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日报专访陈巧茹为川剧再出发成都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 http://m.39.net/pf/a_5154126.html

本报记者孟蔚红/文

主持人语

时隔19年后陈巧茹再度站在梅花奖的舞台上。19年前,20出头的她便获得了梅花奖,实现了很多戏曲演员多年追求的梦想,如果就此离开这个已经不大景气的舞台,于己也算对曾经的付出有了交代,于团也无可厚非,少经费少演出少工资,让任何一个演员心灰意冷。陈巧茹曾经走过,最终又回归。这次,她不再等待,不再抱怨,为川剧的演出和市场开拓思路,积极进取,成为川剧在新时代传承与创新的一股新锐力量。

本期嘉宾

陈巧茹,成都市川剧院常务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青年表演艺术家。荣获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十二届文华表演奖、第六届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员奖、第十四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第四届全国戏曲电视剧“优秀演员奖”、第二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工花旦、青衣、武旦。主演的《白蛇传》《四川好人》《鸳鸯谱》《欲海狂潮》等大量剧目,被誉为“声、色、艺俱佳的文武全才”。多次赴西欧各国演出,为川剧赢得盛誉。

采访手记

年7月1日成都市川剧院

距离上一次采访陈巧茹,时间又过去了5年,我再次来到位于东风路那条小巷里的成都市川剧院,发现那里变化很小,进到门上写着“副院长”三个字的办公室,陈设跟几年前几乎一样,小小的房间里落地风扇很显眼,巧茹拧开它,说“我们这没有空调”,伴着一个很有意味的眼神。

空气被扇叶搅动着似乎带着不情愿参与到我们的谈话中,不知道是不是受这个声浪的干扰,最后记录我们这次聊天内容的录音播不出任何内容,仿佛那个生动的下午不曾存在一样。在备受打击后的沮丧、慌乱、倒霉等各种情绪轮番表现后,我变得镇定并慢慢自信,因为我发现陈巧茹说过的很多话开始一句一句往外冒,伴随着的,是她眉飞色舞的神态,或是讲到动情处的热泪盈眶。我发现我完全不用那些录音,就能完成这篇采访,因为所有内容都在我的脑海里。我想,这一个得益于陈巧茹生动的表述,还有一个就是熟悉和了解。

我认识陈巧茹是在她年进京演出争夺梅花奖期间,我们住一个房间,她演出,我发报道,她演出后的专家座谈会我还帮她草拟过发言稿。那时候的她,二十出头,走在北京灰扑扑的街道上,明艳出众,看上去有些小小的冷傲,其实是因为青涩。从此以后,我们延续着这份难得的友情,虽然中间有一阵我没再报道川剧的演出,但对她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