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落幕戏韵悠长点亮文化

治疗白癜风要多久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30525/13840835.html

10月4日,随着“国风超有戏”国风戏曲音乐会的结束,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为期七天的主场活动,在北京园博园圆满落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丰台区相关领导及艺委会专家代表出席闭幕式。闭幕式上,优秀青年学术论文获得者、中国戏曲票友大赛金奖选手、“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人气之星”称号获得者、参演单位代表,先后获颁荣誉证书。

9月28日至10月4日,20个省区市近50个优秀院团院校,围绕梨园精品、梨园荟萃、梨园嘉年华三大板块,联袂奉上余场演出、百余场次讲座导赏对谈、近场次互动活动,现场吸引来自全国的游客近10万人次,观众年龄构成更加年轻化。其中,线上0场直播展播,借助线上形式登陆多家网络平台,满足无法亲临现场的观众需求,累计点击量超过0万次。随着戏曲周热度的上升,也吸引了众多网络达人游园打卡,通过自媒体分享他们在戏曲周的“赏、游、玩、购”,中国戏曲文化周相关话题的视频浏览量、阅读量累计超过万。相关媒体新闻报道覆盖全球86个国家,更有余家海外主流网络媒体进行多语种转载。据统计,本届戏曲文化周全网全媒总浏览量超过5.6亿。为人民群众奉上了一场场丰盛的戏曲文化盛宴,也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闪耀时代光芒,进一步焕发生机与活力。

集结名团名剧名家场场好戏精彩不断

本届戏曲文化周在坚持艺术品质的同时,对题材、观演模式、艺术表达等方面做出创新探索,生动展示了新时代中华戏曲繁盛多姿的景象。

阵容强大、星光璀璨是本届戏曲文化周的一大看点。本届戏曲文化周汇集了20个省市近50个优秀院团。尚长荣、李玉芙、杨少春、岳美缇、谷文月等戏曲名家或在现场或以视频形式亮相,让观众近距离聆听戏曲“大师课”。在阳光剧场,京剧《四郎探母》、昆曲《牡丹亭》、评剧《秦香莲》、北京曲剧《四世同堂》等经典剧目与原创少儿京剧《红楼梦》等原创新编剧目交相辉映,赢得观众掌声、叫好声不断。

本届戏曲文化周演出的剧目风格多样,异彩纷呈,尤其是一些地方园结合地方文化,演出了很多充满地域传统文化特色和鲜明的艺术个性的剧目,令观众大呼过瘾。

忆江南园, 梅戏等江南地区广为流传的戏曲剧种纷纷登场,让人在亭台楼阁中感受江南戏曲之美。闽园里,每天都以不同英雄人物为主线讲述三国故事,京剧《空城计》《斩马谡》《辕门射戟》《白门楼》让观众沐浴在厚重的三国文化中。晋中园里,山西省晋剧院的《吃盒子》《戏叔》《渭水河》《挡马》等剧目充满民间艺术韵调,体现了山西戏曲文化的精髓。岭南园里,四川省川剧院带来的《变脸·吐火》《滚灯》等节目惊艳展示川剧绝活,观众时而捧腹大笑,时而如醉如痴。

除了演出之外,本届戏曲周还精心组织了学术活动,包括以“传承戏曲文化加强创新转化”“戏曲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和“中国戏曲中的美学追求”为主题的学术论坛及青年论文征集活动,搭建戏曲行业交流互鉴的平台,让广大戏曲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从而推动戏曲艺术鉴赏交流、传承发展。研讨会上,国内知名戏曲专家学者及地方院团代表从多个维度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分享真知灼见,共同助力戏曲艺术传承发展。

来自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的赵红主任向同行介绍了汉调桄桄在传承发展过程中的情况。“这次能够参加中国戏曲文化周,给我们戏曲创作人的创作和发展也带来了动力。希望能够得到更多专家和观众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