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弘扬国粹、传承经典,3月6日、7日,“戏曲国粹”继续走进重庆科学城康居西城小学校、重庆大学城第二小学校、重庆科学城白市驿第二小学校、重庆师范大学附属科学城第二小学校,重庆科学城新凤小学校等6所学校,除了新奇有趣的川剧《变脸》,更有一系列川剧艺术鉴赏活动,让同学们不仅有机会近距离欣赏戏曲,还了解了川剧,感受戏曲独特魅力。
小学生被川剧声腔、服饰深深吸引
川剧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一张脸刹那间可以变幻出十四张之多,让人惊叹不已。
在重庆大学城第二小学校的开场表演中,川剧演员带来《变脸》节目,新奇有趣的变脸、喷火和魔术表演令台下小观众们发出阵阵惊呼,“哇!太厉害了!”“一下就变了!”现场,川剧演员们还为小观众送上《霓裳羽衣曲》、《人间好》等经典川剧曲目。
重庆大学城第二小学校四年级同学章佳琦表示,自己最喜欢的川剧节目就是变脸,“因为它真的太酷了!”在这次的“戏曲进校园”活动中,自己有机会看到一些经典川剧曲目,也被川剧演员的声腔、服饰深深吸引。
“生活中,大家见到老师、同学会怎么打招呼?在戏曲舞台上,我们有不同的招呼方式。”在讲解川剧知识过程中,川剧老师现场教学戏曲礼仪,邀请女生学习“怀中抱月”、男生学习“抱拳礼”。
小朋友们争相上场学习戏曲礼仪,在川剧老师的指导下,感受大家闺秀的端庄举止,体会国粹艺术的文化魅力。
高腔是川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声腔
“关于川剧,同学们都知道哪些知识呢?”在戏曲知识讲座上,川剧老师还向同学们讲解起了川剧声腔、脸谱等基础知识。
川剧,俗称川戏,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川渝云贵四省市的汉族地区,是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
川剧五大声腔分为: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调,其中高腔是川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声腔,以徒歌、呐喊的方式去清唱,没有任何的音乐伴奏,纯靠鼓师手里的鼓签来把握演唱的整体节奏,靠演员清脆的声音去表现高腔高亢激昂和百转千回的韵味,非常考验演员的演唱功力。
此外,川剧分小生,须生,旦,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三小”,即小丑,小生,小旦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年5月20日,川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活动环节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重庆师范大学附属科学城第二小学校艺体中心主任李思羽表示,通过观看川剧表演,孩子上台体验戏服等活动环节,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了师生的戏曲审美能力,本次活动也为该校师生搭建了亲近艺术、提升艺术素养、感受艺术魅力的平台,是弘扬本土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桥梁。
记者了解到,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方面,该校每周的升旗仪式如恰逢传统节日,就会增加传统节日习俗班级展示;在学校田园实验基地,各班以二十四节气命名劳动实践场地,认识节气背后所折射出的中国农耕文化;在智趣社团“趣文化”类别中,书法、蓝晒、中国舞等多样化美育课程,也为传统文化传承奠定基础。
重庆科学城康居西城小学校音乐老师、大队辅导员隆卓男表示,川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川剧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们对戏剧的兴趣、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提升了同学们的文化自信。
日常,学校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在课程的教学中,如特色书法课程、德育微课以及小梅花戏剧展演等,都是学校参与保护传统文化的方式。同时,学校也希望能够有机会与专业戏曲老师合作,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以及专业性,让优秀的戏曲文化可以在小学校园得以发扬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