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的江湖剧目有哪些秦声戏语

北京白癜风治疗价格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作者:秦之人秦腔艺术自从诞生以来就在西北民间广为流传,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艺人流动演出十分频繁。后来,艺人们为了搭班演出方便,就约定成俗地遴选了一些常演剧目作为江湖搭班的基础,一个艺人必须掌握了这些剧目,才被认为基本可以独立闯荡江湖了,如果不能掌握这些剧目就要被江湖耻笑,甚至还要接受惩罚。由于艺人自由走江湖的时代结束得很早,再加上东西秦腔早就基本消亡,因此,对于这些老江湖艺人必备剧目的具体情况已经说法各异,只是简单称之为“江湖八大本”、“江湖十大本”,“江湖二十四本”等名称。现将我整理的关于这些剧目的一些情况汇集在这里。五典坡剧照一、江湖二十四本1,麟骨床2,串龙珠3,春秋笔4,玉虎坠5,五典坡6,蛟龙驹7,紫霞宫8,铁兽图9,抱火斗10,破天门11,玉梅绦12,八件衣13,黑叮本14,潘杨讼15,下河东16,状元媒17,淮河营18,黄河阵19,破宁国20,回荆州21,忠义侠22,八义图23,白玉楼24,渔家乐黑叮本剧照秦腔素有东西路秦腔之分,西路秦腔是最古老的梆子腔,也是最早流布于西北各地的板腔体。它经常了弦索腔(曲牌体)、吹腔(曲牌体)、胡琴腔(紧打慢唱)、板腔体(板腔体)等四个主要阶段,后来就形成了由板腔体、吹腔、说唱曲子三部分综合而成的复合剧种。直到近代,西路秦腔才发展成为纯粹板腔体的单声腔剧种。西路秦腔的胡琴腔形式即紧打慢唱形式对中国戏曲板腔体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江浙一带的乱弹二犯、河南大平调、上党梆子的梆子腔部分、怀庆梆子、川剧弹戏、滇剧丝弦、拉魂戏等都属于这种形式。紧打慢唱形式受说唱艺术的影响,形成了固定化的句式形态,这就是板腔体。板腔体的中州韵演唱就是二黄,以土话演唱就是俗称的咣咣。随着北曲秧歌调的出现,板腔体在山陕黄河两岸出现了新调式的山陕梆子,几乎同时在汉口一带出现西皮。从此,中国戏曲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下河东剧照一般把跟西路秦腔相对的,由山陕梆子分化出来的同州梆子叫做东路秦腔。因为东西路秦腔调式不同,也就长期不能同台演出,这两种风格的秦腔的流行剧目也就大不相同,这就是秦腔所谓的“江湖十大本”有东西路的差异。二、西路秦腔十大本1,太和城2,断王霍霍3,万寿图4,石佛寺5,蛟龙驹6,两合关7,梅龙镇8,鲁尧识马壮9,黄绝鞭10,滚豌豆三、东路秦腔十大本1,鳞骨床2,鸳鸯被3,惠风扇4,玉虎坠5,忠义侠6,和氏璧7,春秋笔8,八义图9,天门阵10,春秋配忠义侠剧照在东路也有人把清初著名传奇剧作家李十三的戏合称为“十大本”。其实,李十三的剧作只有八大本戏和两部折子戏,民间却通称为“十大本”。四、李十三八部本戏1,春秋配2,白玉钿3,香莲佩4,紫霞宫5,如意簪6,玉燕纹7,万福莲8,火焰驹五、李十三两部折子戏1,四岔捎书2,玄玄锄谷其中《玄玄锄谷》是不是李十三作品尚有疑义。火焰驹剧照单从剧目看,二十四本已经是东西路剧目混杂在一起了,大部分剧目也在目前的舞台上可以看到,明显出现较晚。而十大本的东西两路剧目无一重复,风格也大不相同,东路的剧目基本都出自于明清传奇,而西路的剧目除过《蛟龙驹》基本都出自于宝卷。这十分明显地显示了秦腔剧目的不同渊源和艺术风格的渊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