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见习记者刘可欣
“浮云来万里,窗外雨霖霖。滴在梧桐上,高低各自吟。”李调元七岁便可作《疏雨滴梧桐》,五岁时就可读“四书五经”,凡经眼之文即能过目不忘。十八岁中秀才,二十六岁中举人,三十岁中进士,却因得罪权臣遭诬陷,遣戍伊犁。在去往伊犁的途中,得以赎归,此后便专注于著述,直至辞世。
说到李调元,大多数人会以“蜀中奇才”来形容他,这并不夸张。李调元是藏书家,他爱书如命,在做官期间“所得俸,悉以购书”。他和父亲李化楠辗转求购、或亲笔抄书,形成了万卷楼。他是文学家,与张问陶、彭端淑合称“清代蜀中三才子”。他还是美食家,在父亲李化楠收集的《醒园录》基础上补充、完善,形成了第一本四川菜谱。他还是戏曲理论家,不仅校订剧本,更是组织巡回演出,为近代川剧的形成与发展花费了无数的心力。
9月22日,“名人大讲堂”栏目与著名学者、民俗专家袁庭栋,一起走进李调元的故乡,在德阳市罗江区博物馆精彩开讲。
“李调元为近代川剧的形成与发展所花费的心血与获得的成果在整个清代仍然是位居榜首。”袁庭栋如此形容李调元为川剧所作出的贡献。袁庭栋认为,四川经过了宋末元初、明末清初的战争后,人口急剧减少,经济直转而下。书中也有“数千里城郭无烟,荆棘之所丛,狐狸豺虎之所游”光绪《富顺县志》卷2)、“成都所属州县,人烟断绝千里”(孙琪《蜀破镜》卷5)的记载。而在清朝时,四川经历了一次极其重要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复兴。在这一次的文化复兴中,川剧也得以发展,保存至今,成为四川特色文化中璀璨的明珠。而在这个过程中,李调元功不可没。
李调元从事戏曲理论的著述,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川剧的发展和演变。对此,谭韶华认为,李调元记录了当今川剧的五种声腔“昆、高、胡、弹、灯”最初在四川的发展情况。除此之外,李调元组织家伶、修建乐楼,积极参加戏曲艺术实践活动。他还自己创作和修改剧目。对此,袁庭栋还提到:“相传近代川剧的著名剧目《春秋配》《梅降亵》《苦节传》(即《芙奴传》)《花田错》(川剧界共称为“弹戏四大本”)当年都曾经经过他的加工修订,著名戏曲史家卢前先生甚至认为这四个剧本就是李调元所创作的,并将其与我国戏剧史上的著名经典作品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相提并论。”
谈到川剧的发展,李调元是绕不开的“川剧之父”。他的戏曲论著《雨村曲话》与《雨村剧话》,反映了乾嘉时期清代地方戏剧兴起的概况,阐述了他的戏曲美学思想。他所提出的“古今一戏场”及“人生无日不在戏中”的戏曲观,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9月22日,袁庭栋以《李调元在四川文化复兴中的历史地位》为题,和你一起走进这位“蜀中奇才”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