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川剧,不敢说起源泸州,但是它是发源之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个皇帝,历史评价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拿我们泸州来说,在他执政的时期,就已经是全国33个商业繁荣城市之一。终年商贾、工匠往来不绝,人口猛增,跟今天娱乐业发达一样,肯定是因为经济的高度犯人,这样才促使以满足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的戏曲流入。在那个时期,这就是时尚和流行元素,也是大家追捧和喜闻乐见的节目。

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说“杨慎在泸,傅粉面”,扮着演戏模样。公然露面,广为人知,且其所作曲调,是当时的南曲和北曲中加上了具有地方色彩的“川调”。这是泸州川剧史上最早的文字记载。

到了清末,每岁新年过后,乡间天坛寺内有“清醮会”正月有“青祈会”、“上元会”;二月有“观音会”各会蝉联演戏,直到二月底方止。县城内,三月有“火神会”、“文昌会”;四月有“药王会”、“江西人私会”;五月有“龙船会”、“单刀会”;六月有“城隍会”、“川主会”;七月有“土地会”;八月有“张爷会”;九月有“观音会”;十月有“牛王会”;冬月有“太阳会”。每会必唱川剧,市民倾户出动观看。可以说是月月有戏唱,常常有板眼。

其时,各路戏班名角云集,大唱对台戏,争强斗胜。这种会戏形式,使各路戏班开阔了视野,互蹉技艺,使演技更臻完美。另外,旧时一些川剧爱好者,不傅粉面,不着戏装,以茶馆为阵地,在锣鼓声中,琴弦声里坐唱,谓之唱“玩友”。这种坐唱不拘形式,道具简单,群众喜闻乐见,所以发展很快。民国初,在乡间已非常普及,70多个场镇均有。抗战期间,更发展到多处。城内,由于有梨园子弟的参与,“玩友”公堂更是遍及三街九巷。

如此强大的群众基础,也使得当时的泸州之于川剧,如同天津之于相声,其影响可见一斑。

清雍正时,泸州川剧初见端倪。据《蜀林》杂志载:雍正二年(),湖南有湘剧班20余人来泸州,成立了四川第一个川剧戏班“老三庆会”。在泸招收学员,带来了“湘潭高腔”和《琵琶记》、《拜月亭》、《金钗记》、《班超》、《白兔记》、《金印记》等南曲常见剧目,成为川剧最早的剧目。

咸丰二年()泸县杨九乡武举刘开奎举办了川剧最早的“全胜班”,后由其子刘光兴、孙刘世彬相继接办,凡60余年。在“全胜班”的影响下,同治初年泸县涂场周保生,义创办“新全胜班”(年改名为“得胜班”),前后续办20年。同治、光绪年间(——)县人谢维孟创办“三字排科班”。《礼俗志》中说,该班生、旦、净、末、丑,均有成名者……。”其唱腔演技非他人所及。

光绪十三年(),方洞乡青杠滩屈有坤创办“翠华班”,道具齐备,演职员工近百人,演出时满台朱紫、眩人眼目,人称邻近州、县之最。光绪二十年()泸城艺人张玉容创建了“玉翠班”。这些戏班、科班的创立,使泸州川剧在表演、声腔上开始形成自己的特色。民国初年,曾有外地话剧、楚剧、京剧流入。这些剧种的出现,对泸州川剧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如一九四二年,湖北艺人沈云陔主办的“楚剧团”到泸,在演出的《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等连台戏中,使用了大幕、二幕、天幕、顶幕、耳幕。天幕使用了投影幻灯布景。其舞台之美,不仅使泸城观众为之倾倒,也给川剧舞台美术以极大的启示。

以后,川剧的舞台美术,才开始从“一桌两椅”简单的布景中解脱出来。江西“戈阳腔”,以“一人喝而众人和之。”这种唱腔,就是川剧高腔中的帮腔。明末清初大批移民自江西入川,“戈阳腔”传来泸州。“戈阳腔”与泸州民间的秧歌、清歌以及长、沱江上的川江号子,在唱法上接近,一拍即合,这就自然迅速形成了泸州川剧以高腔为主的特色。

民国时期,泸县(民国时期泸州改称泸县)川剧戏班、科社林立,名角济济,使川剧同仁侧目。当时川剧同行中曾有“泸县是戏窝子,戏多、戏烂”,“戏班到泸,戏不好演”,“闯过泸州码头,不会摔跟斗”的议论。可见其影响力和全川的川剧艺人对其的看中。

其著名戏班,科社有民国元年(()泸县袁少林、周秧鸡、赵焕成在泥渊坎建立的“志字科班”,民国三年,由泸州城内绅士、大商家周雨谷出钱,著名川剧演员陈艳为主续办。

民国三年,泸县和丰场人李壁成创办“钧字科班”。民国八年,兰田大商家蒋少成经营“俊字科班”。另外,还有民国十三年,玄滩李少延建的“玉春班”;民国十八年,泸县艺人王凤、周玉春建的“桂林班”;民国二十三年,苏云成主办的“同庆班”。

民国二十七年由驻泸的黔军军长侯之担出钱创办的“侯之担戏班”;同年,杨九乡张联生办的“张联生戏班”;民国二十八年,城内大河街林四星办的“巧艺班”;民国二十九年,兰田镇人邓道士继父辈续办的“华字科班”;民国三十四年,孙莲花在泸建的“孙莲花戏班”等数十个。

更兼成都“三庆会”、重庆“章华班”等若干戏班频繁穿梭来泸演出,群星荟萃、梨园笙歌,响彻泸城,极一时之盛。

新中国成立初期,《泸县群娛川剧团》在立石乡成立。演职员工23人。一九五七年,县府派干部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更名为“泸县川剧团”后,发展到60余人。一九六四年,为适应演出的需要,川剧团改称剧团,剧团下,有一川剧队伍,并另组成一个文工队,属剧团管辖,演职员工又从原有的60余人,猛增至余人。

为剔除糟粕,继承其精华,剧团设置了专业改编人员,创作、改编现代剧目16个,新编历史剧12个,传统故事剧15个,整理传统剧21个,上演各类题材剧目多个。但是这里面也有很多遗憾,今天川剧的绝活和经典剧目,也在这次改革中被拿掉了。今天看到的吐火、变脸、藏刀等都还不是最精彩的,还有很多如滚叉等已经没有人会表演了。

而当时泸县川剧团的多数演员,是从玩友艺人转为专业演员的,没有受过基本功的训练。一九六一年,选送到各专业训练班和进修班的入员先后回团,加之又请川剧界的表演艺术家、名演员来团授艺,使剧团表演技术不断提高。

如谭永炀在《肖方杀船》中的藏刀绝技;毛正均演《跪门吃草》时功夫的运用;以及学生排演的《水漫金山》中的双滚禅杖,都别具一格,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泸县川剧声腔以“高腔”为王,旧有“高腔窝子”之称。经演员、鼓师、琴师集体研究,借鉴前人,大胆地进行组合和改革,创造了《沙岗村》中“串腔运用”的新形式,即唱时剧中人从上句句尾的旋律音阶由高腔直接转入胡琴,又由胡琴转入盖板,不要锣鼓另起腔。这种唱法,不仅能更好地表达剧中人内心感情的变化,充分发挥演员的唱功,而且使观众耳目一新,有幸欣赏到川剧的各种声腔。

民国时期大小剧团为了生存,很多人绞尽脑汁把舞台设计用到当时的极致,但是有一部分还是简易的布景,有点草台班子,新中国后舞台可能更加好了。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电视的普及,对一切戏曲形式都是巨大的冲击,而且很多绝活失传,老观众逐渐老去和离世,也使得川剧越来越没落,沽酒客也是不懂,全凭资料和一些请教老一辈人了解,不能说可惜,昆曲,京剧尚且还有许多无奈,何况川剧更有局限性,但是希望有一天能出一个天才人物,把他复苏吧,或许是美好的愿望,最终取决是观众和市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