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偶戏,古称傀儡戏,是一种由人操弄傀儡扮演故事的特殊的传统戏曲样式。木偶戏是一个拥有庞杂技艺、众多种类的庞大家族。根据其不同操纵方式,可分为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戏、铁枝木偶、药发木偶等。
四川木偶戏包括杖头木偶、提线木偶和布袋戏,其历史悠久,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艺术样式。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唐代天宝年间,四川就出现了木偶表演。北宋初的孙光宪撰《北梦琐言》记载,唐崔安潜之镇西川,“频于使宅堂前弄傀儡子,军人百姓穿宅观看,一无禁止”,文中所说“傀儡”即木偶的古称。至清代中后期,木偶戏班曾经遍布四川各地。清末,傅崇矩在《成都通览》图文并茂地介绍:“木肘肘,俗称棒棒戏也。有名京肘肘者,甚妙。即木偶人也。”
▲成都博物馆杖头木偶戏
四川木偶戏传统的创作和表演,与四川民间通俗艺术有着深厚的血脉关系,尤其是对川剧表演艺术的模仿吸收,使其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重要民间艺术。
历史上的成都木偶戏是四川木偶戏的重要代表,主要分布在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平原各县。
成都市木偶皮影艺术剧院先后经历了年的成都市木人组、皮影组,年的成都市木偶剧团、成都市西城区大众木偶剧团和成都市西城区皮影队,年的成都市木偶皮影剧团,“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成都市文艺宣传队木偶剧组,年恢复成都市木偶皮影剧团建制,年改为成都市木偶皮影艺术剧院的历史发展过程。
成都市木偶皮影艺术剧院是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艺术品种最全、知名度最高,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的木偶皮影艺术表演团体,拥有大中小杖头木偶、布袋木偶、提线木偶、皮影戏等艺术门类。
▲成都儿童木偶剧《马可·波罗与大熊猫》
成都木偶戏的表演艺术,在继承“川派”木偶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地方戏曲、民间歌舞等姊妹艺术的表演技法,广采南北各派木偶艺术之精华为已所用,形成了“阿堵传神”的成都木偶特色。借鉴川剧艺术的表演技巧,独创了木偶变脸、吐火、摘花、转帕、长绸、耍帽翅、翎子功等表演绝技,形成了华丽优美、细腻古朴的艺术风格。成都木偶戏以其技艺精湛、剧目丰富、历史悠久而享誉海内外,被国外主流媒体誉为“世界木偶皮影艺术的佼佼者,高质量,第一流国际水平”、“真正的艺术佳品”。
▲木偶剧《龙门传说》
成都木偶品类齐全,包括杖头、提线、布袋等形式,杖头木偶又分为大、中、小(京木偶)三类。传统成都木偶戏以身长四十厘米的京木偶为主,手签是内手签,安装在木偶衣服里面。提手(木偶操纵者)左手托“命棍”,右手操纵“手签子”。京木偶短小精巧,操纵灵活,善于巧妙地运用小木偶的肢体活动,准确地刻画川木偶角色内在的思想感情,既能演武戏又善演文戏,是成都地区特有品种。
成都木偶所穿服装,包括盔、帽、蟒、靠、官衣、褶子、披风等,按不同剧目和角色的身份、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官衣、褶子、纱帽翅子、翎子、口条(胡须)、水袖、飘带等都根据木偶表演的需要设计。
▲杖头木偶
成都木偶戏的演出舞台分为上下两层,且上下均为空台。木偶人物可以恣意腾挪,上天人地,便于表演富有想象的神话、童话剧目,再加上独特的人物造型和操纵技巧,使木偶人物、动物在舞台上活灵活现,周身动弹,栩栩如生。木偶操纵者称“提手”,是因古时提线木偶盛行而得名。提手除具备戏剧、舞蹈演员的基本功外,还必须掌握“手指功”“硬举功”等技能。表演过程中,演员的意图通过两手贯注到木偶身上,做到“上跟下、下随上、上下结合”,同时根据剧情配合音乐节奏在下面走台步、扯式口、跑圆场等。
成都木偶戏的音乐也多彩纷呈。传统剧目基本上都是沿用川剧的唱腔和乐器完成其演唱,在吸收川剧高腔、昆腔、灯戏等声腔曲牌基础上,融入唢呐、扬琴、二胡、三弦、笛子等音乐元素。新创童话剧、寓言剧、歌舞剧等,大多数由剧团音乐工作者,根据剧情和儿童审美心理而创作音乐,如《老公公种红苕》《调皮的小白兔》《龟兔赛跑》等。
传统成都木偶戏班献艺于庙会、祭祀、农事等各种民俗活动场合,在民间社会中还发挥着娱乐休闲的文化功能、祈福迎祥的民俗功能、移风易俗的教化功能、人际和谐的社会功能,增加了川地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
版权声明:本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若已获授权,请注明“来源:成都方志”。
编辑:南波万
校对:汪洋李胜利
监制:毛声文
审核:赵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