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名单出炉以后,看四川对其中的五位偶像进行了新的诠释(点击查看)。今天,我们将继续介绍余下5位偶像的别样魅力。01.文创界的带货王——薛涛说起古代“蓉漂”的代表人物,薛涛绝对算一个。这个西安女孩,带火了四川的文创产业。薛涛从小随父入蜀,父亲去世后,她走上了卖艺为生的道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还有国民级的美貌,是绝对的全能型选手。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也“入坑”薛涛,甚至为她争取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职,要知道,曾在这个职位呆过的大咖有白居易、王昌龄、李商隐、杜牧,女子当“校书郎”也没有前例,眼看薛涛就要成为“第一人”。虽然薛涛最后没能当上校书郎,“女校书”的美名也传遍了全国。有西南地区最高长官的支持,薛涛很快成为了西南地区,乃至整个大唐大红大紫的女明星,粉丝数量不计其数,薛涛的住处每天都围满了前来看她的人。薛涛可谓心灵手巧。当时的文化市场主要被男性把持,他们写作时不拘一格,纸张也要选最大的,薛涛由此发现了小资情调文人群体的市场空白,推出了精致风纸张。她亲自动手,从井中汲水,自行制作小型纸张,并将其染为主打女性市场的桃红色,以及主打个性化市场的明黄、深青、铜绿、残云。便于携带,便于交流,再加上个人定制的招牌,纸张一经问世,立马成为爆款,众多文化网红“带货”,官方也大量采购。后来薛涛还以技术专利入行,面向市场、实现量产,《方舆胜览》就记录到“薛涛,蜀妓也,以造纸为业”。薛涛借纸张实现了“财务自由”,开始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晚年的薛涛离开了浣花溪,移居到碧鸡坊(现成都金丝街附近),每日与诗文为伴。每当有一首新诗酝酿而成,她就亲手写到素雅的小笺上,一不小心,她又成了唐朝最牛的女书法家之一。堪称“干一行,会一行”的极致代表。薛涛的一生,见证了古代四川文化产业的兴盛,也让我们看到女性文人的力量。02.与朱熹麓山“论剑”的理学家——张栻在古代,知识很宝贵,哪个读书人没有一个攻读名校的梦想?古时的四大学院,就是清华北大一样的存在,其中坐落于湖南的岳麓书院,更是全世界都罕见的千年学府,它的兴盛,离不开一个四川人——张栻。出生于四川绵竹的张栻,32岁出任岳麓书院主教,大刀阔斧开启了教育改革,拒绝“应试教育”,时常组织校园辩论赛,还邀请全国的学术大咖们来开讲座,岳麓书院随之成为全国重点学术基地,来这儿讲学,就是身份的象征。当时名气最大的学术偶像朱熹闻名也来到岳麓书院宣讲,点名要与张栻辩论,一场伟大的文化高峰论坛就此诞生。麓山上,34岁的张栻和37岁的朱熹,激烈辩论了三天三夜,讲堂、走廊、院子都挤满了人,听讲者骑来的马几乎把书院前池里的水都喝干了。这场辩论,让张栻走到了“聚光灯下”,受到全国瞩目,配上朱熹不遗余力的夸奖,张栻的名气提升了几个level。一时间岳麓书院报考率节节攀升,选张栻做导师的达到两千多人,其中有不少四川弟子,深造后又回蜀讲学,成为四川文化界的中坚力量,虽然张栻主要在湖南活动,四川的文化界却一直流传着他的传说。03.领先西方年的数学学霸——秦九韶年,伟大的数学家高斯提出了“同余定理”,成为西方数学的高峰。时光倒回年,远在东方的数学家秦九韶早已提出原理相同的“大衍求一术”,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在同时代其他文人还在研究如何把律配平的时候,四川安岳人秦九韶早就在数学一道上走了很远。秦九韶从小沉迷于演算数学,年纪轻轻就精通星象、音律、马术、骑射、剑术,文武双全,他还特别喜欢搞一些跨学科研究,比如“音律中的数学规律”,以及“数学在打人中的运用”。某日,秦九韶在父亲的宴会呆得不耐烦了,便与一旁的歌姬打赌,能不能用弹丸打中客人,接着拿出纸笔演算:“看着,我的弹弓用这样的角度,再加上风速——”这样的行为,在其他人看来难以用常理解释,关于秦九韶会妖术的传说一抓一大把:他在18岁拉起义兵队伍反抗入侵的金人,亲自设计了以少敌多的阵法,传到金人耳里,就成了撒豆成兵、化雨为旗的妖人。他用数学知识建造的宅子,精妙程度“非人力能达到”,他的书案,全写着“元数”“定母”“衍数”等别人看不懂的“咒语”……谣言之下,秦九韶仍不忘自己作为一个数学家的修养,他用了数年的心血,写成了数学界里程碑式的著作——《数书九章》。即便是现在,这本书会难倒一大片数学学渣,什么“用三角形的长求面积”,很多学生看了都会一脸懵。如果南宋的考试有数学的话,这本《数书九章》绝对是霸占畅销榜的参考书籍。只可惜,秦九韶生错了时代,他的数学成就没有多被重视。好在几百年后,随着数学成为必学科目,秦九韶提出的数学原理也进入了各国的课本。后世人把他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美国著名的科学史家萨顿认为“秦九韶是他所在的民族,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英国BBC制作播出的4集纪录片《数学的故事》中,秦九韶是唯一一个被提及的中国数学家。这位被时代抛弃的非典型学霸,达成了另一种形式的不朽。04.活着的史诗——格萨尔王《国家宝藏》第二季里,四川博物院从珍藏的文物中,推选了三件国宝出去。其中之一,就是共有11幅的唐卡——《格萨尔王传》。为什么四川博物院要从成千上万件文物中,挑选出这样一件文物,去参加《国家宝藏》?唐卡描绘的主人公格萨尔王的影响力,或许就是原因。几乎每个藏族人心中都有一位格萨尔王,每个人的口中都能说出格萨尔王的一段传奇。约公元年,格萨尔出生在今甘孜州德格县阿须草原上。后来,格萨尔在赛马比赛中夺得王位。他战胜了舅舅对他的压制,率领士兵南征北战,开疆拓土。通过征战,格萨尔王统一了大大小小多个部落,在今川青藏三省区相连的藏区建立了统一政权——岭国,结束了吐蕃崩溃后长达数百年的部落纷争局面。统治期间,他积极发展生产,传播文化。格萨尔王的故事。是一个价值巨大的IP,无数艺术作品由此衍生而来。四川博物院收藏的《格萨尔王》唐卡,称得上举世无双。一代代行吟诗人在川青藏地区说唱着这部伟大的英雄史诗,成就了这部“活着”的史诗。05.麻辣美食达人——李调元翻开李调元的履历,可谓“金光闪闪”,川菜之父、川剧之父、沉香研究专家、对联高手、文学家、藏书家、诗人……从小,李调元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少年中进士,琴棋书画都能考90分,天生就是搞学术研究的料。长大后,他果然成为了一名巴蜀文化研究员,自掏腰包在家乡德阳建“万卷楼”,藏书总数达十万卷,被称为“西川藏书第一家”。他编辑刻印的《函海》丛书,有多本,气候、民俗、杂文、诗词、文学、史学、戏剧、农学无所不包,简直是巴蜀大百科全书。粉丝们给他想了个应援口号——山(书山)呼海(《函海》)啸。他自己养了个戏班子——李家伶班,自编自导,编写剧本组织演出都亲自上阵,在四川搞巡回演出,票房成绩喜人。当然,如果让他选出一个自己最得意的成就,川菜绝对是首选。对美食的渴望,贯穿了李调元的整个童年。父亲李化楠当官时到处出差,去的最多的就是“酸苦之乡”,想吃一顿合口味的饭菜都是奢侈,于是父亲每次尝到可口的食物,都要记下来,数十年过去,内容足够支撑一本菜谱了。醒园,则是李调元感受亲情温暖的载体,于是他编刊了父亲的菜谱,取名《醒园录》。《醒园录》是四川第一本川菜菜谱,记载了道菜点的种烹制方法,甚至还有“西瓜久放不坏法”等食品收藏小贴士。李调元父子都是麻辣胃,菜谱里写着燕窝里要撒花椒、做梅干菜要撒辣椒、蒜泥配醋刚刚好,简直是川味风向标。川菜界将这本书奉为宝典,实操性很强,许多菜式被后世复原,家庭主妇都可以学着做。麻辣味尝多了,李调元人也变得麻辣起来,与朋友游览重庆,友人说重庆像乌龟,李调元接口道:“确实像乌龟,还是个下江乌龟。”绝对是一个优秀的相声演员。李调元的一言一行都透露着典型的四川气质,他是真正的四川巨星。这十位大咖波澜壮阔的人生,也是四川文化多样性的精彩写照,这片山灵水秀的土地,用它的从容、优雅、生活气息,孕育了无数灵秀之才。这些人物,历经千年仍然熠熠生辉,为后人留下无数探索的空间。-The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