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短视频为成都写诗,那将会是一首自由直率的现代诗,还是一首工整敦厚的古体诗?
10月27日下午,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发现成都之美”第三届影像天府·短视频创摄大赛,在天府文投路演中心举行了小组赛第三期的比赛。
本期小组赛赛制与前两期相同,三部优秀入围作品的创作团队作为攻擂方,与往届获奖团队进行攻守擂对决。四支团队以文艺类作品争夺“玉垒奖”和小组出线的唯一席位。
比赛现场
影像人坚定文化自信短视频助力传统创新
提起川剧,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变脸和喷火,但这些只是博大精深的川剧表演艺术中的一部分。在第一轮攻擂环节中得分最高的流息团队,就以作品《川流不息》聚焦目前川剧发展的难题,用短视频为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
流息团队由成都大学19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组成。导演母丹在作创意阐释时说到,“短视频的碎片化传播和川剧文化润物细无声的特征,两者其实是相得益彰的。当传统文化遇上现代文化的时候,我们青年影像人也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流息团队《川流不息》导演母丹作创意阐释
同样是传统文化,成都橙视传媒科技股份公司的作品《有一种生活美学叫成都》以茶馆为切入点,诠释了成都包容多元、平衡闲适的生活美学。“泡茶馆”作为成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延续至今,是一种对现今城市文化趋同的有力回应。
传统之外,现代成都也是短视频创作的宝地。
OST传媒带来的作品《短视频在成都》就展现了短视频创作者眼中的成都。
繁华的太古里、热闹的火锅店、静谧的府河边,成都处处都有他们的创意来源。在他们眼中,这是一座艺术与生活完美结合的梦之城。
三位专业评委现场打分
本土文化潮流“解法”方言诠释城市精神气质
本期守擂团队古道图腾曾在上一届影像天府·短视频创摄大赛中,以作品《声在成都》荣获最佳天府表达奖。这次他们带来的作品依然与声音有关。
作品《“成语”接龙》片如其名,语言全部采用了“成语”,即成都语言(成都方言)。
导演涂美亮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但有着在成都12年的生活经历,再加上拍摄前对老成都人的语言表达进行了实际调研,在作品里把成都话的押韵和歇后语运用得淋漓尽致。
全片由五个幽默反转的小剧幕“接龙”而成,分别表达了成都人热情、顾家、包容、乐观、时髦的性格特征。
古道图腾《“成语”接龙》导演涂美亮作创意阐释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种方言也承载着一个地区的精神气质。
专业评委之一,制片人、峨影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彭瑾评价道,“方言背后连接的是地方精神。以成都人天生的幽默感来传达语言与文化、文明、社会的关系,特别好”!在攻守擂对决中,彭瑾评委给双方团队的作品都给出了10分的分数。
“如果把这两个作品比作是诗,古道图腾的作品是一首现代诗,段落分明、情感层层递进;流息团队则是一首古体诗,在有限的时间里表达提炼了重点”。
三位专业评委认真评分
最终,经过现场大众评审投票和3位专业评委火力值助推,古道图腾取得了胜利,获得了“玉垒奖”。
小组赛获胜团队将在11月的决赛中角逐最终大奖,未获胜团队在之后的复活赛中也还有进入决赛的机会。
古道图腾团队代表与三位专业评委合影
11月2日将举行第四期小组赛,决出聚焦作品创意性的“新丰奖”。
小组赛赛程已过半,还有哪些团队能获得所剩不多的决赛席位?敬请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