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打造现代川剧塘河嫁ldquo

“妈妈呀……一尺五寸养成人,爹娘淘了好多神;只说是,从今后,慢慢报答养育恩;哪晓得,要出嫁,女儿要成别家人啊……”6月29日上午,在江津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江公享堂,现代川剧《塘河嫁》在这里首演,唱出了塘河哭嫁的经典段子。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搬上川剧舞台,江津区以此为契机,正在大力培育“川剧美品之乡”文化品牌。

6月29日,《塘河嫁》首演现场吸引了众多观众观看

把非遗搬上川剧舞台

江津区塘河古镇地处渝、川、黔相交,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条件。据《塘河乡志》记载,塘河婚俗始于宋代,兴盛于明代,清朝时期传至重庆的永川、巴南、綦江以及四川的合江,贵州的赤水、习水等地。

《塘河嫁》是以重庆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塘河婚俗为原型,邀请国家一级编剧王逸虹教授、国家一级导演余生、川剧作曲陈祖明教授重点打造的本土原创精品剧目。该剧以诙谐幽默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现代农村青年陈幺妹和王三哥在追求美好爱情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啼笑皆非的故事,真实地还原了塘河婚俗说媒、开庚、巅轿、参厨等礼仪过程。

现代川剧《塘河嫁》剧照

《塘河嫁》哭嫁表演

《塘河嫁》婚嫁表演

《塘河嫁》颠轿片段

昨日上午的首秀,吸引了好多人前去观看。重庆市戏剧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梅花奖演员黄荣华观看首演后激动地说,无论从剧本、表演、曲目等方面来讲,《塘河嫁》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希望能够成为江津的保留曲目、文化名片。

立足民俗文化打磨精品

《塘河嫁》剧本于年4月底初步定稿,且演员全部来自于江津区各行各业的戏剧爱好者。“我已经三天没有看见我的小孩儿了,然而看见台下观众这么高兴,再苦再累都值了。”陈幺妹扮演者黄秋风告诉记者,大家都是因为同样的爱好聚在了一起,这段时间为了排练大家都要求加班,主动放弃了休息的时间。

在首演后的座谈会上,重庆市戏剧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梅花奖演员黄荣华,重庆市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百玉兰奖获得者张建平,重庆市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重庆戏友协会会长黄春芳等名角儿为《塘河婚》提出了很好的修改建议和意见。

“剧本是改出来的。好的作品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不断去打磨!”编剧王逸虹表示,《塘河嫁》从创作至今不到一年时间,总共排练也不到一个月,无论是表演还是创作,都需要不断优化。“我希望50年后,‘塘河嫁’还能在舞台上演。”江津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江津将立足本土民俗文化,打磨文艺精品,让江津的现代川剧走出去。

据悉,《塘河嫁》接下来将会开展进学校、进企业、进镇街的巡回演出活动,还将在重庆市文联大剧院表演。

江津打造川剧美品之乡

川剧在江津有着很好的土壤,《塘河嫁》并不是江津川剧唯一的成果。

就在一天前,6月28日晚,在江津滨江路元帅广场,伴随着川剧锣鼓和一阵阵高腔,江津区“滨江之夏”群众文化广场活动·“川剧美品之乡”首届川剧邀请赛拉开大幕。来自江津、江北、九龙坡、永川、合川、荣昌、潼南7个区的川剧参赛队,以及重庆戏友协会艺术家们首次“斗唱”。胡琴咿呀,演员们的唱腔时而高亢嘹亮,时而沉郁顿挫,讲述着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

近年来,江津区积极发扬传承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同时依托川剧爱好者协会和戏剧曲艺家协会,将川剧课堂开设进入中小学,培育打造“川剧美品之乡”。截至目前,江津区川剧协会人数已经达到余人,演职人员近人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每年演出场次近场,参与群众达到80万人次。

看“滨江之夏”赢现金红包,28日、29日幸运网友名单出炉!

福利到!这个夏天,小布包场请你看大片!

老街老巷传奇多!李市这条“牛行街”里牛人真多!

(来源:重庆商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