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融媒记者陶逢明)说起川剧变脸、木偶戏变脸以及长嘴壶茶艺表演等这些非遗项目表演,他总是乐呵呵的,有道不完的话语,虽然学艺之艰与表演之辛让他吃了很多的苦头,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用汗水与心血为甘州区非遗项目传承撑起了一片天。让我们一起起去听听非遗项目传承人徐宁的故事。
徐宁与川剧变脸有一段特殊的缘分,他告诉记者,在自己小的时候,电视上的变脸就让他觉得很神奇,也许就是在那个时候,在他心底便埋下了学习川剧变脸的种子。上大一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学校的迎新晚会上,一位客座教授精湛的表演让他的内心受到了极大震撼,也更加坚定了他要学习川剧变脸的信念。
徐宁说:“大一的迎新晚会上,我们学校的客座教授,也是我后来的一位恩师,成都川剧院的副院长蔡少波教授,他表演的川剧变脸深深地震撼了我,后来我就到处去找他,打听他,打听他的住所,打听他的工作单位,找到了他,后来他觉得我很执着,最后也没有收取我的学费,就这样教授了我川剧变脸。”
学会了川剧变脸这个绝技以后,徐宁并没有懈怠,在甘州区文化部门工作的几年中,几百场次的演出让他对甘州区的非遗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萌生了要去学习变脸与木偶结合起来表演的念头。徐宁说:“有一次我的老师在跟我聊天的过程中,说成都有一个木偶它可以变脸,木偶分为大木偶、金木偶、杖头木偶、中型木偶,目前来说,我学的这个木偶变脸它是一个杖头木偶的中型木偶,他说木偶可以变脸还可以吐火,人可以做的,木偶都可以做,后来我就去学习这些,到成都找到我的老师,他又给我介绍成都木偶团的团长,也是国家非遗文化传承人曾凡金老师,教授了我木偶变脸。”
在与徐宁交谈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长嘴壶茶艺也是中国茶艺的奇葩,是一项受群众喜爱的民俗文化,是我国茶道的一环,是茶文化的一部分。但由于壶嘴较长、壶内装有沸水,也让徐宁在学习的时候受尽了苦头。徐宁说:“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特别辛苦,去练习这个长嘴壶茶艺,茶壶嘴有一米长,里面又装满了水,舞台表演上讲求滴水不漏,在观众下来演出的过程中也要讲求滴水不漏,装的还是开水,85度以上的开水,也被烫伤过很多次,也被扎到过很多次,后来还是坚持了下来,我觉得在学艺的道路上自己永远是一个小学生,作为一个文化的学习者,我要不断地去学习,传承。”
我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徐宁告诉记者,每一次在演出之前,自己都会把衣服、川剧变脸的帽子,衣服、头盔、鞋内饰等都要去整理一遍,特别是木偶,重达几十斤,整理起来也是比较繁琐的一件事。在表演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演出的质量,无论冬夏,都是这一套衣服,夏天常常汗流浃背,到冬天,演完以后身上也特别冷。正是因为这份执着,让他今天继续在为非遗的传承做着自己不懈的努力。
徐宁说:“我觉得在传统文化这条道路上,我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每一场演出下来,我得去查找不足,看看自己哪些地方还得去改进,比如说技巧、服装和音乐在配合等方面,我得去看看演出的照片,得去查找不足,通过我自己的一点努力,把传统文化做得稍微再好一点,然后让观众通过我的演出,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