏曲元素,都只是导演个人选择的一种表现方式,借鉴也好,致敬也罢,都不关键。关键是绝大部分观众都不会意识到这部电影与戏曲会有半毛钱关系,因为它就是“纯爷们”电影。

类似的还有86版《西游记》电视剧。六老师可是猴戏世家出身,演京剧猴戏(如《安天会》)也完全可以像他那么演。此外,也有许多其他戏曲名家加盟老版《西游记》。例如唐僧他娘,就是黄梅戏名家马兰。然而,《西游记》显然也只是纯正的电视剧,不是戏曲电视剧。

另有一点要强调的明显事实是,所谓戏曲电影指的是它的表演形式,而不是表演内容。什么区别呢?比如拍一部民国背景的电影,很可能就会有看戏的场景,会来段戏曲表演。如果故事背景或人物本身还与京戏有关(如《梅兰芳》、《霸王别姬》),那电影中表现戏曲场景可能还有不少,这就是影片本身的表演内容,而不是表演形式。就如现代都市剧可能会拍到KTV跳舞(或者大妈广场舞有没有),仅是表现生活罢了。

说到这,又有一部奇特电影要纠结了。《刘三姐》也是当年戏曲电影流行时出的一部电影。该影片中大量的山歌算是表演形式还是表演内容呢?笔者不清楚那个年代(与那个少数民族?)的民风如何,实难界定。不过按常理推断,即使有唱山歌的民风,也不会如电影那么频繁吧。与财主对歌的经典场景可理解为表演内容,但也还有大量其他的山歌是有表现剧情与表达人物情感的,又像是表演形式了。加之其主演黄婉秋也是黄梅戏名家,若也将其置于上述“戏曲——电影”的成分数轴上,大约该是80%-85%之间吧。

再严格说来,像《刘三姐》这种电影夹带的并不算戏曲,只能算歌舞(甚至只有歌没有舞)。只不过中国的戏曲光环太盛,只曾有戏曲电影,而少有“歌舞”电影。但是据说其他国家也有带民族歌舞风格的电影。笔者看过的外国片不多,印象中有趣的只看到过印度的那部宝莱坞《机器人之恋》(科幻片,七弟),也会演着演着蹦出歌舞来,就像《新白娘子传奇》那般吧,也是借以表达人物情感的表演形式,而非表演内容。

乱入提这两部电影,主要是想说,电影它本身就有多种类型,不管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完全可以不拘一格,各展想象力。所以,戏曲电影完全可以有它的一席之地。如今《白蛇传·情》带给大家的震撼也足以说明。

戏曲的发展与戏曲电影的新挑战

如前所述,四十年前中国大陆的戏曲电影也曾阔过,为什么后来渐渐沉寂了呢?

最常见的说法是戏曲衰亡了,甚至马上就要死了,自顾不暇,哪有空拍电影呢。这不全面,甚至还不是主要原因。戏曲是趋于小众与高雅,但要说死亡,恐怕为时尚早。

诚然,世间万物都有消亡的那天。一般来说,一个事物要死亡之前出于求生的本能,都会作最后的挣扎。那么戏曲电影,会是戏曲的最后挣扎与回光返照吗?若按“戏曲速亡论”的剧本,可能还真以为是这样。戏曲快要死了,行将就木;戏曲从业者也无计可施,英雄无用武之地,只好挟专业技术(戏曲艺术)委身于电影,通过拍电影的方式来续命,继续发点光热,苟延残喘;然后戏曲终于死了,戏曲电影也随之死亡……

但以最近几十年现状观之,戏曲还没死呢(人家在剧院还活蹦乱跳呢),戏曲电影却先行落寞了。这死亡时序不对呀,肯定哪个逻辑出问题了。

我认为真正的原因,是戏曲本身仍在发展,而戏曲电影没能跟上戏曲的发展步伐。戏曲电影从来就不是戏曲的发展目标与方向,只能算是戏曲的一种额外的传播手段。

老一辈戏曲艺术家,大都只留下录音,而鲜有影像留世。而且早期的摄影技术落后,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还未起步。要留存老一辈的戏曲艺术,只好借助拍摄胶片电影。这确实相当于一种救亡行动。

然而现在呢?原始的草台班子戏曲早已演变成“剧院戏曲”,剧院与舞台设施也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而进步,舞美也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剧院戏曲的显著特征与研究课题。在这种环境下,若只为记录影像,根本不必劳烦电影,现场录像能做得更好。不仅因为现场录像不会打断干扰戏曲演员的表演,还因为摄像机位是在观众席上,简直就是模拟观众的视角来拍摄,正适合给那些没有机会到现场观演的戏迷朋友欣赏戏曲。这才是更真实地记录了戏曲表演的技术。

正因戏曲的现场录像技术发展起来了,日趋成熟了,过去那种为戏曲简单的实景拍摄的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瞬间变得荡然无存。所以戏曲电影的衰落,不是因为戏曲的衰落,而是因为戏曲的发展。

另一个次要原因是,过去几十年间,传统戏曲的经典剧目大多都拍成过电影了,就没必要再重拍了。戏曲界可不像影剧那般热衷翻拍。同一个戏到各地演出,也不叫“翻演”,那叫巡演。

于是,在当今戏曲环境下,要拍好一部戏曲电影将会有更高的要求,面临更多的挑战。如何将戏曲表演与电影技术结合起来,仍是一个巨大的难题,而且还没有统一的准则,每个戏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戏曲电影制造至少要做到与现场录像各擅胜场,才算及格吧。一些戏曲人对戏曲电影的“怪胎”持不屑态度,大概也源于此吧。

不过只要是制作精良的戏曲电影,还是有其现实意义与价值。不仅可以探索不同艺术美学的表现与融合的理论意义,对于拓展戏曲的传播也是大有禆益的。

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进剧院看戏的门槛是较高,至少剧院的门票就比电影票贵得多。不过话说回来,看戏不能这样与看电影比较,更对标的比较应该是明星的现场演唱会,这样比较下来才会明白,明星演唱会才是昂贵,剧团那么多人倾情演出一部戏,才真叫辛苦呢。不过对普通观众而言,还是进电影院更为实惠。所以戏曲电影在普及戏曲、宏扬传统文化上确是个不错的选择。而《白蛇传·情》在这点上也是成功的,能进电影院观影的年轻人都被粤剧征服了。

顺便插一句,戏曲方言的语言完全不构成戏曲欣赏的障碍。不仅戏曲电影会配字幕,剧院戏曲在十几年前就流行字幕了,已然成为一种标配,甚至可算是舞美的一部分,因为唱词的文学美感也通过汉字表现出来了。再次向汉字致敬!向统一文字的始皇致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2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