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6种美食叫法,从四川人嘴巴里说出来,中

北京儿童皮肤科医院 http://m.39.net/pf/a_9058752.html

近年来,四川的方言频频出现在各大视频中,让人一听就觉得自带笑点。可以说,四川话已经逐渐成为最让人上头的“第三方言”,前面两个分别是东北话和台湾话。为什么四川话出现频率那么高?这主要和四川的美食逐渐深入人心有关。

由于现在的人口味越来越重,川式火锅走向中国各地,和四川有关的各种文化也开始影响着我们,川剧变脸、川味美食、川式方言,都让人忍不住莞尔一笑,“川文化”的融入也让不少人感叹四川人的厉害。

四川方言到底多有意思呢?看看下面这6种食材的叫法,也许你就能明白,四川人说话的时候自带的那种效果,如果不亲耳听听,真的很难理解那种笑点。就算是中文6级的人都听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

1、恩桃儿

听起来鼻音很浓重的“恩桃儿”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樱桃,四川人的发音中,鼻音非常多,再加上脾气火辣的四川人一说话就像机关枪一样突突突往外蹦词,和唱RAP似的,樱桃的发音就成了“恩桃儿”。

2、嘎嘎

四川人对叠词的热爱,体现在他们的生活中。“嘎嘎”的意思就是肉,吃肉就是“吃嘎嘎”。同理,四川人还会把鱼叫“鱼摆摆”,鸡翅叫做“鸡飞飞”,吃饭叫“吃莽莽”。越听越像是哄小孩子的时候会说的话。

3、豇豆儿

有多少人一看到豇豆,脑海里会自动把“豇”这个字配上Gāng这个音?其实这个字念Jiāng。不过四川人念起来的话就是“豇豆儿”,还要加个儿化音才对味。豇豆就是泡着吃的豆角,一般四川泡菜里都有这种食材。四川人还会把那些身材高挑但是很瘦的人叫“干豇豆”。

4、马脚杆

马脚杆,本来是云南文山地区壮族的一种特有食物,将糯米加上腊肉和其他配料做成的粽子一样的食物,因为包出来的粽子形状如同马脚一样得名。但在四川,马脚杆可不是粽子,而是指的油条。

5、麻杆参

四川的男性朋友喜欢钓鱼,由于四川多溪流,淡水鱼资源丰富。但在山野间钓鱼,总是会钓到一些四川人自己都不太清楚,不认识的小鱼。这些长条的小鱼一律被叫做麻杆参,“参”这个字是参加的“参”。

6、干黄鳝

四川人的“干黄鳝”,可别以为指的就是黄鳝,或是干烧黄鳝这道菜,这个方言指的是蛇。如果是和蛇长得有点相似的泥鳅,那四川话叫“连巴郎”,真是怎么想都不会想到它们的发音居然是这个样子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306.html