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绵竹年画村、麓棠温泉、绵竹米粉、剑南老街、剑南春、金色清平、绵竹年画节、汉旺地震遗址
来到位于绵竹市区城西的剑南老街街口,一座大型仿古牌坊屹立在眼前,上面写着"盛世迎来百业旺,老街投射千古辉”的对联格外醒目。举目远眺,具有明清风格的老街蜿蜒前行,古色古香的老街上挂满了红色灯笼,各店铺门口挑挂着黄色店幡,显得古朴而又深邃。沿“街”前行,一边贯穿起“天益老号”酒坊、古窖池群等“剑南春”独有的御酒历史;一边贯穿起川酒会馆、历代酒肆、关帝庙、古戏台、年画坊等美酒文化。仿古建筑、绵竹年画,向世人诉说着绵竹酒文化与年画文化同生共长的历史渊源;三国文化中的“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等历史场景,则生动演绎着酒文化的独特魅力。
剑南老街长米,以国家级文保单位“天益老号”明清古酒坊遗址为依托,挖掘、整合剑南春酒文化、年画文化、三国文化、茶坊文化、老街巷文化等,打造古窖池群、川酒会馆、关帝庙、古戏台等景点,形成独具特色的剑南老街文化旅游品牌。
在剑南老街,不得不说的就是“天益老号”明清古酒坊遗址。从1多年前到现在,这个酒坊一直在酿酒。从酒坊外的窗口向里望去,可以看见,一名名酿酒工穿着传统的酿酒服铲着热气腾腾的酒糟,一副酿酒图跃然而生,就像门口对联描写的一样:“酒气冲天飞鸟闻香化凤,糟粕落水游鱼得味成龙”,让人想要马上尝上一口这样的美酒。在“天益老号”的旁边,还有入选年"考古十大新发现"的剑南春酒坊遗址群,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古代酿酒遗址群,和天益老号酒坊共同构成了白酒文化的一种代表符号,代表着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种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
沿着老街一路向前,开设的几家酒肆虽然不大,但却雅致,风格分别是汉、唐、宋、元、明、清,可以说中华千年酒文化史浓缩到了这短短的一条街上。如果想要了解绵竹白酒的历史,便可来到川酒会馆,这里见证着绵竹酒业的辉煌发展历程,早在宋代就开始实行酒类专卖,而川酒酒税便成为中央财政的主要收入。《宋史·食货志》称:"绍兴十七年,四川设酒务监,成都府二员,绵竹一员”,这表明绵竹在当时就显示了强大的酿酒实力。到清康熙年间,绵竹酒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时期,出现了数百家酿造酒坊,产品远销成都、重庆、武汉、杭州、南京、上海以及陕西、甘肃等地。川酒会馆在当时应运而生,全国各地的酒商们纷纷来到会馆,品酒选酒、洽谈议价、订货交易,聚会娱乐、处理商业纠纷等等。现在,绵竹酒商协会还不定期组织绵竹酒类企业在此交流、品鉴、展示各自的产品。
绵竹年画,也是这条街的元素之一。在年画坊里,摆放和悬挂着琳琅满目色彩各异的年画作品。来到这里,大家一定不要忘记选上几幅年画或是年画文创产品,或作为装饰,或作为摆设,或当做礼品,非常别致。
沿街继续前行,便来到古戏台。该古戏台是根据英国植物学家亨利威尔逊年游历西部时,在绵竹境内拍下的一张黑白古戏台照片复原的。古戏台为古典的斗拱结构,飞檐翘角流畅、飘逸。屋瓦上,栩栩如生地分布着“断桥相会"水漫金山”"盗灵芝”等川剧《白蛇传》的人物雕塑。最高屋脊处,吻兽拥簇着一座雷峰塔,这种脊式在蜀地极为少见。整座戏台的造型和装饰雍容华贵,精美至极,堪称川西一绝,是研究川西戏剧、民俗和建筑艺术不可多得的样本。戏台前是一片空地,周边茶坊每逢唱戏的日子都会摆满桌椅,奉上香茗,供戏迷、票友们边品香茗边享受川戏大餐。而在古戏台右前侧,是从原绵竹南街迁建到这里的绵竹关帝庙,迁建过程中力求原样无损,每一根梁柱、每根榫头、每块青砖都是原样拆下复原的。关帝庙一直以来都是香火不绝,充分体现了绵竹人民对关公的敬仰之情。
日新月异,剑南老街在发展中不断地推陈出新,保留那些具有历史价值、历史意义的古迹、人文遗迹,使历史的根与魂魄依然继承和留存。但在新时代背景下又在传承中创新发展,让其焕发出新的生机。未来岁月流逝中,愿剑南老街依然饱有它的古韵与魅力,成为华夏文化传承的基石与底蕴的承载者。
王虹 文/图
作者/来源:线上线下整合全案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