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这个重要规划公布多处涉及两江新

近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了《重庆市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十四五”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

两江新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

被赋予了和天府新区

共同打造内陆开放门户的使命任务,

是重庆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的

重要战略性平台。

《规划》中多处提及两江新区,

江小妹为您划重点!

第一篇

全面开创重庆对外开放新局面

第一章发展基础

开放平台体系更加健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辐射力与影响力逐渐增强,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设立并取得重大进展,两江新区内陆开放门户效应凸显,重庆高新区发展升级版加速打造,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新获批一批国家级高新区、综合保税区,成功举办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中国(重庆)国际投资暨全球采购会升级为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全市形成“战略平台+园区平台+功能平台+活动平台”的开放平台体系。开放平台发展机制不断健全,能级不断提升,内陆开发开放主战场作用发挥明显,集聚了全市8成外贸和6成外商直接投资。

▲冉雨琳摄

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外贸整体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更加优化,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累计达13家,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汽车二手车出口等一批试点试验落地重庆,外贸高质量发展态势更加明显。双向投资水平不断提升,外商直接投资(FDI)规模居中西部前列,世界强企业累计落户达家;对外投资合作有序推进,“十三五”时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项目数量超过往年总和。

开放发展环境全面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涉外法治建设不断完善,国际化现代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律环境、人居环境等全面改善。重庆整体营商环境位居中西部前列,有力支撑全市开放发展。

国际交流合作全面深化。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加速推进,外国驻渝领事机构达12家,国际友好城市达49个,友好交流城市达个,欧洲重庆中心启动运行。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峰会等一批国际性重大会议活动在渝成功举办。科技、人文、教育、体育等多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亮点纷呈。

第二篇

拓展开放通道体系

加快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信息等出海出境通道建设,促进交通、物流、商贸、产业深度融合,建设通道畅达、辐射内陆、联通全球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形成“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在重庆贯通融合的格局。

第五章提升通道互联互通水平

统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成渝)号、长江黄金水道、渝满俄国际铁路班列等通道在重庆贯通连接。

第二节拓展中欧班列(成渝)号功能和网络体系

推动中欧班列(成渝)号高质量发展,完善欧亚地区运行线路及网络,探索开行中亚、西亚、南亚支线,构建欧洲—重庆—东南亚(日韩)通道网络。加快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加速布局完善境内外分拨点和仓储中心,强化长江经济带周边地区、华南地区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源组织,丰富回程货源品类,全面增强国际物流集散功能。加快推进中欧班列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平台,打造丝路数字班列。积极对接国际多式联运规则,完善跨境邮递体系,发展全程冷链运输,提高通关运行效率和运输安全保障能力。联动四川共同提升成渝两地中欧班列品牌影响力,探索建立成渝中欧班列定价协商合作联盟或股份合作模式,支持实施量价挂钩、灵活浮动的梯度运价,共同推动运价降低、时间压缩、效率提升,联合构建现代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形成“统一发展、提质增效、创新融合”新局面。

第三节优化畅通东向开放通道

持续推动长江黄金水道航道整治和集疏运体系建设,实现0吨级船舶全年满载通航至主城朝天门。争取国家尽快启动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实施智慧长江物流工程。研究江海直达船型,探索江海直达联运,持续提升三峡大坝船闸通过能力和效率,建设水运服务集聚区。加快推动渝宜高铁、渝湘高铁黔江至吉首段等重点高铁项目。加密沪渝直达快线、渝甬班列。推动长江上下游港口深化合作,完善集散分拨体系,创新江海联运模式和机制,加强陆水和铁海联运、港口协同,构建通江达海、首尾联动的沿江综合立体国际开放通道。

第六章增强国际要素集散功能

着力增强通道物流枢纽节点衔接水平,加快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国际信息枢纽,增强重庆面向全球集散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能力,打造国际门户枢纽。

第一节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

稳步推进陆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构建国家物流枢纽、物流园区、物流中心三级物流节点网络,打造内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完善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开展铁水、公铁、公水、公空、空铁等多类型联运,高标准建设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果园港铁公水联运示范工程等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加强果园港、新加坡港“双枢纽港”联动。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初步建立集装箱调拨共享体系,加强物流信息平台对接,实现通道无缝衔接。引进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集团,提升物流运营组织效率和运输服务一体化水平。提升物流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标准化水平,推进物流降本增效。深化川渝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合作,共同创新物流组织模式,共建内陆国际物流枢纽群,构建国际物流供应链节点网络。

▲冯旨意摄

第二节强化国际航空枢纽功能

推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扩容,加快建设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规划建设重庆新机场,建设一批通用机场,推动“两群”机场建设,构建“双枢纽+多支线”的运输机场体系。以国际直达为重点加密和拓展国际及地区航线,重点突出连通国际商务城市、国际旅游城市、国际新兴市场,增强航空全球连接能力。建设欧洲—重庆—东南亚、东北亚—重庆—非洲、南亚—重庆—北美三大中转通道,打造航空基地,提升辐射能级。加快培育主基地航空公司,争取航权、时刻、空域等航运资源,扩大面向欧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航权开放。推广应用第五航权,建设航空货运基地,畅通全球主要地区的航空物流大通道。加快培育空中中转、陆空联运模式,打造国际航空中转集结中心。积极申报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增强订舱、仓储、结算等组织功能。深化江北国际机场与新加坡樟宜机场合作,完善国际化服务功能。探索川渝串飞航线,加强空运市场和政策协同。

第三节建设国际信息枢纽

加快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挥重庆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等项目作用。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重庆)扩容增能,加快重点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建设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成渝节点,加快建设同城双活、同城灾备、异地灾备等数据中心。提升国内国际信息联通能力,推动数据中心和先进计算资源互联互通和共享,促进数据跨境流动,建设西部数据交易中心,探索打造数字贸易内陆国际枢纽港。推进川渝数据共建共享,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川渝共建国际数据港。

第三篇

完善开放平台体系

加快构建类型齐全、功能完备、布局合理、优势互补的开放平台体系,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标志性开放平台,发挥开放平台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中的核心载体作用。

第七章统筹开放平台发展

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开放平台布局与“一区两群”发展定位和经济发展水平相衔接,推动各类平台协同发展,形成聚合效应。

第一节优化开放平台布局积极争取新设国家级开放平台,推动增设长寿等综合保税区,推动铜梁、潼南、涪陵、大足、合川、南川、綦江—万盛等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争取在有条件的区域增设保税物流中心(B型)。加快完善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等重要节点开放功能,适时启动万州港等口岸开放前期工作,积极推动万州机场口岸、重庆铁路口岸正式开放。加强开放平台建设储备,建立开放平台梯度升级机制,有序推动市级开发区、市级工业园区等市级开放平台提档为国家级开放平台,在有条件的区县有序设立海关、边检等机构。专栏3国家级重点开放平台01战略平台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两江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李倩摄02园区平台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璧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荣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争取新增铜梁、潼南、涪陵、大足、合川、南川、綦江—万盛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03功能平台

两路寸滩综合保税区、西永综合保税区、江津综合保税区、涪陵综合保税区、万州综合保税区、永川综合保税区、团结村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南彭公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口岸、重庆港水运口岸、重庆铁路口岸(临时开放)、万州机场口岸(临时开放)。争取新增长寿综合保税区、重庆铁路口岸综合保税区。

▲一带一路商品交易中心冉雨琳摄第八章提升战略平台开放能级

充分发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两江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等战略平台的先行先试优势,用好国家赋予的更大改革自主权,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动高端产业集聚,打造全市对外开放的制高点。

第一节高标准实施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

持续完善项目运行机制,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和商业模式创新,探索开展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框架下三方合作,推动合作由“点对点”向“面对面”拓展,带动西部地区对接东盟市场。发挥重庆新加坡双枢纽作用,推动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深化金融开放创新合作,建设中新(重庆)金融科技合作示范区,发展供应链金融和特色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推动重庆及西部企业赴新加坡交易所上市融资。建设中新航空产业园,打造第三方飞机维修中心。深化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设,探索中新跨境服务贸易与跨境数据流动试点,打造国际数据港。积极拓展教育、医疗、文旅、农业、专业服务等领域合作。

专栏4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功能性标志项目01金融服务领域推进建设中新(重庆)金融科技合作示范区。开展绿色金融、巨灾保险、基金互认等重点合作项目。争取开展中新跨境理财合作试点。拓展中新跨境融资渠道。02航空产业领域建设中新航空产业园。推进第三方飞机维修项目。03交通物流领域

加快建设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推进中新海关关际合作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

04信息通信领域打造仙桃数据谷中新信息通信领域合作示范点。推进中新(重庆)国际超算中心、万国数据重庆数据中心建设。05其他领域推动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研究院项目落地运营。推进新加坡国际酒店国际社区项目建设。推动实施中新(重庆)农业合作计划。第三节推动两江新区高水平开发开放

优先布局国家重大战略项目、试点示范项目,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加快集聚高能级市场主体、跨区域总部、全球性资本,打造联通全球、辐射内陆的高端要素集聚地。发挥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两路寸滩综合保税区、寸滩国际新城等内陆开放窗口作用,全方位提升国际化水平。高标准打造两江协同创新区,推动设立开放式国际化高端研发机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中德、中瑞(士)、中以、中韩、中日等国际合作产业园,促进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高端高质高新产业集聚,高水平建设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

▲刘靖霆摄

专栏6两江新区开放型产业布局

01两江城市发展核以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照母山)、江北嘴中央商务区、寸滩国际新城为支点构建两江城市发展核,集聚发展总部经济、现代商贸、高端商务、休闲旅游等业态。依托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创建中国软件名园,打造全国数字经济产业示范区。▲张坤琨摄02水土新城聚力发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产业,打造高新生态城。▲张坤琨摄03龙盛新城重点发展汽车、高端装备、航空航天、商贸文旅等产业,打造创新中心、物流中心、智能智造中心、文体休闲中心。▲艾爽摄

04两路寸滩综合保税区加快创新升级,着力实现保税加工、国际贸易、国际物流三大支柱产业新发展,推进加工贸易向品牌、研发、分拨和结算等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贸易转型升级,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强化物流园区功能支撑,促进物流产业集聚化特色化发展。▲保税港区集团供图

第九章推动园区平台、功能平台、活动平台提档升级

聚焦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行质量,形成聚合效应,推进园区平台做高做新、功能平台做特做活、活动平台做精做实,不断提升发展水平。

第三节推动活动平台做精做实

加快建设国际会展名城,全面提升会展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力打造提升现有高端展会平台,高水平办好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论坛、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一带一路”陆海联动发展论坛等重要展会。积极申办达沃斯论坛商业圆桌会议、大河文明峰会等国际会议项目。立足重庆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打造一批制造业和服务业专业展会平台,支持区县培育特色节庆会展活动。积极参加进博会、广交会等国家级重点展会。促进会展业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推动会展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为重点走出去。完善会展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建设悦来国际会展城,打造国际一流的会展中心、会议中心、赛事中心、演出中心等,提升会展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深化会展业改革,提升会展业市场化水平。深化川渝会展业协作,共同申办“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博览会。

▲张坤琨摄

专栏7重点活动平台01举办的重点展会活动

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论坛、世界设计大会暨重庆国际设计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一带一路”陆海联动发展论坛、立嘉国际智能装备展览会、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中国西部动漫文化节、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会议、重庆国际创投大会、重庆英才大会等。

02参加的重点展会活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新加坡创新科技展亚洲科技展(ATxSG)等。03拟引进重点展会活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地方领导人论坛、达沃斯论坛商业圆桌会议、国际展览业协会(UFI)会员大会、世界设计大会、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英雄联盟总决赛、世界电子竞技大赛等。

第四篇

构建高质量开放型经济体系第十章全面扩大产业开放

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推进一、二、三产业扩大开放,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增强参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重塑的能力。

第一节有序扩大服务业开放

深入实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放宽服务业外资市场准入限制,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与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聚焦重点领域,以推动运输、数据、资金、人员流动便利为方向,持续扩大物流、金融、科技、教育、医疗、电信、贸易和数字经济等领域开放,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第十二章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加速服务贸易数字赋能,壮大国际服务外包,不断扩大服务贸易规模,建设全国重要的服务贸易基地。

第三节加快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专栏9:服务贸易发展重点平台

创建服务贸易国际合作园区:支持渝中区、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重庆经开区创建服务贸易国际合作园区。

建设服务贸易产业基地:积极争取创建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建设重庆(西永)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中国—新加坡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重庆)、渝中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培育两江国际数据港、渝北仙桃数据谷、巴南公路物流基地、重庆云谷(永川大数据产业园)等特色服务贸易产业基地。

建设服务贸易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一批生物医药研发、检验检测、航材维修、数字贸易等公共服务平台。培育西部国际检测认证综合服务平台、重庆(西永)对外文化贸易线上公共服务平台等重点公共服务平台。

第十三章优化升级货物贸易

聚焦提升重庆外贸国际竞争新优势,深化贸易领域创新,推动优化市场布局、商品结构、贸易方式及结构等,促进内外贸一体化,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

第三节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建设中国(重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打造国际快件分拨中心。推广“产业带+跨境电商”模式,完善公共海外仓服务,支持生产企业和传统外贸企业利用跨境电商平台拓展国际市场。争取跨境电商进口药品和医疗器械试点,探索扩大跨境电商进口商品种类。探索发展市场采购贸易。壮大总部贸易,建设总部经济集聚区。发展转口贸易,加快进出口货物报关、保险、仓储、国际运输、装箱分拨、金融结算等业务创新。不断扩大二手车出口等贸易新业务规模。

▲林丽江摄

专栏10促进外贸创新发展重点平台

01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改造提升两江新区(汽车及零部件)、巴南区(摩托车及零部件)、长寿区(西药)、涪陵区(船舶海工、榨菜)、丰都县(牛肉、榨菜)、潼南区(柠檬)、璧山区(汽车及零部件)、九龙坡区(有色金属)、荣昌区(纺织)、北碚区(仪器仪表)、重庆高新区(生物医药)等一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积极创建汽摩、通机、电子信息产品等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02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支持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积极创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创新监管制度、服务功能、交易模式,培育建设一批进口综合服务平台、供应链平台、交易平台和展示平台。

第六篇

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第十八章建设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

加大国际交往力度,增强国际交往能力,提升城市影响力和区域辐射带动能力。

第一节拓展国际交往朋友圈积极拓展与拉美、东南亚、北美、中东欧等地区交往,构建以“一带一路”为重点的国际友好城市网络,吸引更多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来渝设立领事、商务和办事机构。打造渝中半岛、江北嘴、弹子石、广阳岛、艺术湾等特色优势外事交往区域,建好欧洲重庆中心,搭建多元国际交往平台。培育高水平涉外专业服务机构和人才队伍,加强与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国际组织等合作,提升国际交往水平。办好“重庆日”“重庆周”“感知重庆”等活动,建设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实施城市营销行动,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创新推动民间交往多元化、网络化发展,培育更多民间外交活动品牌。第二节深化多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加强科技创新交流合作,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支持市内有关单位设立海外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加强人文交流合作,高水平建设中外人文交流教育试验区和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推动铜梁龙、川剧等优秀文化“走出去”。加强教育交流合作,鼓励重庆高校加入“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吸引更多优秀国际学生来渝留学。加强体育交流合作,建设西部地区体育赛事活动中心,争取举办更多高层次高水平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第十九章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顺应消费品质化、智能化、绿色化、个性化、国际化升级趋势,引导集聚国际消费资源,发展国际消费服务,打造立足国内、辐射周边、面向世界的具有全球影响力、吸引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第一节打造国际消费集聚区统筹中央商务区和长嘉汇大景区规划建设,促进解放碑、江北嘴、南滨路(弹子石)互联互通,加快提升产业发展能级,着力集聚国际消费品牌、国际消费业态,优化完善商业商务、国际交往等功能。高水平建设寸滩国际新城,协调发展“一港三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地、城市形态展示新高地、对外开放新窗口。建设国际化、综合性购物地标,加快打造世界知名商圈,集聚发展高端消费。完善进口商品分销体系,合理规划布局离境退税定点商店和进口商品市内免税店,打造离境退税示范街。专栏11国际消费核心区建设01中央商务区推动解放碑、江北嘴、南滨路(弹子石)三个片区联动发展。解放碑以提质发展商贸商务服务为重点,打造国际高端消费目的地;江北嘴着力构建生态担当、文明承载、城市彰显的空间载体,推动都市文化旅游消费发展;南滨路(弹子石)依托滨江人文风景岸线,精心打造山水城市会客厅。02寸滩国际新城推动“一港三区”发展布局。邮轮母港片区,围绕窗口、贸易、旅游等功能,发展邮轮经济,突出国际交往、总部经济引领,带动“船、港、城、游、购、娱”一体化发展,形成集聚高端国际消费、国际商务、国际交往的核心功能区。保税经济区,依托丝路花街、“一带一路”商务中心和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等载体,发展保税经济,形成“一带一路”国际交往、国际贸易、特色消费集聚的商务及产业配套功能区。金山片区,聚焦潮流消费、数字经济、文创产业、时尚总部企业集聚等功能,引入高人气、新风尚、创新型的业态,发展时尚经济,形成国际时尚消费聚集区。双溪河—东风船厂功能联动区,联动邮轮母港片区拓展城市商务服务功能,发挥长江岸线资源优势,推动片区产业迭代升级及战略转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形成创新科技引领的智慧湾区和产城融合的生态示范区。

第七篇

推动区域协同开放

 

第二十二章优化全市开放空间布局

全面提升主城都市区开放能级,提高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开放水平,促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

第一节提升主城都市区开放能级

强化中心城区开放核心带动作用,加快建设两江四岸核心区“城市会客厅”。支持中心城区在扩大开放中先行先试,集聚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交往等开放功能,提升国际化山水都市形象,吸引领事馆、国际组织、跨国企业等入驻,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增强主城新区开放支撑能力,争取更多国家级开发开放平台布局落地,推动中心城区重要开放功能向主城新区延伸。实施产业能级提升行动,积极承接国内国际产业转移,着力构建开放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二十三章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开放协作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建立健全协同开放体制机制,加强重大事项开放协作,推动川渝高水平联动开放,共同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第二节推动重大事项合作共建共同构建对外开放大通道,合力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共建中欧班列(成渝)号,协力优化畅通东向开放通道,协同打造世界级机场群。深化平台联动共建,加强川渝两地国家级开发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国际合作园区等开放平台建设合作,协同建设中新金融科技、航空产业、跨境交易、多式联运等领域合作示范区,共同打造“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深化川渝金融开放创新合作,推进金融市场和监管区域一体化,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共同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积极承接国内国际产业转移,共建高水平汽车产业研发生产制造基地、西部大健康产业基地,协同打造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特色消费品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军民融合产业体系,联动建设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共同引导两地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产能合作。以“一城多园”模式共建西部科学城。发挥好两地领事馆资源优势,在招商引资、缔结经贸合作关系、推动经贸合作等领域协同联动,共同争取重大外事活动、重大外经贸促进活动落地川渝,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规划》有哪些重点?重庆市商务委对《规划》进行了解读。一起来看!

到年重庆全面建成内陆开放高地

重庆将全面实施六大主要任务

  为“十四五”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重庆将全面实施六大主要任务。

▲“陆海新通道”整车出口常态化班列(资料图)邹乐摄

拓展开放通道体系。统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做大做强西部陆海新通道,拓展中欧班列(成渝)号功能和网络体系,优化畅通长江黄金水道,挖掘“渝满俄”国际铁路班列潜能,推动开放通道互联互通。着力提高通道物流枢纽节点衔接水平,加快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国际信息枢纽,增强重庆面向全球集散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能力,打造国际门户枢纽。

完善开放平台体系。统筹开放平台发展,优化开放平台布局,积极争取增设综保区、国家级高新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推动各类开放平台错位协同发展。提升战略平台开放能级,做高做新经开区、高新区等园区平台,做特做活口岸、保税监管场所等功能平台。

▲重庆果园港(资料图)邹乐摄

构建高质量开放型经济体系。全面扩大产业开放,深入实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积极培育开放型经济新增长点,提升开放型经济规模、质量和效益。繁荣内陆通道经济,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创新发展模式,壮大国际服务外包,建设全国重要的服务贸易基地。优化升级货物贸易,做强一般贸易,做稳加工贸易。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

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全面优化对外开放制度设计。深入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探索建立公平竞争规则制度,加快推进标准的国际化。

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建设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深化科技、人文、教育、体育等多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中央商务区、寸滩国际新城等国际消费集聚区,引导集聚国际消费资源,提升国际化消费品质,营造国际化消费环境。提升国际化生活服务功能,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国际化现代城市。优化涉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国际化政务服务水平和法治化水平。

推动区域协同开放。优化全市开放空间布局,促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开放协作,推动共建对外开放通道和开放平台,联动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协同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强化国内国际开放合作,促进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联动开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际合作,打造联结国内国际的战略性枢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9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