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同学在课上公然“玩泥巴”
有的同学在课上一张嘴就喷出一团火
有的同学在课上嬉笑翩翩起舞
......
“什么课啊!
这么有趣好玩!”
前段时间
聚聚儿给大家介绍了
高校“品酒”、“做菜”等课程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链接
看完不少网友说道:
“好羡慕
想要来成都上学”
但远不止这些有趣有料的课程
成都高校
还有更多有意思的课程等着大家伙
作为拥有年文明史和
年建城史的城市
文化
历来是成都最厚重的底色
在成都高校
一堂堂生动有趣
又传承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课程
延续着天府文脉
↓↓↓
西南交通大学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如《青花瓷》歌词所写的一般
陶瓷具有独特的中国风韵味
在西南交通大学的陶艺课上
老师正以幽默亲切的方式
从青花瓷的材料特征、制作技艺
和中国古代各时期的主要审美特征等方面
向同学们讲解着
陶瓷艺术的趣味性和魅力
课堂上同学们不仅可以体验到
“玩泥巴”拉胚的乐趣
还可以亲自用陶瓷青花料
在陶瓷素坯上进行绘画
甚至可以到烧窑基地
观摩“火与土”的弦歌
了解陶瓷制作的相关知识
扩展知识和视野
一周后得到烧好的DIY陶瓷器物
这门课程下来
收获满满的同学们开心说道:
“玩泥巴非常解压
泥土在指尖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让我们觉得不是艺术家
也能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西南财经大学
“直接看
这件器物似乎平平无奇
但当迎着光或者用手电筒照在它的表面
原本隐藏着的花纹图案就会闪耀夺目”
非遗传承与中国漆艺课程上
老师细致讲解着成都的雕漆隐花工艺
课程配套教材《中国漆器与漆艺》
还通过校出版社公开发行
《中国漆器与漆艺》封面
在课堂上
同学们手抚花纹和漆器近距离接触
轮流欣赏着一件件精美的雕漆隐花漆器
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除了校内课堂
同学们还走进博物馆和漆器工艺基地
和漆艺匠人们近距离对话
通过课程的学习
原本对漆器知之甚少的同学们
逐渐对漆器产生了深刻的认知:
“我们深深地被古人的智慧
和艺术造诣所折服
还想要认识更多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漆器”
成都理工大学
“咚咚锵、咚咚锵……”
在一声声悠扬的高腔中
在一幕幕经典情节的呈现里
成都理工大学的
川剧帮腔表演课程
就这样闻声而来了
通过课程
变脸、喷火、原地空翻等川剧特技表演
同学们都有机会习得
作为四川省川剧艺术普及基地
校内还建立了专门的川剧艺术传播博物馆
以“实体+虚拟”线上线下两种形式
普及戏曲知识、传习戏曲精髓
创新戏曲传播、弘扬天府文化
以“科普+演出+科研”为实践
开展丰富的社科普及活动
学校会每年定期举办戏曲文化
展示、展览、展演、展映等活动
并已连续8年开展
川剧折子戏戏曲传习教学实践
开展戏曲传习教学实践,创作剧目面向校内外公演
演出下来
参演川剧表演的同学们感动地说道:
“一次次的参与表演
从走进川剧
到认识、了解川剧
现在我们已经深深喜爱上了川剧”
成都大学
随着一句句激昂的念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天府戏剧(曲艺)赏析
课程迎面而来
不同于成都理工大学着重于
专门的川剧帮腔表演
这门课程包含更广义的天府曲艺
重点在于同学们的个人感受以及实践
为了让学生领会到中国戏剧文化中
天府曲艺的博大精深
课程着重讲解
天府戏剧(曲艺)的门类、代表作品
以及戏剧舞台的声台形表等内容
课堂上
老师声情并茂并动用肢体语言
让略显枯燥的理论知识也变得有趣起来
选择这门课的同学表示:
“正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这门选修课十分有意义
让我们对戏曲的喜爱更加浓厚”
在成都高校
像这样具有浓厚传统文化的特色课程
还有
四川师范大学的非遗染织绣课程
染织绣工艺创意作品展示
四川农业大学的川派盆景课程
学生作品《雪月照兰溪》
成都师范学院的四川扬琴课程
《四川扬琴》《川江号子》展演合影
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非遗文化
还走进了中小学和社区
成都市青少年宫开展“非遗小传人”青少年社会实践公益项目
新津几何书店青年之家共营店举办沉浸式体验暖心重阳糕青年之家活动
并亮相众多大型活动
近年来
成都持续擦亮“三城三都”品牌
以文化城、以文塑城、以文兴城
一幅幅彰显
中华文明、巴蜀魅力、时代精神
的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图景
正渐次展开
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