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玩友除了变脸,你所不知的那些奇怪的川剧

对云贵川以外地区的普通人来说,对川剧的了解,或许仅仅局限于川剧变脸、喷火或滚灯。爱好曲艺的人,或还能津津乐道于川剧悠远的历史,清奇婉转的唱腔,华丽的服饰,诙谐的台词及众多的流派。这门传承数百年的古老艺术,近几十年来,随着文化娱乐形式的极大丰富,已渐渐式微,不为年轻一代所了解了。今天要说的是川剧在民间的一种流传方式,甚至迟至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门娱乐方式还为广大川渝民众所喜爱,这就是“打玩友”。“打玩友”又称“打围鼓”,是川剧一种坐唱形式,一般在茶馆进行。兴趣相投的业余川剧爱好者,相约聚会,围坐一起,清唱川剧,入围的参与者乃玩票,叫玩友,或称川剧玩友,打玩友。上了年纪的川剧戏迷中有很大一部分都会打围鼓。过去在缺乏娱乐活动的民间,尤其是农闲时节的农村,打围鼓处总是里三层外三层挤满听众。父亲当年曾是乡村剧团的一名“角儿”,每年秋收以后,农活不那么多了,便有村里的管事者出来召集一众“演员(票友)”开始排练剧目,一般会排3-4个剧目,传统的居多,如《驼子回门》、《恩仇记》(改编自聊斋故事)、《拉郎配》、《易胆大》、《墙头记》等,新编现代剧如《邻里相亲》、《春林盼子》等等。我那时才八九岁光景,整日里也泡在排练的村公所,小孩子记性好,居然把大段大段的唱词给背下来了。除了春节期间,周围十里八村巡演外,“打玩友”也是几名主演和打鼓将常有的活动。一般是地方是的有头有脸的人家有了红白喜事,会请玩友们上门吹打弹唱一番,除了饭食,好烟好酒招待,临了还有工钱的,倒不失为农闲时一门极好的营生。早年间打围鼓较盛行于码头,是袍哥组织一种娱乐形式。晚上一群懂行的“生旦净末丑”,围坐街边煤气灯下,边鼓一敲,三通开场锣鼓响起,一下子看热闹的人就把打围鼓的围得水泄不通。去年回家,巧遇村里几位叔伯辈和几名年轻妇女,跳完一段秧歌舞后,居然还清唱了一段《三击掌》(王宝钏与父亲的一段赌气的故事)。感觉古老的川剧艺术,还是有发展前景的,只要扎根于百姓中,与时俱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