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写作的故事,要追溯到很小的时候,从呀呀学语,到后来听、说、读、写、诵五个方面的练习,开始说起。对我而言,听、读可理解为阅读范畴,说、诵可作为分享范畴,它们既是写作的基础,又是写作的成果展示,是一个人语言文字综合能力的具体表现。1.缪斯女神眷顾的孩子?在我8个月大的时候,爸妈因为忙于工作,把刚断奶的我,托付给保姆照看。从这以后到上幼儿园之前,我在保姆家度过大约三、四年的光阴,这正是一个孩子语言发育最关键的时期。保姆人缘极好,非常喜欢热闹。她家经常高朋满座,人来人往。常常不是她在家里招待客人,就是她去别人家作客去了。我打小就跟在她身边,现在看来,我的听说能力,是在与较多人接触的情况下,渐渐培养起来的。为啥我从小喜欢表达,这也算是一个原因吧!记得上幼儿园时,有年放暑假,爸爸用自行车带着我,到五七干校去玩。正值盛夏,酷暑难耐,爸爸骑着车,很快就累得满头大汗,爷俩被迫按下“暂停键”,在一个池塘边稍歇。塘里有大大小小的青蛙,我兴奋地指着它们,对爸爸喊:“爸爸,爸爸,你看有好多青蛙,它们都穿着好看的花衣裳。”就这么一句天真的童言,让爸爸认为我有语言天赋,逢人便夸我有想象力,说我会表达,这句话里,既有比喻,又有拟人手法。七十年代,大众娱乐方式少。电视机很稀有,妈妈单位有台黑白电视,每天都派专人专管,定时开关。每晚电视开播前,家家户户都有人,提前去占位置,好让吃完晚饭的家人,能有个坐下看电视的位子。其实,看电视也是能学到很多知识的,比如,国家大事,各地见闻,普通话等等。当时不要说电视,就是谁家有台收音机也是稀罕的。卢叔(保姆的丈夫)曾攒了几个月工资,买了台不知啥牌子的收音机,跟宝贝似的。夫妻俩白天忙活,晚上就喜欢听点戏,什么川剧、京剧、越剧、黄梅戏都爱听。我也跟着听了不少戏:像川剧《白蛇传》,京剧《玉堂春》,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等。卢叔还常常带我去剧院看戏。记得一次,大约在我上小学高年级时,我们去看当时很叫座的越剧《红楼梦》,台上黛玉焚诗,宝玉哭灵,台下的我在“咿咿呀呀”的唱腔中,居然睡着了,还睡得挺香!这些经历,或多或少练就了我,听和说的能力。上小学,能识一点字了,保姆见我喜欢看书,就去租书铺租各种“小人书”。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中的故事,就是在那时熟知的。还看了《聊斋志异》、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连环画。保姆说她不识字,我念她听。每天临睡前,我俩半躺半坐在床上,开启了一天的阅读时光。刚开始我读得结结巴巴,第二天她就去换本简单的,随着我认字越来越多,她拿回来的书也越来越厚,有时一晚上有两三本。看她“吧嗒吧嗒”抽着叶子烟,面带微笑,眯缝双眼,很享受地听着,我就尽力读好。不认识的字,提前查好字典,努力让她满意我的“服务”。其实,在给她念故事时,我又何尝不是在满足阅读的兴趣呢?如果说,我从小喜欢文学,在小学时代是受保姆影响,长大后,是受爱好诗词歌赋的父亲的熏陶,在他们的耳濡目染下,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小时候并不知道读书的意义,因为喜欢,什么书都看,只要能借到、买到,想方设法都要弄来读一读,看一看。在小学三年级时,我已半生不熟地看完了全套《红楼梦》,还有其它古籍线装书。平时,报纸、杂志、小说、诗词歌赋,都看得津津有味,手不释卷,家人说我是书虫,也不为过。有时看到兴头上,怕父母干涉,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也要把精彩的部分读完。这边看得起劲,那边初中就戴上了近视眼镜。高中时,读书更上瘾,曾熬夜看完《基督山伯爵》、《教父》、《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外国小说。《奇葩说》导师、著名主持人蔡康永曾说:读书,是为了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大量的阅读可以改变命运,人生有限,阅读就是我们拓宽视野、丰富经验的好方式。书看多了,不能只是成为书呆子或书袋子,就有想写一写的冲动,灵感一来,有时也会写一些杂文。2.写作带给我莫大的获得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在语文老师的鼓励下,我开启了日记时代,一直坚持到大学毕业。我的日记本大大小小,薄的厚的,各式各样,要用一个专门的箱子装。四年级、五年级,开始学写小作文,都是老师出的命题性作文。初中时,练习记叙文或说明文。在学校由老师指教,在家是父亲指点。偶尔出篇范文。高中,除记叙文外,要求写议论文。为了高考作文能得高分,在学业紧张之余,我利用晚饭时间,到报刊栏看报,每天雷打不动。一般看《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青年报》等,重点看人民日报社论、特约评论员文章。此番神操作,使我既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有所了解,又学到政论文的论证方法,对我的政治学习、议论文写作都有很大帮助。高中阶段,我的记叙文、议论文常常出范文。一篇《我的家乡》曾获得全地区作文竞赛一等奖。语文老师常在课堂上,念我写的议论文给全班同学听。由此,语文成绩常常名列前茅。一篇《爸爸,请不要抽烟!》,让老烟民爸爸,戒掉了,已抽了三十来年的烟。后来,大学上的中文系,写作成了日常,这期间仍然保持记日记的习惯。在读大二时,惊闻保姆突发脑梗去世,悲痛至极,熬了几天夜,写了部小说,讲述我与保姆之间的故事。一位同学看后,被深深打动,他提出帮我发表,当时没有打字机,全靠手写,没留底稿。最后,发表的事石沉大海,手稿也不知去向。后来我再没有时间精力重写,真是可惜!师大毕业,到中学教语文,自己写日记,也要求学生记日记。后来毕业班课业繁重,才让学生把日记改为周记,无论自己多忙,坚持为学生全批全改。遗憾的事,在我结婚生女后,当新手妈妈,既要带娃,又要忙工作,实在腾不出手、挤不出时间,断掉了写日记这个好习惯。在怀孕期间,偶有感慨时,提笔给未来的孩子写一些文字。后调到党校工作,年年有调研任务,我开启了写调研文章的历程。先是写给市委党校,后又写到省委党校,“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文章终于印成铅字,刊登在对外公开发表的杂志上。舅舅、爸爸、朋友离世时,我化悲痛为文字,写追思文章,在当地报上发表。后来我改行,做了一名公务员。接触的是多种题材的公文写作。涉及政务性文章,一般用总—分—总三段式,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行文,带点公式化。天生多愁善感、伤春悲秋的我,很小的事,也会触碰到敏感的神经,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每当这时,我就提起笔,写一些只有自己看得懂的文字,聊以慰藉易受伤的心灵。非常崇拜、佩服那些大文豪、名作家,他们个个都才华横溢,能笔下生花,直抒胸意,文以载道。而我们这些普通人,虽然对人生有感悟,对生活有体会,无奈功底、笔力有限,写不出优质好文。年11月29日,我清楚地记得这一天,我加入“十点写作”第一期训练营。用21天的时间,学完了整个写作课的所有内容。课程主要以阅读材料、视频、直播、答疑、作业等形式进行,重点听了十点副总裁廖仕健、金牌讲师渭水徐公等讲授的写作课。学习了金砖四步写作法,主要内容是教我们,如何运用“话题论述、延伸论述、对比论述、核心论点”等方法,来从事自媒体的写作。抱着空杯的心态,我始终牢记,廖主任刚入行时说的一句话:我不会,但是我可以学。训练营一开始,我注册了百家号、头条号。在“十点”老师的建议下,我取名“爱写字的王惠惠”,这是对自己的鞭策。想着廖主任的另一句话“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情感”,我边学边写,边写边改。3.写作满足了我的表达欲年初,新冠疫情卷土重来,结合业余学习到的一些营养学知识,我写了一篇《钟南山:最高的人权是——生命,健康地活着才是最重要的》,有2.6万展现,阅读。2月4日,我在头条号发布了一篇文章《当你老了,生病了,谁来照顾你最合适?》,有20万+的展现,1.1万+的阅读,这对我是极大的鼓舞。一周前,我的一篇《我不是贾玲,我的生命中却有两个李焕英》观后感,在十点训练营登出,阅读量,点赞,收藏45,这是读者对我的莫大认可。在年12月25日那天,经过20天的奋战,百家号终于为我开通了图文原创权益。过几天,头条号也为我开通了原创权益。截止今日,我创作了天,盘点了一下:在百家号共发内容84条,粉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