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戏剧日聊一聊你不知道的川剧

白癜风那家好 http://pf.39.net/bdfyy/bdflx/210312/8740647.html

“古往今来,人类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彼此的故事。只要人类存在,优美的戏剧艺术就不会消亡。”

——海伦?米伦

字正腔圆唱出一首余音绕梁

抑扬顿挫念出一段梨园传奇

扣人心弦演出一对神仙眷侣

英雄巾帼打出一片秀丽河山

婀娜身段舞出一场一顾倾国

……

这便是戏剧!

世界戏剧日

“世界戏剧日”是国际戏剧协会于96创立的一个纪念日,旨在引起全世界人民对戏剧艺术的重视,日期为每年的3月27日。

戏剧起源于民间仪式表演

包括舞蹈、哑剧、音乐、部分造型艺术

后来又包括诗歌

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古印度梵剧

一起并称为

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样式

中国戏曲是现今中国至少种以上戏曲剧种的概括和总称,它们大部分因地方语言和音乐特色而区分开来,如川剧、汉剧、秦腔、 梅戏、越剧、粤剧等等。也有因民族差异而得名的,如藏戏、傣剧、白剧、侗戏等等。“国粹”京剧,作为中国戏曲的代表,在世界上极富影响力。

作为传统戏曲艺术形式

川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

曾经出现过“蜀戏冠天下”的局面

川剧流行于四川省、重庆市及云南省、贵州省、湖北省的部分地区,是中国西南部影响 的地方剧种。由高腔、胡琴、弹戏、昆曲、灯调五种声腔形成“五腔共和”一直延续至今。

年,川剧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 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川剧有着辉煌的历史,变脸、吐火技术尤其为人津津乐道,但能“霸屏”四川数百年,川剧的“魅力点”远不止这些。热闹和有趣的场面外,它还有着独树一帜的丑角艺术,飘逸的小生做功,过耳难忘的川剧锣鼓;接地气的表演外,它早就走出国门,惊艳世界,还跟很多历史名人发生过“梦幻联动”。

千斤话白四两唱,三分唱念七分作

川剧

曾有“蜀戏冠天下”的美誉

然而

大部分人对川剧的了解

仅限于电视剧里

频繁亮相的变脸跟吐火

川剧在四川如何生根发芽

又为何能成为蜀地艺术“扛把子”?

让我们一起来重温

四川新闻网原创音频栏目

《冷历史会说话V:趣说川剧史》

聊一聊

川剧“祖师爷”

要说到刻在四川人DNA里的东西,川剧 算一个。川剧剧目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三列国”之说,足见其内涵丰富。这 期,我们就追根溯源,从川剧的“祖师爷”开讲。

以前的川剧老戏班子有个习俗,上台之前要拜一下“祖师爷”。不仅川剧,这个习惯在不少剧种存在。不要以为他们拜的“祖师爷”是哪位名不见经传的艺术大家,其实是开创开元盛世的唐明皇——李隆基。

在戏曲界,有一句老话叫“蜀戏冠天下”。那是因为成都的戏剧,在唐代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原因就是李隆基曾逃难到过成都,带来不少乐工伎巧,促进了戏剧的发展,成都便成为全国戏剧最活跃的地区。

当时的戏曲行当又叫梨园行,是由唐代长安城中的梨园所得名。梨园是当时皇宫训练和管理戏曲演员的地方,成员由李隆基亲自挑选,光 的乐师就有三百人,加上能歌善舞的几百名宫女,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皇家歌舞团”。这些人在梨园排练,由李隆基担任梨园的“崔公”,相当于现在的院校校长,并亲自担任指挥。这是我国 所综合性的皇家音乐舞蹈戏曲学院,放在今天就算是中央戏剧学院。

李隆基这个文艺青年,不仅是欣赏戏曲,他参与到创作了《霓裳羽衣》等。同时,在他的要求下,贺知章、李白等文人都曾为梨园编写过节目。李龟年、张野狐等等音乐家也来到梨园,让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艺术殿堂。

戏子伶人在当时一直是受欢迎却不受尊敬的职业,李隆基却把表演事业推广到了官方的高度,难怪会被尊为“梨园之首”、戏剧祖师了。直至新中国成立前,旧戏班还设唐明皇神位,逢年过节或收徒谢师都要祭拜。

除了李隆基,历史上还有一位热爱戏剧的李姓皇帝——李存勖。后唐庄宗皇帝李存勖被称为“戏子皇帝”。为什么呢?他自幼便喜欢看戏唱戏,所以继位之后不理朝 ,就爱演戏,还给自己取了个艺名“李天下”。一次,李存勖在吊嗓子,唱到“李天下,李天下何在?”一位伶人抬手便扇了他一个耳光,把其他伶人吓懵了。这位伶人说道:“理天下的只有皇帝一人,你还呼喊谁呢?”结果呢,李存勖非但不怒,还给他封了官。

虽然有这样两位皇帝的热爱,但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优伶还是难登大雅之堂。而艺术的境遇,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起了根本的变化。剧团和艺人的面貌随着整个中国地位的提高,在华夏民族文化殿堂,乃至在国际剧坛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川剧艺术也在这一历史性变革中,得到了进步和发展。

一集听不过瘾?

点击下方图片跳转喜马拉雅“冷历史会说话”专辑

或者点击

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

即可收听《冷历史会说话V:趣说川剧史》全集~

川妹推荐

调查何时有结论?关于东航坠机事故的0个权威回应!“3·2”东航飞行事故客机第二个黑匣子已找到热门视频推荐更多精彩视频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