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非遗的纪录片越来越多,小潼还记得在《传承》第二集《绝技》里面,各种民间技艺让人叹为观止;
在《我在故宫修文物》里,那些原本已经“褪色”的器物在匠人的手中获得了“新生”;
在《手造中国》里,每一件瓷器的制作都是手工瓷器匠人对于工艺的执着......
通过这些节目,让越来越多人,特别是当代年轻人,了解和认识到非遗文化,并加入保护非遗的队伍,让这些“技艺”不至于失传。
在重庆潼南,也有这样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潼南川剧、双江莲箫、花岩女子狮舞、花岩彩龙舞、太安扯扯灯、宝龙五节龙。
它们也曾盛极一时,拥有无数拥趸;但有些技艺在时光的长河里逐渐褪去色彩,让人心生遗憾。
潼/南/川/剧
名闻四方的川剧“戏窝子”
川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而潼南是重庆川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名闻四方的川剧“戏窝子”。
这里先后孕育出一代川剧宗师匡文字、“活曹操”唐彬如、“四大川剧皇后”之一廖静秋、名旦“三庆会”会长杨素兰、全国一等净角奖获得者唐斌如、第1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蒋淑梅等一批饮誉巴蜀的新老川剧艺术家。
最鼎盛的时候,潼南创办了“清文艺术剧部”和“蜀声社科”等6个剧社。年成立的潼南川剧团,因排演革命现代川剧《杨闇公》、优秀传统剧《焚香记》而走红巴蜀,被中央文化部誉为受群众欢迎的“担担剧团”。
年,辉煌至此的潼南川剧团,没能逃脱“肢解”的命运,令许多深爱川剧的人痛心不已。
年,潼南一群退而不休的老干部、老艺人,他们情系川剧、心系观众、打玩友、办座唱、搞演出,于10月1日成立了戏曲协会。
从此,“川剧戏窝子”获得了“新生”,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更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双/江/莲/箫
这种民间“舞蹈”正在濒临消失
莲箫,乍听名字,估计很多90后都没听过这项民间舞蹈。表演者手拿一根三尺长并装有铜钱的竹棍(即莲箫),用两端均匀而有节奏地敲打身体的脚、腿、手、肩、臂等部位,其声铿锵悦耳。
而潼南双江莲箫起源于19世纪中叶,是涪江下游一种集歌舞、表演、娱乐、健身为一体的群体性民间艺术形式。
据小潼了解,能够掌握传统莲箫技艺和纯正舞蹈风格的传承人寥寥无几,这种活跃在城市街头、农家院坝和临近场镇的民间艺术,正以极快的速度失去生存和发展空间。
花/岩/女/子/舞/狮
女狮传女不传男
舞狮是一种民间艺术,每逢佳节或者集会,我们都能在街头巷尾看见这项传统技艺。
但女子舞狮你见过吗?在潼南活跃着一支女子舞狮队,传说,创始人看见丈夫舞狮,就偷学技艺。在当时,妇女不宜抛头露面,她就悄悄约几个姐妹,暗中模仿男子狮舞的套路和动作,几经改动,终于编出适合女性表演的狮舞表演。
并创立了一条行规:“女狮传女不传男”,迄今为止,有确切姓名可考的传承人已有4代。
年,花岩女子狮舞被潼南县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1月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花/岩/彩/龙/舞
拥有百年历史的民间表演
“花岩彩龙舞”创立于清末光绪年间,两百多年来生生不息,在花岩乡村代代传承,有确切姓名可考的传承人就有3代。
“彩龙舞”扎根于农村民间,其表演的形式和内容都跟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格调喜庆热闹,内容积极健康。
“彩龙舞”通常由4人表演,人人身着彩衣、扎腰带,精神抖擞。在乐队敲打的节奏中,默契配合,充分模拟龙的动作特性。场面虽不及大型龙舞壮观,但表演时的乡土气息比较浓郁,很有节日氛围。
太/安/扯/扯/灯
由河南的民间艺人传来
扯扯灯又称逗么妹、跑旱船,是一种传统民俗舞蹈。它起源于清朝末年的潼南滩石场(今太安镇),主要在春节期间演出。
表演者一般有3人,1人饰么妹,1人饰小花脸,1人饰车夫或艄翁。也有7人表演的,除上述3人外,增加4个手执灯笼的“报子”(打场人)。
太安扯扯灯是由河南的民间艺人传来,最初他们是逃荒而来,通过表演扯扯灯的形式,讨要生活费。后来,这种表演形式被当地民间艺人模仿,于是就在太安镇扎根了下来。
目前,太安扯扯灯已完成了第四代的传承,被评为重庆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宝/龙/五/节/龙
民间祭祀祈福类传统舞蹈
五节龙舞历史悠久,据《潼南县志》记载,在民国二年(公元年),宝龙镇便已有成熟的五节龙舞表演。
五节龙属民间祭祀祈福类传统舞蹈,起源之初主要用于春节期间舞玩祈福和庙会祭祀。
五节龙小巧玲珑,短小精悍,受场地限制较少,三人一组配合默契。龙头由单人执掌表演,龙身分别由两人执掌表演。表演时四人伴奏,分别敲击鼓、锣、钹等乐器。
目前,五节龙项目被列入了重庆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写在最后:越来越多传统技艺正面临无处可用、无人传承的绝境,加上很大一部分传承人已经上了年纪,一些非遗文化随时都有面临消失的风险。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只有通过影像、图文等形式,让这些技艺不被大家遗忘。
-end-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图片:《潼南旅游资源集》
本期编辑:杨钦越
本期排版:蔡沁汝
责任编辑:彭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