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红梅记》刚在法国获得塞纳奖。似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总是面临这样尴尬:墙内开花墙外香。而川剧《红梅记》正象一枝芬芳怒放的红梅,可惜能欣赏它的只是墙外人,不由让人唏嘘。这次回蓉进行演出,相当于出口转内销,是货真价实的好东西,我当然不会错过欣赏经典的机会。
打电话问剧场,居然没有售票,好在网上能联系到黄牛,先以三流的票价进场,找了个一流的座位。以我对川剧的了解,即使再经典,再名家汇聚,始终应者寥寥,再火也会有空位的。找了个靠中的位置坐下(便于拍摄),旁边来了一位6、70岁的老太太,她说对川剧不了解,也不喜欢川剧。之前以为变脸吐火滚灯就是川剧,听了一次讲座后感觉川剧博大精深,慕名而来!老年人都不喜欢川剧,川剧堪忧啊!不过看她很谦虚地向我询问《红梅记》的故事情节,我觉得有必要为她普及一下川剧知识。
于是不厌其烦地给她讲诉《红梅记》相当于川剧版倩女幽魂:宋元时期奸臣贾似道强抢民女李慧娘于府中充当歌姬,一天贾似道携歌姬们游西湖赏梅,路遇书生裴舜卿痛陈贾似道祸国殃民,李慧娘心生爱慕,发出:“美哉,少年”的感叹,不幸被贾似道听见。怒火中烧的贾似道回到府中将李慧娘杀害。然后贾似道又叫人把裴舜卿骗到府内,准备在红梅阁内将其杀害。慧娘的鬼魂化做生前摸样来解救裴舜卿,两人心生情愫……我好不容易挖空心思遣词造句给她讲完,她问了一句:“那么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呢?”我无语。我想:没必要都要反映爱国主义大公无私乐于助人拾金不昧吧?于是回答:“反映了旧社会恶人当道,老百姓渴望幸福生活,年轻男女之间的纯真爱情”。
刚喘一口气,她又一个问题早已恭候我了:“那么剧中有没有一个正面的形象呢?”我有点抓狂了:“当然有啊!李慧娘,裴生都是啊!”估计老太太是样板戏看多了,非得塑造一个兼济天下大义灭亲忘我工作,最后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高大全形象不可。
好在演出正式开始,终于让我逃脱了那些早已为我备下的“十万个为什么”。演出开始,我被舞台精美的造型和剧情所吸引,拍摄照片。老太太也忙不迭的拿卡片机拍照……突然她很着急地求助:“我怎么拍不好呢?能不能帮我拍一张,我要回去发博客的!”哇,这老太太还真时髦!于是,我帮她拍了一张,然后逃到前排去了,一方面为选择更好的角度;另一方面为了安心地拍照。前面密密麻麻摆满长枪短炮,我拿着个小卡片机,确实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不过我很快就被舞台上的表演所吸引,拿小卡的自卑被忘得烟消云散,也拍个不亦乐乎。不过对于舞台剧来讲,小卡确实很不给力啊。最大的问题是不敢调太高的感光度,因此速度上不去,手不稳就容易模糊。还有就是时滞问题,川剧很多漂亮的动作,可惜按下快门后小卡反应迟钝,很难拍到想要的动作。心里好后悔没带单反来。《红梅记》戏剧情节急剧变化,人物情绪大起大落,而这些正好充分发挥了川剧中各种绝技绝活和艺术手法的作用,营造出了令人拍案叫绝的艺术效果,完全调动和把控了观众的情绪。正应了那句话“京剧是听的,川剧是看的”。刺客在刺杀裴生前,利用藏刀绝技骗过了裴生,也骗过了观众。明明看到长到就藏在衣服里,当裴生怀疑他身上有刀时,他脱掉衣服递给裴生,居然刀不见了踪影,类似魔术的藏刀绝技让人记忆深刻。裴生的褶子功和独特的身体语言,把他与李慧娘久别重逢那种喜悦和情不自禁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逃命的途中也运用了褶子功,把其惊慌落魄刻画得入木三分。
令人叫绝的是裴生逃命途中突然发现一个与其一样的皂衣人,两人打在一起,原来惊慌中裴生把自己的影子当成了刺客,而那个皂衣人正是他的影子。确实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裴生惊吓到极点,也不乏冷幽默。我一开始以为皂衣人是裴生的灵魂,以此反映他吓得魂魄出窍。个人认为这样更赋浪漫色彩,也更能反映川剧独特表现形式,而前者幽默有余,浪漫不足。李慧娘轻盈地舞动水袖,展现了她作为鬼魂的飘渺和法力,刺客无法接近裴生,最终败下阵来。而一群家丁施展开高超的毯子功,在一群具有法术的女鬼面前也无济于事,最终一群女鬼围住了作恶多端的贾似道,利用变脸表现了其法力无边,贾似道被吓得四肢瘫软,此时利用川剧中的独特技艺“提耙人”,刻画了贾似道魂飞魄散的狼狈像,让人拍手称快:呸,你也有今天!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红梅开得更加艳丽,李慧娘在红梅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美丽动人……没有设计一个落入俗套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尾,让人无限遐想——为编剧叫好!最后捧出此次超强豪华阵容以表达最高的敬意!编剧:徐棻李慧娘——陈巧茹贾似道——孙普协裴舜卿——王超
拍摄器材:canonG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