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脸喷火踢慧眼,川剧都有哪些绝活

川剧,是四川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清代乾隆时在本地车灯戏的基础上,吸收融汇了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昆腔、胡琴腔、弹戏、灯戏五种声腔于一体的,用四川本土方言演唱的“川剧”。

其中川剧高腔曲牌最为丰富,唱腔高亢,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众所周知,川剧高腔的精华之处在于“帮、打、唱”三者结合,意味隽永,引人入胜。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常见于舞台的剧目就有数百个,唱、做、念、打齐全,妙语幽默连篇,器乐帮腔烘托,“变脸”、“喷火”、“水袖”独树一帜,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蕴含着不尽的妙味。

川剧的绝活很多,最受大家欢迎的就是变脸绝技了。清末民初,川剧进入一个兴盛时期。在四川城乡会馆林立,班社如雨后春笋,名角辈出。其中有名的要数康子林和曹俊臣。追溯起来,当今风靡演艺圈的“扯线变脸”绝技,便是在他二人艺术竞赛、交流中催生出来的。曹俊臣艺名曹黑娃,曾拜名角谢海潮为师,操就一身过硬本领,在资阳、内江、宜宾、泸州一带被人尊称为曹大王。二十多岁时,年轻气盛,专门来成都献艺,要挑战小生泰斗康子林。在光绪末年的一次庙会上,会首点了曹黑娃的《放装》、康子林的《金山寺》。观众惊呼为“名角打对台”。

曹黑娃饰《放裴》里的裴生,有异彩纷呈的表演功夫,特别是他可以连打数十个“旋子”(即单脚脚尖着地转圆圈,前后“褶子”飞平),功夫甚是了得,全场喝彩不断,气氛热烈。康子林在《金山寺》中不演许仙,而是演韦驮,扮相俊美、神采飞扬。然而,细心的老戏迷却为他捏了一把汗,“哎呀,康子林化妆出问题了?”——拜佛烧香的人都晓得,大雄宝殿后,塑有护法韦驮,韦驮菩萨额间比凡人要多一只“慧眼”,此眼能识破妖魔鬼怪的伪装。若无“慧眼”,便非韦驮。康子林额间就少画了一只慧眼。叹息声、嘘声骤起。康子林不惊不诧,踏着锣鼓点子“亮相”,领法谕后,行至台口:“何方妖魔至了,待吾睁开慧眼一观。”康子林艺高胆大,上半身丝毫不动,轻轻踢起右脚,将一只画好后贴在靴尖上的慧眼,踢至双眉之间的部位,粘稳,顿时变出第三只眼来——“踢慧眼”自此成为川剧特技,一直传承至今。

此后,康子林陆续观看了曹俊臣演的《盗银壶》,其飞檐走壁、身轻如燕的功夫令他叹赏。及至看了他演的《三变化身》更是受到很大启发。他二人棋逢对手,既竞争又相互促进。这一过程中,川剧扯线变脸的绝技应运而生。

如今变脸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但是观看川剧艺人的表演时依然会被惊讶到,这就是川剧的魅力。川剧的行当划分极为严谨,分生、旦、净、末、丑、杂等六类。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文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过去全由男演员担任,在上世纪初开始出现女演员,改进和丰富了旦角表演艺术。变脸一般是出现净旦和丑旦。

脸谱角色还能通过颜色来分辨:金银色脸和杂色脸是显示神仙面现金光。白色脸用于年事已高的老英雄或奸凶武人,还有僧人。黑色脸的一般是面貌丑陋,性情猛直的人物。黄色脸示人物之骁勇凶暴。青色脸就是妖魔鬼怪了。红色脸说明人物的赤胆忠心。

喷火也是川剧中较为常见的绝技,艺定美好APP小编觉得也是最刺激的表演。演员气沉丹田后微微运气,就能吐出一道火柱。一般都是描写妖魔鬼怪的角色,用来突出舞台效果,使其形象更加逼真,从而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

  

表演的时候,演员嘴里含着一根管子,管子里有松香末和未完全燃尽的纸灰。需要喷火的时候,外面点燃,演员往外吹气,这样就会有火花喷出来。达到妖魔鬼怪喷火的目的。

川剧是四川民众创造的世代传承的民间戏剧。它同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地方戏曲一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奇葩,是地方艺术中积淀深厚、影响深远的艺术。

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