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盛大开幕。同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选送、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与四川省川剧院联合打造的川剧《草鞋县令》在天津大剧院精彩上演,亮相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并角逐第十七届文华大奖。值得注意的是,《草鞋县令》是四川省唯一入选本届文华奖终评作品名单的文艺作品。
另外,由四川交响乐团、四川省歌舞剧院、四川省德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创排的歌剧《同心结》将于9月6日在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上亮相。这也是除了参评川剧《草鞋县令》以外,另一部代表四川受邀参演的剧目。
《草鞋县令》
深挖中华历史文化充分展现川剧特点
“我们都是百姓养,碗里装的百姓粮。身上穿的百姓衣,当官就该为民想。”川剧《草鞋县令》(版)以根治什邡水旱为主线,讲述了清朝嘉庆年间什邡县令纪大奎,面对灾情从容不迫、坚守本心、排除万难、惟民至上,最终解决民生难题的故事。本版《草鞋县令》演出阵容强大,有4朵“梅花”和多位文华奖得主同台表演。
文艺作品想要出彩,一定离不开强大的精神内核。导演查明哲透露,《草鞋县令》的创作初衷是挖掘中华历史文化中的“清廉因子”,融入文艺作品之中,激发崇廉、敬洁的正能量。
经过反复打磨的《草鞋县令》(版)也在原版基础上有了许多创新。主演陈智林告诉记者,在对纪大奎的人物设定上,新版《草鞋县令》有了很大调整。“旧版更强调纪大奎的清廉,而这一版的纪大奎则是一个民生情怀极重,深受百姓爱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官员形象。”著名川剧作曲家李天鑫为全剧设计的音乐与唱腔融汇什邡当地民歌元素,把川剧高腔与四川灯戏有机相融,既接地气又流畅悦耳。另外,升级后的《草鞋县令》还巧妙运用四川的方言俚语,充分展现了川剧诙谐幽默的特点,具有浓郁的乡土情和烟火气。
《同心结》
强调音乐性和歌剧性将四川元素融入故事
民族歌剧《同心结》则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四川籍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的故事。《同心结》在年首演后反响热烈。年在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的直接指导下,这部经典剧目被重新搬上舞台。
《同心结》为何在四川排演?解放军艺术学院原政委、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乔佩娟说,黄继光是德阳中江人,他代表了当时抗美援朝时牺牲人数最多的四川志愿军群体。《同心结》导演彭澎表示,《同心结》保留了许多“家乡配方”。“黄继光在累了时,耳畔响起的是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他回到家说着四川话,吃的是中江挂面……”这些细节是当代文艺作品对革命先辈的致敬,也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
创新是文艺作品的生命。《同心结》作为一部年首演的经典剧目,在年启动复排以来,在不丢失原有故事性的基础上,更加强调音乐性和歌剧性,在交响乐中构建更细腻的人物情感。更多地将四川方言、四川民歌与本地饮食等元素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中。不仅充分展现了歌剧艺术的综合魅力,同时又大胆创新突破惯常思维,打造出一部文艺佳作。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吴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