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面向人人美育就在身边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

如何实现“面向人人”的学校体育?如何让校园美育浸润每一名学生?近年来,青白江区坚持“五育并举”,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方面,坚持以体育项目为依托,着眼教会、勤练、常赛,通过课堂教学、社团活动、课余竞赛三结合不断扩大“以体育人”平台,把每一堂体育教学课、每一次体育活动、每一场体育竞赛都变成体育育人的大课堂。在学校美育教育改革方面,紧扣“改进美育教学、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起“工作保障、课程建设、队伍培养、活动载体、评价机制”的“五位一体”美育工作机制,把美育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教育目的。

特别是近年来,青白江区努力挖掘体育、艺术学科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育方式、丰富活动载体等方面不断探索,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体育美育教学之中,增强青少年对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与自信心。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经典诵读表演、校园篮球联赛、健美操比赛、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这些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体育美育活动在区域全面开花,惠及每一名学生,形成了青白江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正能量。

祥福中学

艺润芳华体健人生

跳跃、扑腾、登高、翻转……孩子们手持龙具上下翻飞、快速游走,金色长龙瞬间幻化成各种造型……这场气势恢宏的舞龙表演来自祥福中学的小金龙社团。“小金龙龙舞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不仅仅是我们开展体育美育活动的一个渠道,对于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更有意义。”学校负责人说。

体美课程丰富内涵

秉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快乐成长”办学思想,祥福中学以“和乐”艺术特色活动为抓手,推进“五育并举”日常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学校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基础上构建了由必修课程、拓展型选修课程、表演型实践课程组成的艺体特色课程体系,除了按规定开齐、开足、开好每一节音乐与美术课之外,还按田径、足球、舞蹈、书画、影视、民间工艺等类别分层分班开展教学,从课程设置上实现“合格+特长”和“普及+提高”。

近年来,学校更重视传统民俗文化的艺体项目,重新审视和定位“非遗”价值观,开发了舞龙、剪纸、川剧变脸、太极拳、剪艺青铜等非遗校本课程,通过推广中华传统体育美育项目,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在体育课程中,除了田径、球类等常规项目外,还有舞龙、太极、跳绳、拔河等形式新颖又极具观赏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学校还成为小金龙龙舞传承基地;在艺术课程中,学校增设了根雕、剪艺青铜等传统手工技能。这些别样的课程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让孩子们找到了自己的文化自信。

“和乐”课堂优化生态

体育美育工作在校园“落地生根”,还体现在耳濡目染的教学中。学校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将音乐、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和学生实际有机统一,将实践的重心下沉到“和乐”课堂中。以核心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用体验、表现、创造、理解来丰富艺体教学,让学生的美好情感在学科统整中感悟升华:美术课上和历史老师合作“诗画同源”、音乐课上和语文一起“读经诵典”、舞龙活动和思想品德相结合……从分科教学走向跨学科教学,让课堂呈现情感、思想、方法的融合,真正实现“五育并举”。

学校还依托乡村少年宫开设艺体社团课,使课堂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共同践行“和谐发展、快乐成长”的现代化教育新生活。目前组建了太极社等17个社团,学生参与面达到%。其中,合唱团、舞蹈团、小金龙社团、卵石艺术社团、剪艺青铜社团已成为区域艺体活动的亮丽名片,先后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市阳光体育示范校”等。

人和学校

“一校多品”助力成长

人和学校在落实“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志愿服务活动和自行车运动特色项目,将德育教育与美育工作有机结合,融体育强国思想于快乐骑行之中,努力培养“身心和畅、品格和淳、言行和敏、志向和鼎,素养美、情操美、生活美”的“和美少年”。

志愿服务浸润心灵

“来,我带你回寝室。”又是一个新学期,一支由30名高年级少先队员组成的“爱心小队”早早集结在校园门口,热情地帮助一年级新生认识路标、搬运行李、整理内务……这个连续多年开展的“大手拉小手、助力开学季”志愿活动成为人和学校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作为青白江区最边远的一所农村山区留守儿童学校,学生几乎都是寄宿制。年,学校组建起“学生会志愿者服务队”,以“关爱、互助”为思想内核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孩子们留守的童年岁月充满温暖,也让助人为乐的中华美育精神在心中升华。学校结合少先队阵地建设开设了许多特色化的志愿服务岗位:站室导游团、文明礼仪服务队、班级事务管理员、垃圾分类宣传员、安全小卫士……孩子们走上“岗位”认真履职,在向美而行中收获成长与快乐。

学校立足学科特色和学生特长,将公益活动与服务地方相结合。孩子们走进社区参加“文化走基层—百姓才艺秀”、走进敬老院陪老人聊天、走进乡村参与森林防火宣传、走上街头进行垃圾分类讲解……每一次志愿服务都是德育美育的完美结合。目前,参与志愿活动的覆盖面由学生会成员扩展到全校师生。申报的市级科研课题《农村学校少先队员志愿服务意识形成的策略研究》也正式获准结题。以“志愿服务”为核心的育人机制不仅成为该校的德育品牌,也为美育建设培植厚土、涵养根脉。

自行车运动奔向未来

“同学们看好了,只有熟练掌握基础技术,骑车才能更安全。”教师杨彪作为学校自行车队总教练,一边说一边示范骑行动作。为推进体教融合,年,学校获建成都市自行车传统项目学校,自行车运动被纳入特色体育课程。学校专门购置了不同尺寸和款式的山地自行车和公路自行车用于教学,聘请专业运动员和体育骨干教师担任教练,依托山区有利地形,采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日常训练。

经过几年发展,学校组建起校级、年级和班级三级自行车梯队模式,多次参加区、市级自行车赛事并斩获佳绩。在今年6月举行的青白江区青少年自行车锦标赛中,该校囊括7枚金牌,庄裕涵、王欣语、钟慧敏三名学生还将代表成都市参加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自行车项目比赛。“我们通过自行车课程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塑造他们的坚韧意志、团队精神、规则意识等,进而达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效果。”学校负责人说。

外国语小学

体美双飞精彩生命

合唱、舞蹈、管乐、篮球操、趣味足球……前不久,一场“阳光下成长——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在外国语小学热闹举行,舞台上孩子们个个“身怀绝技”、自信阳光。作为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该校秉持“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的办学理念,坚持“一体两翼”的教育发展方向:即以素质教育为“体”,以艺术和体育特色为“翼”,艺体双飞推动“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艺体教师优质发展

艺体学科有着独特且难以被取代的育人价值,一支德艺双馨的艺体师资队伍才能让这些价值发挥放大效应。学校大胆创新,采取艺体教师担任班主任或骨干中层,激发他们工作潜力。利用每周教研活动组织艺体教师开展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艺体教师同文化课教师一样参与学校组织的公开课、优质课赛课活动。同时积极推介艺体教师参加校外各类各级相关培训,每年每位教师不少于32学时。学校还鼓励艺体教师们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如美术组的《与学生一起初识川剧美》、体育组的《校园足球课余训练调查与研究》等等,以科研倒逼、搭建舞台、奖励赋能等多种方式为艺体教师鼓与呼。

如今,这支高质量的艺体教师队伍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了强大的“能量震动”:体育教师通过项目运动培养学生的专注力、毅力、忍耐力,增强班级凝聚力;美术教师融汇多学科知识,以诗文、图画及其他艺术形式激发学生审美情感;音乐教师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与唱歌、游戏、舞蹈等外化形式相结合,引导学生用美的标准丈量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所有努力均是为了“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

体美活动多样呈现

陶土制作的房子充满童趣、版画散发着油墨清香、大鼓敲打振奋人心、篮球操表演整齐利落……这些鲜活又富有个性的体育美育活动展现出外国语小学师生们的精气神。“作为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指标,体育美育应该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受益者”,学校负责人说。遵循这样的思路,学校坚持面向全体的普惠性原则,以体育艺术“2+1”项目为抓手,组建了美术、音乐、体育、科学、英语剧、合唱、器乐合奏、经典诵读等40多个社团,保证每名学生至少参加一项艺术活动,具备1—2项体育爱好或特长,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艺术才能、锻炼体育技能、展示成长收获。

为打造特色大课间,学校将体育与美育相融合,自编了一套体现技巧与律动的篮球操,并纳入校本课程中,按年级对课程内容、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编排。学校还将国学经典融于篮球操的背景音乐中,以体育美、以美促体,不仅展示了自身特色,还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样化的活动平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让体育美育工作走上普及化、规范化、特色化的科学发展之路,从而赋予学校素质教育新活力和新能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